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abdominisplaneblock,TAP)是一种为前腹壁皮肤、肌肉及壁层腹膜提供镇痛的区域神经阻滞技术。是将局麻药注入腹横肌平面,阻断经过此平面的感觉神经,从而达到镇痛效果。超声引导可视化技术降低了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阻滞成功率。通过本文的综述以期该项技术能被推广应用于临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结肠癌手术患者中使用腹直肌鞘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依据双盲法将本医院从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诊治的60例结肠癌手术患者分为两组,腹直肌鞘阻滞用于实验组1(n=30),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实验组2(n=30),关注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2结肠癌手术患者镇痛不全发生率、下床用时、首次排气用时、术中舒芬太尼用量、七氟醚用量对比实验组1相关数据相关数值,P<0.05,表明数据之间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腹直肌鞘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使用于结肠癌手术患者中均得到显著作用,但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更具优势。

  • 标签: 腹直肌鞘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 结肠癌手术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胸神经Ⅰ型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至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30例,均为女性,年龄[M(Q1,Q3)]为53(43,6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对照组)和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胸神经Ⅰ型阻滞复合全身麻醉+PCIA组(联合组),每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静息时的疼痛强度数字(NRS)评分;首次疼痛时间和术后首次按压自控镇痛装置时间;术中瑞芬太尼总消耗量、术后24 h和术后48 h舒芬太尼总消耗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联合组在麻醉恢复室及术后4、8、12、24 h的NRS评分分别为(2.1±1.7)、(1.7±1.5)、(1.5±1.4)、(1.5±1.3)、(1.7±1.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5±2.0)、(3.2±1.4)、(2.7±0.9)、(2.8±0.9)、(2.4±0.8)分(均P<0.05);联合组术后36、48 h NRS评分分别为(1.8±1.6)、(1.6±1.2)分,对照组为(2.2±0.9)、(2.1±0.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首次疼痛时间及术后首次按压自控镇痛装置时间分别为(573±174)、(962±313)min,均长于对照组的(13±6)、(135±41)min(均P<0.05)。联合组术中瑞芬太尼总消耗量及术后24 h舒芬太尼总消耗量分别为(410±129)、(14±4)μg,均少于对照组的(580±225)、(21±11)μg(均P<0.05);联合组术后48 h舒芬太尼总消耗量为(29±11)μg,对照组为(36±14)μ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1)。联合组术后头晕发生率为6.7%(1/15),低于对照组的40.0%(6/15)(P=0.031);联合组恶心、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分别为6.7%(1/15)、0,对照组分别为20.0%(3/15)、6.7%(1/1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胸神经Ⅰ型阻滞能有效减轻乳腺癌根治术后疼痛,减少对阿片类药物的需求,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乳腺肿瘤 术后疼痛 前锯肌平面阻滞 胸神经Ⅰ型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腰段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的阻滞范围,探讨其用于腰椎手术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择期行后路腰椎融合术的患者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20):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在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L2横突水平双侧ESPB,试验组患者每侧给予0.375%罗哌卡因注射液20 ml,对照组患者每侧给予生理盐水20 ml。分别于阻滞后10、20及30 min测定温度觉减退范围,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镇痛药用量、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行ESPB后10、20及30 min温度觉减退范围及阻滞面积分别为T9~S1(222±16)cm2、T8~S2(352±22)cm2及T8~S3(481±24)cm2。试验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为(0.76±0.02)mg,低于对照组的(0.97±0.06)mg(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0~12 h及12~24 h羟考酮用量分别为(4.9±0.4)、(8.4±1.2)mg,低于对照组的(14.5±2.4)、(19.3±2.4)mg(均P<0.05)。试验组患者24 h内的静息和运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床上被动锻炼时间为(3.3±0.3)h,早于对照组的(4.6±0.3)h(P<0.05)。结论腰段ESPB后T12~S1节段阻滞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腰椎融合术中及术后镇痛药用量,降低术后VAS评分,有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 标签: 超声检查 神经肌肉阻滞 镇痛 范围 腰椎融合术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老年患者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病人30例,随机均分成TAP组(T组)和对照组(C组)。T组在手术结束后,使用B超引导在手术侧行TAP阻滞,C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结果T组术后拔管即刻、4h、12hVAS评分及术后舒芬太尼用量显著低于C组,术后3个月CPSP发生率T组低于C组。结论超声引导TAP阻滞能缓解老年患者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急性疼痛,减少镇痛药的使用,并降低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

  • 标签: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术后急性疼痛 术后慢性疼痛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在住的方面,人们对房屋的地理位置,房屋的美观性和舒适性等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为了使房屋的美观性与实用性得到提升,设计师们开始注重对建筑平面功能的分析与对平面组合设计的研究。对于建筑而言,对建筑进行平面功能分析和设计研究平面组合有利于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规划质量的提高。同时对平面功能进行分析与组合的设计有利于提高房屋的利用率,加强人们居住的幸福感。因此,做好建筑平面分析与平面组合设计研究是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 标签: 建筑工程 平面功能 分析 组合设计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建筑平面主要通过将建筑不同的功能部分,利用交通组织联系,从而让人们使用过程中更加便捷有序,各个空间的有机连接,使得结构更加简洁、空间合理,与周边环境协调。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平面设计工作所涉及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本文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对建筑平面组合的设计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

  • 标签: 建筑平面 功能分析 组合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锯肌阻滞联合胸肌Ⅰ型阻滞对比胸椎旁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非劣效应。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全身麻醉下因乳腺癌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 = 32):胸椎旁阻滞组(TPVB组)、前锯肌阻滞联合胸肌Ⅰ型阻滞组(联合组)。术后给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PACU)以及术后4、8、12、24、48 h各时间点的静息疼痛评分(NRS),术后24 、48 h舒芬太尼用量,患者PCIA首次按压时间及按压次数,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血管活性药用量,术中血压、心率、阻滞操作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若联合组与TPVB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总量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下限高于非劣效应界值负值(-3.8)时,即认为联合组非劣效于TPVB组。结果两组患者在PACU以及术后4、8、12、24、48 h各时间点NRS评分,PCIA首次按压时间及按压次数,术中全身麻醉药用量及术后24、48 h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与TPVB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总量分别为(15.8±4.7)、(15.2±3.2) μg,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为-1.478~2.694,其下限高于非劣效性界值负值;TPVB患者诱导后及手术开始时的平均动脉压(MAP)为(63±7)、(70±7) mmHg(1 mmHg=0.133 kPa),显著低于联合组的(77±5)、(79±8)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PVB组和联合组使用血管活性药比率分别为56.3%和18.8%,TPVB使用血管活性药更频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PVB组神经阻滞时间为10(9,11) min,联合组为8(6,10) min,联合组操作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锯肌阻滞联合胸肌Ⅰ型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具有相对于胸椎旁阻滞的镇痛非劣效应,且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操作时间更短。

  • 标签: 乳腺肿瘤 镇痛 胸椎旁阻滞 前锯肌阻滞 胸肌Ⅰ型阻滞
  • 简介:摘要本文以“兴趣培养”、“识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和“规范书写过程”的训练,达到初学者“平面几何学习入门”的目的。

  • 标签: 识图 逻辑思维 推理
  • 简介:摘要本文以“兴趣培养”、“识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和“规范书写过程”的训练,达到初学者“平面几何学习入门”的目的。

  • 标签: 识图 逻辑思维 推理
  • 简介:摘要媒体化和媒体的快速发展,视觉传达由平面化的传达方式开始向动态化,综合化发展,从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空间。“视觉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平面设计语言,是设计师传达信息的重要手段。平面设计元素涵盖内容众多,这是为传达美的视觉享受的一种表现形式。本文在视觉传达与平面设计之间的关系、图形美感的传达和表现、平面设计中色彩的传达以及平面设计的视觉效果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和探讨平面设计的视觉魅力,为以后的实际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平面设计 视觉传达 图形 色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建筑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建筑的质量要求和实用性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在建筑中平面布局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所以必须要重视平面布局的设计工作,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于大型公共建筑的需求。本文主要就大型公建平面布局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 标签: 大型公建 平面布局 设计
  • 简介:摘要心电图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B惯用简称LAH,在临床心电图中较为常见,在冠心病患者中发病率较高占64.6%,其临床意义不亚于左束支阻滞,因此对左前分支阻滞虽不能作为冠心病的诊断依据,但对冠心病的传导系统病变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心电图 左前分支阻滞
  • 简介:摘要 :为保证长大隧道能按规定的精度顺利贯通及初支衬砌水沟电缆槽的位置正确,长大隧道施工过程中,平面控制测量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选取正确测量方法、设计合理的测量方案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如何有效的控制好长大隧道的贯通误差,做好长隧道平面控制测量,从技术上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也是摆在测量人员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兴泉铁路第一长隧西家山隧道的实际测量情况,浅谈长大隧道平面控制测量。

  • 标签: 长大隧道 系统控制 多余观测
  • 作者: 王小妮毛增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8-12-22
  • 出处:《防护工程》 2018年第33期
  • 机构: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710075;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综合交通与城建设计院湖北武汉430056
  • 简介:摘要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阿尔及利亚政局逐渐平稳,伴随着世界能源价格的逐渐高涨,该国经济也步入了一个较为高速的发展阶段。现有的公路网已经不能满足其运输要求,而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正在或已经进入非洲从事公路建设,本文以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西段采用的几何设计规范为例,简单介绍北非地区阿尔及利亚平面几何设计规范,以供国内设计人员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根据对项目周边区位的分析,结合项目周边环境、路网、河道等条件,合理的对地块进行功能划分,在住宅小区设计中,以人为本,充分满足人的需求,给居民创造宁静、优美、宜人的休息和交往空间。本文就居住区、对外商业及文体活动中心的功能分区来分析,给矿区职工营造良好的居住、生活、活动空间。

  • 标签: 住宅 平面 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