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正在逐年提高。与此同时,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消费群体,其消费理念也有所改变。在P2P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兴起之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脱离自己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而盲目消费。以追求享乐为目的,不顾生产发展的可能和家庭收入的多少而“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超前消费”正在左右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消费观和价值取向。

  • 标签:
  • 简介:摘要:网络消费是网络营销诱导产生的一种新的消费方式,目前大学生在网络消费这一块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消费时普遍存在冲动性、盲目性等特点。本文旨在对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商品的性价比、品牌、购物平台等是对大学生的消费存在影响的主要因素。为了让大学生建立合理的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我们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以改善大学生的消费方式,让大学生拥有一个合理健康的消费行为

  • 标签: 大学生 网络消费 消费观念
  • 简介:摘要:网络消费是网络营销诱导产生的一种新的消费方式,目前大学生在网络消费这一块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消费时普遍存在冲动性、盲目性等特点。本文旨在对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商品的性价比、品牌、购物平台等是对大学生的消费存在影响的主要因素。为了让大学生建立合理的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我们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以改善大学生的消费方式,让大学生拥有一个合理健康的消费行为

  • 标签: 大学生 网络消费 消费观念
  • 简介:摘要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更新了人们对消费的看法。本文通过介绍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分析大学生符号消费行为的成因,来探析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对如何促进大学生理性消费以及树立良好消费观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 标签: 符号消费理论 大学生 消费行为
  • 简介:摘要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日益增强,在食品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选择和购买会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本文主要从信息、价格、收入与支出以及消费文化等几个因素分析消费者安全食品消费行为

  • 标签: 食品安全 消费者行为 绿色食品
  • 简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关念和理财观念也在逐渐的变化着。特别是在以快捷消费方式为代表的淘宝出现后,更是加剧着人们的消费观念的改变。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我们高中生自己未来的发展和理财意识的形成,本文针对淘宝对我们高中生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的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从家长、学校、高中生自我本身的三个角度,提出合理的见解以及相应的建议,通过淘宝的网络购物方式引导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消费行为,作为高中生的我们从现在开始逐步培养自己的理财观念和消费意识,逐步提升自我的理财能力,从而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自我增值。

  • 标签: 消费行为 高中生 理财观念
  • 简介:摘要如今,电商业务快速发展,流量成本日益上升,与此同时,作为新型产业的的直播行业蕴含着大量的流量。因此,电商+直播的形式无疑成为了一种新的营销手段。本文通过在电商直播业务背景下,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点、影响以及电商直播业务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探究在这个大背景下,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将会受到怎样的冲击并且提出合理的对策。

  • 标签: 电商直播 大学生 消费行为
  • 简介: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影响他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其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为进一步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本文以问卷形式对487名同学进行了关于在校消费情况的调查,并对结果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消费;调查中图分类号C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91x(2010)01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日后的工作、成才都有重要的影响1,而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影响他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其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一方面,他们离开熟悉的家庭,过着相对独立的生活;另一方面,大多数大学生缺乏独立的经济能力,生活中的各项费用仍由家庭提供。因此,受经济能力的限制,在愿望与现实之间,他们将做出怎样的选择?处在这样的年龄段、社会角色与人文环境下,他们的消费结构会是怎样?他们会如何支配自己手中有限的货币?这些都是影响着对大学生个体因材施教的因素。为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笔者设计了相关调查问卷,共发放500份,回收492份,有效问卷487份,调查对象涵盖了山东省6所新建本科高校的文、理、工、医等学科类别,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一、目前大学生在日常消费中存在的问题1.1当前大学生以理性消费为主,也存在着不理性的现象调查显示,有51.77%的同学认为周边同学的消费水平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大多数同学还是在进行着实际、理性的消费。商品的经济实惠性、经济的承受能力还是影响当代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绝大多数消费来源基本上都是来自父母,每个月的消费并不是无限度的,自己能够支配的资金非常有限,并且是固定的,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在生活上基本都还处于“温饱”状态。尽管如此,也有一些不太理性的现象的存在,部分同学在资金安排上没有计划性和预见性,或者用有限的资金去做一些无谓的应酬或者追求不合时宜的时髦,或者在恋爱上有过多的投资等。对于问题“你的朋友过生日时,你会买礼物吗?”,单从学生的经济来源上看,选择“自己制作,既有意义,又省钱”的同学只有12.27%,有38.18%的同学选择“不买,大家都这么熟了”,这两个选项大约占调查对象的一半。另外,有28.64%的同学碍于面子,会买礼物以示祝贺,还有20.91%的同学填写了“兑钱买个蛋糕”、“大家请客”、“请我吃饭,就送,不请就免”之类的选项。笔者曾经组织学生进行过一个这样的辩论会,在该不该买礼物上有很激烈的争论,发现现在的大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了,他们不仅仅接受了我们给予的的教育和理念,同时还在不断地接纳着社会上许多思潮的影响,他们在这些理念和思潮的激荡和矛盾中不停地选择。1.2在日常消费中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消费的两极分化比较严重,近一成同学的月手机费用超过100元,而有24.32%同学的手机费用在30元以下;同样,11.68%同学的每月日常用品超过100元,24.30%同学却在在20元以下,前者竟然是后者的5倍。另外,大约有8.8%的同学基本拥有了大学生的“四大件”,即电脑、相机、手机和mp3,而且追求品牌。这些数据也说明,有接近一成的大学生存在着非理性的消费行为。目前大学生娱乐投资的额度差异也是相当大的,有51.09%的同学每月用于娱乐的投资低于20元,也有5.68%的同学超过了100元。1.3部分同学理财能力不强,理财意识淡薄或缺失从调查分析显示,有39.65%的同学对消费没有计划,不能统筹安排有限的资金,往往“想到用什么就买什么”,有35.14%的同学在自己热衷的方面会控制不住自己而大肆花钱,有22.03%的同学从来没有有意识的攒过钱,有23.18%的同学在买东西时会直接向同学借钱。这些都反映了一部分同学缺乏理财意识,在花销上没有计划和预算,在管理有限的资金上缺乏必需的能力。1.4部分同学感恩意识淡薄,倾向于“饭来张口”调查显示,即使提供机会,也有12.22%的同学不愿意打工挣点钱来补贴自己,有5.38%的同学在花钱时认为“钱是身外之物,不花白不花”,有13.45%的同学在花钱时什么都不想,有9.09%的同学在买某样东西时发现钱不够,会直接向父母要钱,这些数据和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1.5消费上存在攀比心理和面子消费在大学生消费中存在一定的攀比心理和面子消费,比如在尚未具备独立经济能力的大学期间购买商品尽量追求高标准,或者去饭馆请客吃饭,或者给朋友购买生日礼物等等。有时为此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同时,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一部分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产生的优越感也就导致了消费行为上的炫富色彩2。二、对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几点建议2.1增强大学生经济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钱是敏感的话题,和学生谈钱是不合适的事情,大多数同学没有接受过理财的教育和指导。大部分大学生在花费时都是凭感觉,而不是提前做预算,有计划地控制自己的支出,大学生刚刚独立,又没有完全走向独立,经济上大多数还得靠父母的支持。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大学生面对理财时感到困惑,同学之间在这方面的交流也较少,理财只能靠自己去感受。所以,大学生需要在头脑中有独立的理财概念和理性的思考。因此,为了使我们的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我们有必要进行相应的理财教育。2.2提高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加强感恩教育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只有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合格人才,大学的教育使命才能算是完成。大学生“感恩父母,回报社会”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道德教育和理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很多班级每年都会自发举行各种形式的感恩教育活动,可是往往仅把主题局限于“感恩父母”,还不足以把“回报社会”的理想教育融入其中。2.3进一步大兴勤俭节约之风,建设节约型校园3在调查中发现,一些高校进行了“自强之星”的评选,受到了广大同学的欢迎和认同,也给一些大手大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同学带来很大的震动。但是,总体上讲,在日常教育中还是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还没有在大学生的消费理念的教育上有卓有成效的活动,在举行的相关活动比如辩论会、演讲比赛等都是小型的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不足以造成一种气势,应该把大学生的消费理念教育提高到建设良好校风的高度上来做,为培养出能够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大学生而努力。参考文献1李素花,李男.等.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与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11(3)325-327.2王利华.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调查及科学消费观的培养J,消费导刊,2009(9)16.3徐绍文,等.高校大学生消费特征及消费心理引导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35-36.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受到互联网信息时代发展的影响,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互联网在改变人们生活习惯的同时也导致人们的投资理财观念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由于受到自身年龄和社会阅历的限制,其投资理财观念未能受到科学、合理的培训,导致在投资理财观念的建立上存在很多问题。基于此,应该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高中生的投资理财观念进行培养。

  • 标签: 互联网金融 高中生消费行为 理财观念 影响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中国英语习得者语用能力普遍不强。针对这个问题,此文章将重点放在中国英语习得者请求言语行为语用能力的研究上。主要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共71名研一学生,并将其分为两组来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中国学生英语习得请求言语行为中经常使用的策略有哪些,最常使用的策略是什么;第二,中国英语习得者请求言语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母语的影响。对于中国学生英语习得语用水平整体不高的原因做了一些解释,并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给了一些建议。

  • 标签: 英语习得 请求言语行为 语用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与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在国际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增强内部需求,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便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一个省来说同样如此。本文将结合1999年至2018年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情况,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将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将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银行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国内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再通过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来对模型进行检验以及修正得出最优模型,从而剖析影响要素与安徽省人均消费水平的相关性,根据最终模型结论阐述可行性的意见。

  • 标签: 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 影响因素 回归模型 检验
  • 简介:摘要区域品牌研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但大多局限于产业集群视角。本文站在消费者角度,通过引入分享行为和感知质量理论,研究产品原产地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选择重庆地区的区域品牌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路径分析方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区域品牌产品原产地特性显著影响消费者质量感知;分享行为在产品原产地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

  • 标签: 区域品牌 分享行为 感知质量
  • 简介:摘要马克思的消费理论不仅研究的是一个经济问题,消费主义的蔓延日益威胁着人类环境和资源,乃至生存和发展。正确认识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深入研究马克思消费理论,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营造绿色消费观等新型消费价值理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消费 生产 节约型社会 绿色消费
  • 简介:摘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当前整个社会表现为一个惊人庞大的商品堆积。经历商品经济的膨胀发展后,德波在《景观社会》中指出,当前整个社会表现为一个巨大的景观的堆积。反映在品牌消费中即消费者由于对品牌所附带的符号的迷恋而丧失了对自身本真需要的追求。本文通过对文化产业领域中品牌消费现象的解读进一步分析品牌消费的符码操控本质以及品牌裹挟广告造成的消费者集体无意识。

  • 标签: 品牌 消费社会 景观社会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黄惠谊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0-01-11
  • 出处:《城市观察》 2010年第1期
  • 机构:摘要:星巴克咖啡店是近年来的消费热点名词,越来越多人喜欢上星巴克。随着它的“绿色美人鱼”图标开始成为咖啡文化的象征,星巴克消费现象更加吸引学者的注意。本文试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解读这种星巴克消费现象,以全球化、好去处、消费空间的理论概念来阐述星巴克的消费现象的产生、表现的特征,并试图寻求它与全球化、好去处、消费空间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