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黄勇(以下简称“黄”):虽然是作为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批考生进入大学,但是当时并没有所谓“天之骄子”的感觉,更多地是一种喜出望外的感觉。1966年取消大学时我刚进小学,所以在读书期间从来就没有上大学这样的想法。

  • 标签: 美德伦理学 中国思想 黄勇 地域化 道德 教授
  • 简介:杨国荣、潘小慧、孙春晨三位教授提出的讨论,集中指向一个形上问题:伦理道德,为何"精神"?具体展开为三大关系的哲学追究:马克思、康德、黑格尔三大理论资源、中国与西方两大文明传统的关系;精神现象学、法哲学、历史哲学的关系;伦理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马克思的"社会意识"、康德的"实践理性"、黑格尔的"客观精神",是关于伦理道德"精神"本性的三大理论资源,必须基于中国传统对它们进行创造性整合与超越。精神现象学、法哲学、历史哲学的三位一体,是伦理道德的精神体系的形上基础,其中"体"是伦理道德的"精神"本性,"一"是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形态。伦理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统一,是伦理道德的"精神"本性及其精神哲学体系的现实性与历史性。民族—伦理—精神的概念同一性,伦理与道德的关系,"冲动形态伦理"的法哲学结构是其现实性和历史性展现的三个哲学维度。

  • 标签: 伦理道德 精神 精神现象学—法哲学—历史哲学 伦理精神—民族精神
  • 简介:伯纳德·威廉斯提出过一套名为“距离的相对主义”的理论,认为“我们”应该悬置对于遥远的古代或者未来生活的道德判断,因为“我们”无法转投到古代或者未来的道德系统中生活,因而与它们只处于“名义上的对抗”。结合威廉斯“内在理由”的主张,系统地重构出他对于“距离的相对主义”的论证,由此可以发现,威廉斯对“名义上的对抗”这一相对主义适用条件的刻画,并不足以保证相对主义只适用于古代或者未来的道德观。

  • 标签: 伯纳德·威廉斯 距离的相对主义 名义上的对抗 内在理由 道德相对主义
  • 简介:伦理道德的本性是"精神","精神"是伦理型文化与宗教型文化的共同话语,由此可以建立起文明对话的话语平台。"‘精’—‘神’"的二元构造使其概念地内在理想与现实、普遍性与民族性相矛盾,于是建立一种关于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体系,寻找其"中国气派"便必须而必然。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体系是精神现象学、历史哲学与法哲学的统一。黑格尔所建立的"伦理世界—教化世界—道德世界"的伦理道德的"精神现象学",揭示了伦理道德的形上真理,然而它只是西方精神史的历史哲学表达,并在法哲学层面"头足倒置"。伦理世界中的中国话语是"国—家"伦理实体,"中国气派"是"家国一体、由家及国"的精神哲学规律所造就的伦理世界的"亲和";生活世界或"教化世界"的中国话语是"内圣外王"的权力伦理与"义利合一"的财富伦理,"中国气派"是对国家权力"为政以德"的道德诉求和对财富"为富不仁"的伦理批判,呈现为对生活世界的道德警惕和伦理紧张;道德世界的话语体系是"义利—理欲—公私","中国气派"是"求诸己"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超越。伦理世界的亲和、生活世界的警惕与紧张、道德世界的超越,三者构成的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体系和精神哲学形态的"中国气质"和"中国气派"就是:伦理乐观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

  • 标签: 伦理道德 精神哲学形态 伦理世界—生活世界—道德世界 中国气派
  • 简介: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争辩中,人们常常需要说理。从“道理”与“真理”的概念分疏出发.建议用“讲道理”来取代“讲真理”的说法,并在存在论上放弃具有绝对性和独一无二性的传统真理概念。但是,在哲学存在论上放弃真理概念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可以非理性地“蛮不讲理”或根本“无理可讲”。而是说.生根和生长在中国思想传统和生活实践中“道理”的概念,比较起西方哲学正统中的“真理”的概念,应该更能使我们日常以交往和沟通为核心目标的“讲理”活动成为可能。

  • 标签: 道理 真理 讲理 思想解放
  • 简介:当代著名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HilaryWhitehallPutnam)于2016年3月13日辞世。自《哲学分析》创刊以来,普特南教授一直担任本刊顾问,并有文章在本刊发表。为表达对希拉里·普特南先生的追思和哀悼。

  • 标签: 普特南 思想实验 哲学分析 卡尔纳普 哲学问题 数学哲学
  • 简介:康德对于美和道德之间的关系问题所给出的回答是:"美作为道德的象征",或者说"美的东西是道德的善的东西的象征"。在这里,"美"与"道德"分别作为"美的东西"和"道德的善的东西"二者的抽象名词经由"象征"一词实现了关系上的联结。这种关系的成立建构在康德对于二者的区分和类比之上:一方面,美和道德有着异质性的结构,即前者由感性图型上升至理念,而后者则由理念规范感性行动;但另一方面,两者又存在着可类比性,例如,对于美和道德的判断都能使人产生愉悦感,等等。因而,康德以"象征"来描述二者的关系至少在语义层面上是成立的。

  • 标签: 美的东西 道德 道德的善的东西 象征 康德
  • 简介:在20世纪的人类道德思想史中,施韦泽的敬畏生命及其论证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敬畏生命确实是一个极为合理和深刻的道德原则:而且其“世界观念和生命观念二元论”的道德论证方法.也为人们在20世纪哲学——伦理学的思想和语境中,探寻一种具有终极关怀意义的道德信念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尝试。鉴于施韦泽的伟大榜样及其敬畏生命原则的巨大影响和深远意义,有必要深入研究其道德论证方法。

  • 标签: 施韦泽 世界认识 生命意志 道德论证
  • 简介:弗雷格和达米特从说者视角出发,认为语言是思想的容器和交流的工具,因而思想是静态的。戴维森则从听者视角主张:思想作为一种倾向性的语言.乃是解释者赋予说者的命题态度内容,因而思想是动态的。据此我们进一步论证:思想是解释者在交流过程中与说者所共同建构的东西,而不是说者在说话之前的现成之物;思想不是解释者的意见,也不单是说者的意图,而是话语自身的意义;思想是说者与解释者在话语交流的互动过程中一个逐步完成的过程。说者的话语与解释者赋予说者的思想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调整、相互促进的反思平衡关系。

  • 标签: 语言与思想的关系 命题态度 反思平衡 弗雷格 戴维森
  • 简介:2015年7月7日—8日,第十一届《哲学分析》论坛——“哲学:思想的前提批判"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哲学分析》编辑部与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南大学、

  • 标签: 孙正聿 思想解放 上海社会科学院 哲学基本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 南京大学
  • 简介:道德哲学需要注重形上和形下之间的互动、理论和历史的互动.同时,也离不开新概念的生成,在这些方面,樊浩教授的工作体现了自身的特点。从历史的层面看,在关注康德哲学的同时,也需要注意黑格尔的哲学。就对人的理解而言,辨析理性与精神构成了重要的方面:单纯地关注理性,往往仅仅偏重于人的精神的一个方面,由此不免导致对人的理解的抽象化、片面化,反之,肯定精神本身的综合性形态,则可以引向对人本身的具体理解。同时,伦理学或道德哲学归根到底要走向实践,精神则从内在的方面为走向实践提供了某种动因。在此意义上,樊浩教授对黑格尔哲学的注重以及对精神的关注无疑有其理论意义。当然,以道德形而上学的进路和构架而言,樊浩教授提到精神现象学、法哲学、历史哲学三个环节,并且认为精神现象、学法哲学、历史哲学三位一体,构成了道德形而上学的基本内容与构架,这一进路尚存在可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 标签: 伦理学 精神 道德形上学
  • 简介:胡明复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数学家,他有比较丰富的科学论思想,主要涉及科学概念、现代科学的宇宙观、科学探索的动机、科学定律、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等。其思想导源于批判学派,尤其是彭加勒和皮尔逊。

  • 标签: 胡明复 科学 科学论 批判学派 彭加勒 皮尔逊
  • 简介:卢梭认为人人生而平等,只有平等地对待他人,才能平等地得到他人的对待。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平等地追求幸福的权利,每个人对一切幸福的手段也都有平等的要求。然而,我们发现,在人类社会中平等是千百年来人们所追求和赞美的理想目标,是人的一种理性的诉求,平等本身变成了一种幸福的追求,平等的追求是理想的追求。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一部不断追求并逐步实现平等的历史。

  • 标签: 平等 权利 可能
  • 简介:心学发展至晚明时期已产生诸多流弊,使得良心之实践工夫不能落实到实处。刘蕺山为纠其流弊,严厉批判阳明"四句教"与龙溪"四无说"。然而,刘蕺山哲学体系明确提出并详细阐发了心体"无善而至善"思想,并作为其心性理论的基础,其心体理论在儒学思想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大贡献。

  • 标签: 刘蕺山 无善 至善 本体 工夫
  • 简介: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的第一章中列出了三条道德理性知识的原理:(1)你行动的准则要出于义务而不仅仅符合义务;(2)出于义务的行动的道德价值只在于它的准则的普遍性形式,而不在于任何质料;(3)义务就是由敬重法则而来的行动的必然性。这三条原理正是要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中过渡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从而为向下一章即道德形而上学的提升打下一个基础。这三条原理其实已经暗示着道德形而上学的至上原理即定言命令的内在结构了,这就是在义务概念中所包含的主观准则、客观法则和由敬重而实现出来的主客统一的必然性三个环节,它们后来扩展为定言命令的三个变形的公式。当然,这三个环节的真正意义单凭形式逻辑的分析和停留于词句的表层上是看不出来的,只有深入到康德思想的深处才有可能真切地把握到。

  • 标签: 道德形而上学 义务 准则 敬重 定言命令
  • 简介:实在的自然界是统一的自然界,自然观遵守确定性的因果律;反映该自然观的科学理论,必须是从简单原理出发,以确凿的逻辑建立起的赋予美感的理论。要从简单而最基础的原理出发,演绎出普遍的一般性理论,再将其与实际现象相联系,通过实验进行检证;理论必须建立在物理实在的基础上。

  • 标签: 统一的自然观 客观的建构主义 科学的审美主义
  • 简介:王星拱不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也是一位有名的化学家和哲学家。他的诸多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思想源于批判学派,尤其是深受马赫、彭加勒、皮尔逊思想的影响。

  • 标签: 王星拱 批判学派 马赫 彭加勒 皮尔逊
  • 简介:评论刘大椿教授等的另类科学哲学思想:第一,讨论了何谓另类科学哲学的内涵和外延问题;第二,讨论了对于另类科学哲学的评价问题;第三,讨论了与另类科学哲学相关的如相对主义等一些其他问题。

  • 标签: 另类科学哲学 内涵 外延 评价
  • 简介: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既不是关于"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也不是关于思维和存在"如何统一"的问题,而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问题"而予以批判地"反思"。哲学的"反思",并非一般意义的"对思想思想",而是揭示隐匿于思想之中并强制性地规范人的思想活动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这就是"思想的前提批判"。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思想的前提批判是相互规定的:反思"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构成"思想的前提批判";"思想的前提批判"就是反思"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标签: 哲学 反思 前提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