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究竟敬不敬神,既是一个事实问题,又是一个哲学问题。《游叙伦》恰恰是柏拉图为苏格拉底的敬神问题所做的一场更具思想史意义的哲学辩护。正是在这篇对话中,柏拉图指出城邦诸神信仰的危机是苏格拉底不得不面对的思想处境。雅典民主政制发展是这一危机产生的内在原因,而游叙伦案例则展现了这一危机的现实图景。苏格拉底通过对虔敬问题的探讨,指明了解决古代信仰危机的可能方向。《游叙伦》表明,在思想层面上,苏格拉底作为哲人,对诸神信仰问题的反思和探究具有正当性和重要意义;同时,在现实层面上,苏格拉底竭力阻止年轻人游叙伦做出不虔敬的行为,又为苏格拉底的两项罪名做了最好的现实辩护。

  • 标签: 虔敬 申辩 苏格拉底 游叙弗伦
  • 简介:存在主义作家伽缪在其《西西的神话》中通过“背谬”概念表达了对于人的存在意义的反思。这一意义体现于人的有限性和其完美与大全的理念(超越性)之间无法消解的张力。该文在确定这一点的同时,指出了这种背谬意识是西方文化隐密的本质,也是其异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根据。

  • 标签: 伽缪 背谬 超越性 西方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 简介:家族相似是维特根斯坦反对本质主义的一个经典论证。有学者认为该理论充满内在的谬误,会导致虚无主义,并以此为切入点,对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及其哲学立场提出了一个挑战。本文在回应上述批评的基础上指出,家族相似理论不仅没有他所指责那些论证谬误,而且也不会导致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它背后是一种语境决定论的哲学思想,里面包含着一种基于生活形式的原初确定性。

  • 标签: 家族相似 本质主义 语境 虚无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