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面对当前复杂的政治地形,应该用激进民主的战略替换共产主义的假设。新战略意味着全面解析霸权、激进民主、对抗、接合、要素、节点、话语、等同链条等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激进民主的真正内含在于,在尊重多样性、承认对抗不可根除的前提下寻找新的敌手,实现霸权政治在话语层面上的拆解和再接合,进而在不同民主要求之间建立起等同链条,全面质疑现存的权力关系结构。

  • 标签: 激进民主 共产主义 霸权 对抗接合
  • 简介:自从现代美学诞生后,审美与自由的关系就成为美学与文论研究中的重要议题之一。文章将现代主义美学主张的审美自由与马克思主义美学所理解的审美自由作一番比较,指出,现代主义所倡导的审美自由与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审美自由,二者的哲学基础不同,前者建立在现代主体性哲学话语基础上,后者建立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上;二者的理论指向和目的不同,前者企图以精神和感性的超然来对抗现代主义的秩序化和同质化,带有浓厚的审美乌托邦幻想色彩,后者主张通过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来反对资本主义异化和物化现实对人的奴役;二者对待现代性的态度不同,前者简单地批判反对社会现代性,后者从历史进步的高度于批判中赞成肯定社会现代性。

  • 标签: 审美自由 马克思主义 现代主义 非功利 实践
  • 简介:<正>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便于和国际出版物接轨,积极推进本社期刊编辑工作的规范化,本刊决定从2011年第14卷第2期开始采用新的投稿格式。在采用通用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注释规则的基础上,本刊特制定如下规定。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时候也可能是词或词组)

  • 标签: 投稿格式 注释体例 文献标注 文献引证 学术交流 卷第
  • 简介:乔姆斯基一贯强调必须能证实、必须准确,而不能一味进行疯狂的拉康式推论。乔姆斯基这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乔姆斯基的另一个观点是,在当今时代,可公开对当权者进行犬儒式嘲讽,所以无须进行意识形态批判,而只要向大家摆明事实即可。对此类论调必须强烈反对。

  • 标签: 乔姆斯基 经验主义错误 意识形态批判 事实
  • 简介:本文提出人类正生活在一个神经意识形态时代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观点是强调异化造成了人的非人化,从而将一线希望寄存于人性或使用价值中;另一种观点则对此表示质疑,同时利用神经科学来解读人性,鉴于神经科学有能力恢复自然的和谐,从而可能真正找出人类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笔者将后一种思想称为神经—马克思主义

  • 标签: 谱系障碍 新马克思主义 灵魂国家
  • 简介:特权思想、特权作风和特权享受,是封建传统的重要表现。毛泽东历来反对官僚主义,他始终以身作则,彻底同“官国”传统决裂.为全党树立了人民公仆的光辉典范。官僚主义就其对待群众的态度和作风来说,实际上是一种专制主义的表现,因而对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极大的危害。共产党人应当是同“官国”传统彻底决裂的战士。在执政备件下保持共产党人的品格和情操.是反对官僚主义作风的重要保证。防范和反对官僚主义必须改革和完善国家领导制度.只有坚持不懈地反对官僚主义,才能把官僚主义的危害及其活动范围限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上.也才能有利于逐步创造消除官僚主义赖以产生的条件。

  • 标签: 毛泽东 官僚主义 特权作风 人民公仆
  • 简介:该文分析了神学与马克思主义对德国批评家本雅明的影响,本雅明从看似对立矛盾的二者中创造性地将神学和历史唯物主义融合在了一起,以他独特的救赎唯物主义的视域批评分析了文化、艺术与资本主义的生产消费方式、政治、宗教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 标签: 本雅明 救赎 唯物主义
  • 简介:马克思实践的唯物主义是对绝对唯心主义和直观唯物主义的双重扬弃和超越。它颠覆了近代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在哲学史上掀起了一场革命:确立了现代存在论的根基,超越了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思维模式;打破了形而上学的现成论,形成了动态生成的世界观;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人本主义思想,关注人的自由本质的全面实现。这场深刻的哲学革命也为现代美学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启发了现代美学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等方面进行学科建构的突破性的变革,同时也为当代中国美学走向中西融会、古今传承的历史性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 标签: 马克思 实践的唯物主义 现代美学革命
  • 简介:本文就以往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所存在的直观论、纯认识论和教条主义倾向作了简略的评论,并认为造成这些倾向的思想根源从哲学上来看,是由于一方面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混同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仅仅是在总结现实主义文学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认识论文艺观"而未能深入发掘它的"人学"內涵。另一方面,由于不理解"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在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动态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因而也不理解任何理论的真理性都是相对的,它只有借助一定的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才能转化为其体的真理。

  • 标签: 直观论 纯认识论 教条主义
  • 简介: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美学思想进行深入的反思,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知识模式出发,推动着从认识论美学向建构论美学转型。这种转型的重要维度之一则体现为对反映论美学模式的批判与超越,重新确立了文学艺术的人道主义的真理性意义,这对丰富和深化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反映论的研究有所启示。

  • 标签: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反映论 美学
  • 简介:关于中产阶级的思想和理论,国外理论界对其已有深入而成熟的研究,而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则相对滞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逐渐成为学界研讨和政府决策的一种现实语境。长期以来,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形成了传统的阶级斗争思维定势,对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中问阶级”理论却没有足够的重视。然而,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中间阶级 当代价值 文本 阶级斗争理论 资本主义社会
  • 简介:“大跃进”在进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左”的错误,如生产力发展急于求成、生产关系急于过渡以及“五风”等。当毛泽东逐步察觉到这些错误损害了党和人民的利益的严重后果后,他率领全党努力纠正已经察觉到的“左”倾错误。毛泽东的纠“左”的努力,使“左”的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使经济混乱的情况有所改变。而他在纠“左”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正确的思想和观点,为后来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思想材料。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所做的历史性贡献,也可以看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 标签: 毛泽东 “大跃进” 纠“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