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认为当代南传禅的弘扬与传播对汉传禅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首先,论述禅在中国佛教的重要意义,其二,从汉传视野下研究、认识南传禅法体系;其三,参照与融合,从四个角度提出当代南传禅的弘扬对未来汉传佛教在线禅发展的参照意义。

  • 标签: 南传禅法 汉传禅法
  • 简介:以道信与弘忍为标志性人物的东山法门继承了菩提达摩的禅学精神,启发和成就了中国早期禅宗的总结者和集大成者——六祖惠能。东山法门将在达摩禅学中居于首要位置的佛性本体归结为自心本性,并且试图以“守一”和“守心”的方便形式为普通一般根器的学人提供一种可以普遍遵循、并且贯彻始终的修习模式。东山法门是以“守一”或“守心”的方便形式来贯通本来清净的心性本体与扫相离妄的般若空观的方法和精神的。后来惠能继承了东山法门“即心是佛”的心性本体思想,同时非常强调自性本有般若之智,以佛性本体与般若方法在当前一念心上的直接合一,扬弃了“看心看净”的方便模式,基本上完成和构筑了中国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理论和实践特征。

  • 标签: 守一 守心 看心 看净 佛性本体 般若方法
  • 简介:藏,历唐代高、武、中、睿、玄五朝,每每受到推崇,堪称帝王师,但他不重虚荣,用圆融思想弘扬华严,倡导华严,和谐世人。藏一生参与了众多宗教及政治活动,颇具神奇色彩。作为华严宗的实际创立人,藏曾在长安、洛阳两地主持多个寺庙,尤与荐福寺、法门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担任荐福寺寺主期间,主持翻译佛经、设坛祈雨,并圆寂于此,是荐福寺历史上成就最为卓著的一位高僧。藏16岁时曾于岐州法门寺阿育王舍利塔前燃指供,61岁时曾亲身参与法门寺迎奉舍利重大活动,与法门寺亦有着切身的渊源。

  • 标签: 法藏 祈雨 舍利迎奉
  • 简介:托马斯·阿奎那的个人际遇、融合神哲学的著述特色,以及探讨哲学的初衷,为其哲学论证奠定了基础。"的秩序"论以神圣与世俗两个维度、以分有和类比两个方法进行建构,既分立圣俗、以上帝为因果,而又平衡圣俗、调和信仰与理性、以上帝为基准为宇宙及人类社会确立以永恒为形上顶端、以自然为中枢、以人为形下末端,并以《圣经》神法为补充的"的秩序"。其建构的秩序,与其论证进路本身,皆具备永恒和普遍的价值。

  • 标签: 神圣 世俗 法的秩序
  • 简介:穆圣教导说:“祈祷是功修的精髓。”(铁尔米兹圣训集)祈祷是阿语“杜阿”的意译,亦称祈求、乞求、哀求等,是穆斯林宗教活动中的一种常见的方式。祈祷是穆斯林为在今世和后世得到慰藉而向真主真心的祈求;是穆斯林承认自己的罪过,并向真主的忏悔;是仆人的心灵与造物主直接对话的一种方式;是对真主的崇敬、依赖、感恩、祈求等情感的自然流露与倾诉;是向真主敝开心扉,犹如同知己谈心一样;是穆斯林与真主的进一步沟通。

  • 标签: 祈祷词 穆斯林 宗教活动 真主 穆圣 圣训
  • 简介:本书力图创造性地继承以《景德传灯录》为代表的汉传佛教灯录体史书体裁,“灯”取其光明义,以喻通过代代相传的明灯,给众生带来光明。灯录体史书是汉传佛教的独特创造,后又被儒家借鉴,创作了《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名垂千古的巨著,辨彰学术,考镜源流,发展为学案体。本书复以学案之名还用于新时代的传灯录,实乃返本归祖,旨在焕发中华史学优良传统之活力。人间佛教是当代佛教最富时代特征的思想,也创造性地继承了传统之精髓。

  • 标签: 人间佛教 当代 《明儒学案》 《景德传灯录》 前言 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