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良性或恶性病所致的消化道狭窄性病在临床上不少见,尤其消化道的恶性肿瘤达中晚期或手术后的狭窄或复发所致的狭窄性病时,外科的治疗效果往往创伤大、效果不理想。而放射影像介入诊断治疗创伤小、病人易耐受、效果较好。对于中晚期恶性肿瘤性病通过一至数次的介入治疗多能达到治愈的目的。

  • 标签: 消化道狭窄性病 介入 临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超声造影诊断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肝脏局灶性病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同时开展常规超声诊断和超声造影诊断,对比诊断结果。结果恶性病31个(35.1%),良性病灶58个(64.9%),病灶平均直径(2.7±1.3)cm。超声造影恶性病灶诊断特异性(93.3%)、阳性预测值(93.3%)和阴性预测值(98.1%)、诊断准确率(93.3%)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特异性(66.3%)、阳性预测值(51.1%)和阴性预测值(81.8%)、诊断准确率(66.3%)(P<0.05)。超声造影检查表现,良性组肝血管瘤动脉期病灶周边呈环状、结节状增强,然后部分或完全向心性填充,填充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钟,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高增强;恶性组肝癌动脉期呈整体或部分快速高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快速减退呈低回声,简称“快进快出”。结论在肝脏局灶性病诊断中,超声造影诊断价值较高。临床应用中,超声造影技术还需与其他影像学诊断技术相结合,必要时穿刺活检。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病变 超声诊断 超声造影 灵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超声造影诊断肝良性局灶性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肝脏良性局灶性病患者10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灶超声造影特征并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08例肝良性局灶性病患者经手术或B超证实,3例肝包虫、23例肝脓肿、11例复杂肝囊肿、7例肝细胞腺瘤、18例肝脏炎性假瘤、3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6例肝内脂肪沉积不均、13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2例肝内胆管囊腺瘤、2例肝脏孤立性坏死性结节;与病理结果比较,常规超声对肝脏良性局灶性病诊断符合率为62.04%(67/108),不符合病理诊断37.96%(41例/108);运用超声造影诊断肝脏良性局灶性病,符合病理诊断94.44%(102/108),不符合病理诊断5.56%(6/108);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显著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诊断肝脏良性局灶性病,较常规超声准确率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超声造影 肝良性局灶性病变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彩超检查对肝脏实质性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48例肝脏实质性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本组患者的彩超检查结果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彩超与病理诊断结果,分析肝实质性病的彩超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结果彩超对小肝癌、肝转移癌、肝脏炎性病灶、肝血管瘤以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检出率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肝癌、肝转移癌、肝脏炎性病灶、肝血管瘤以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均有比较典型的彩超图像特征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结论彩超检查对肝脏实质性病检出率较高,且有利于肝脏实质性病的定性诊断,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彩超 肝脏实质性病变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处理胸科良性病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适应性。方法2008年3月—2009年8月共施行电视胸腔镜下处理胸科良性病手术23例,其中男17例,女6例,平均年龄57.5岁。手术全部通过3个胸腔镜切口完成。结果全部手术顺利,无输血病例。术后平均带胸管8d。术后病理肺大疱15例,良性胸膜间皮瘤2例,炎性假瘤3例,支静脉瘘1例。随访平均7.7个月。结论电视胸腔镜可以达到开胸手术相同的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良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肿物用超声诊断在乳腺占位病变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对75例乳腺肿物病人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诊断分析,旨在为临床超声医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结果大多数乳腺肿瘤占位性病的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情,内部回声不均匀,或内有砂砾样钙化,彩色多普勒检查出丰富血流信号。结论三维超声图像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判断乳腺占位病变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也是乳腺肿瘤普查的首先之一。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肿物 占位性病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颅内动静脉分流性病是颅内动静脉间存在异常直接连接的一类疾病,颅内动静脉分流可使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引发颅内出血而致残致死。动脉自旋标记(ASL)是一种无创的磁共振技术,无需注射对比剂即可获取脑血流信息,在颅内动静脉分流性疾病的诊断、评估和随访中具有独特价值。本文从ASL技术、ASL在颅内动静脉分流中的诊断价值、颅内动静脉畸形(AVM)术前评估、识别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皮质静脉引流、颅内AVM、DAVF的治疗后随访5个方面,就ASL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颅内动静脉分流性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动脉自旋标记 动静脉畸形 动静脉分流 硬脑膜动静脉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及增强MRI诊断在甲胎蛋白(AFP)阴性肝占位病变的准确性及穿刺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超声科行穿刺活检AFP阴性的肝占位患者资料共59例,其中男35例、女24例,25~67(51±3)岁,血AFP在正常范围内,比较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和MRI两者之间的差异,分析其诊断价值并记录穿刺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59例病例,其中恶性病占54.2%(32/59),良性病占45.8%(27/59),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术的灵敏度、特异度均为100%,而增强MRI分别为96.9%和81.5%。穿刺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腹、盆腔出血、感染、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和增强MRI对诊断AFP阴性肝占位病变均安全,但超声更准确,当患者临床症状较轻且缺乏特异性、增强影像学诊断存在不确定性时,选择超声引导下穿刺更有利于明确病灶的性质。

  • 标签: 甲胎蛋白类 肝肿瘤 超声检查,介入性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老年退行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00例退行心脏瓣膜病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并随机抽取本院同期收治的无心脏瓣膜病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均通过彩色超声、心电图及血脂与钙磷代谢情况监测,并结合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退行心脏瓣膜病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HDL-C、ALP水平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老年退行心脏瓣膜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其中回归系数为0.451~1.037,标准误(SE)为0.088~0.533,其危险系数高达1.57倍,P值小于0.05。结论老年退行心脏瓣膜病属于年龄性变化心脏疾病,因此加强超声检测,注意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危险因素的预防,这对改善预后具有良好作用。

  • 标签: 老年 退行性 心脏瓣膜病 特征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