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德性伦理学是基于人的实践可能性的对人的善生活的哲学说明。德性的观点表明一种基本的真实:德性地生活对于人始终是一种可能性。德性伦理学比其他实质性的伦理学更明确地诉诸这个可能性前提。对这个基础的说明只有借助对心灵整体及其历史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前提要素的理解才有可能。这些相互联系的观点内涵对人的实践性活动的身心一致的解释,构成一种内德性的、内德性伦理学的观点。这种内在观点的缺乏引向强硬分割心灵而在理解实践活动时不能"复原"其整体性的倾向。整体心灵的历史性也由此丧失。被剥夺掉其实践生命内容的"心"被抽象为agency,作为功能性对照物的"身"也成为消极的、不确定的实践心灵的抽象符号。基于这种方法与观点的"德性伦理学"讨论不是恰当的德性伦理学讨论。它没有抓住真实。

  • 标签: | 德性伦理学 | 史
  • 简介:<正>——社会学家认为,婚姻关系是人与人关系中最复杂的关系,任何微渺的风波,都会有使婚姻破裂、肢解的可能。1.夫妻间感情的培养,不必通过朝朝暮暮的相处。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的人类发展和家庭研究会主席P·史迪内特,调查了3千多对夫妇(包括结婚夫妇和离婚夫妇),把这些夫妇们的关系分为“如影随形”和“若即若离”两类。约有90%的夫妇回答道,他们有许多时间在一起,相反地,被

  • 标签: 婚姻研究 离婚者 婚姻破裂 沃勒斯坦 内布拉斯加州 家庭研究
  • 简介:佛教是关于人生解脱的宗教,其宗教理论中包含着浓郁的伦理思想,反映了与中国本土儒家伦理思想不同的价值观念,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它对人生的基本态度、观察和评价世界的道德理性、对待众生和万物的价值观念及其树立的理想人格,反映出佛教伦理思想的基本观点

  • 标签: 佛教伦理 人生态度 道德理性 理想人格
  • 简介:黑格尔的神选观念和普遍等级说在马克思和列宁那里转化为党的先锋队理论。列宁的先锋队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中有意无意地漠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党视为人民群众事业的代理人。先锋队理论造就了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弱化了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参与和监督作用,是苏联官僚主义的主要根源。列宁的先锋队理论导致其反官僚主义措施总是以绕开甚至强化集权体制为终结,这当然不可能真正根除官僚主义。

  • 标签: 普遍等级 先锋队 人民群众 官僚主义
  • 简介:洛克的财产权理论中存在许多模糊的地方,原因就在于他没有把所有权和占有权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在他那里,人对自己的生命和自由没有所有权,但对自己的劳动能力有所有权,可以任意转让。诺齐克把劳动能力、个人财产,甚至生命、自由,都当作是个人的私有财产。马克思的观点同洛克和诺齐克的观点是根本不同的,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的本质的体现,劳动能力不是可以任意转让的私有财产。洛克和诺齐克的理论都无法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正义的社会,我们必须要回到马克思。

  • 标签: 权利 财产 洛克 诺齐克 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