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儒学在今天的复兴,并不仅仅表现为向传统的简单回归,在更内在的层面,它同时面临如何在现代发展自身的问题。具体而言,儒学的这种发展,可以从形式和实质两个不同的层面加以考察。从形式的层面看,儒学的发展首先需要在概念的逻辑分析方面给予必要的重视。

  • 标签: 儒学 历史向度 逻辑分析
  • 简介: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一份有纲有目、纲举目张的指导性文件,第一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升到了国家工程的高度,因此,这份文件一经发布,立即引起了普遍的重视和热议,昭示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本刊选发郭齐勇、杨国荣、陈少明、王钧林四位学者的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畅谈了他们的认识与理解,以飨读者。

  • 标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发展 中共中央办公厅 指导性文件 国务院办公厅 郭齐勇
  • 简介:全球治理是全球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全球化诱发的全球问题的增加和积累,使“全球治理”变得日益必要和迫切。建构什么样的全球治理理念,遵循什么样的治理路径,采取什么样的治理方式,将极大地影响着各个国家,以及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治理机制变革的推动者,并正在积极构建中国自身的全球治理战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既有利于促进中国的持续繁荣和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的发展。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前景光明,但必须化解一系列新的挑战。

  • 标签: 全球化 全球治理 中国
  • 简介:人性论是荀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存在着性恶、性朴之争,以及调和二者的观点。但以上做法均对《荀子》文本做静态的理解,往往取《荀子》某一篇作为立论的根据,而排斥观点相反的其他各篇,或将不同篇的内容强行统一在一起。其实荀子一生可分为居赵、游齐、退居兰陵三个阶段,其人性论思想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荀子》各篇也是在不同时期完成的,

  • 标签: 人性论思想 历时性 《荀子》 辨说 情性 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