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以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为絮凝剂,通过絮凝试验和MBR处理人工废水试验,考察了壳聚糖絮凝作用延缓污染的效果。壳聚糖絮凝处理MBR中污泥混合液的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投加质量浓度分别为10mg/L、20mg/L、30mg/L、40mg/L、50mg/L时,能明显降低污泥混合液SUV254的质量浓度,对污泥脱氢酶活性(DHA)的影响也较小;壳聚糖投加质量浓度为10~20ng/L时,能有效降低污泥混合液的EPS质量浓度和黏度;当壳聚糖投加质量浓度大于20mg/L时,污泥混合液的EPS质量浓度和黏度随着投加量的增加呈现增大的趋势,说明壳聚糖投加质量浓度低于20mg/L时,能有效降低污泥混合液中的主要污染物质EPS及疏水性物质的质量浓度。壳聚糖投加质量浓度为10mg/L时,MBR反应器的跨压力增大的同时,处理系统的通量也稳定增大。通量衰减速度低于对照组,说明壳聚糖对延缓和控制污染有积极的作用。MBR反应器中活性污泥质量浓度(MLSS)和出水CODCr的变化表明,投加壳聚糖在提高反应器中微生物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处理水中有机物的质量浓度。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膜污染 壳聚糖 絮凝作用 效能分析
  • 简介: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各式各样的家电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些设施和电器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编织了一张张无形的电磁波网。人们置身其中.深受其害,却浑然不觉。有关研究表明,现代人受到的电磁波损害是祖辈们的1.5亿倍。因此,很有必要提醒大家对电磁波污染及其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并以正确的态度加以防范.

  • 标签: 电磁污染 健康 电磁波污染 隐形 科技进步 社会发展
  • 简介: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在α-Al2O3陶瓷管载体表面合成了致密的NaA分子筛,考察了2种原料配比对合成分子筛的影响.利用SEM、XRD和单组分气体渗透等方法对NaA分子筛进行表征.由SEM照片可以观察到,按照配比n(Na2O)∶n(SiO2)∶n(Al2O3)∶n(H2O)=2∶2∶1∶200合成的NaA分子筛表面存在许多较大的晶体团,影响的连续性,而按照配比n(Na2O)∶n(SiO2)∶n(Al2O3)∶n(H2O)=6∶2∶1∶600合成出的NaA分子筛表面平整,分子筛晶粒均匀,二者厚均约为20μm.由XRD确定合成出的为NaA分子筛.通过单组分气体渗透率测得H2/N2、H2/C3H8理想分离因数接近Knudsen扩散机制的水平,说明气体是通过晶间孔隙渗透的.

  • 标签: 膜分离 分子筛膜 水热合成 表征 α—Al2O3陶瓷管
  • 简介:<正>随着消费市场的日益活跃,望远镜已经逐渐拥有越来越大的市场,为众多的消费者所接受。目前,望远镜市场又诞生了一种能保护眼睛的望远镜——属高科技产品的"红"望远镜。这种镜片上镀有红的望远镜远近看去闪烁着耀眼的红宝石光彩,外观豪华气派,诱人喜爱,"红"不仅为产品的外观增色,更为重要的是具有保护眼睛的功能。人们通过望远镜观察景物,人眼角膜上的光照度为裸眼观察者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比如用10倍的望远

  • 标签: 望远镜 红宝石 高科技产品 眼膜 保护膜 消费市场
  • 简介:为了满足微观区域交通PM2.5污染环境评估的需要,在分析交通排放模型和空气质量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基于MA(MOVES+AERMOD)模式的道路交通PM2.5污染热点量化分析方法;基于车型、燃料、地区匹配及本地化交通参数,修正了交通颗粒物排放模型MOVES;对典型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PM2.5污染热点区域进行分析,得到了机动车PM2.5排放清单及公众PM2.5暴露质量浓度水平;根据交通污染源的特点,确定AERMOD模型为空气质量模型;针对小寨十字特定时段进行交通污染量化分析,计算了该区域的PM2.5质量浓度分布,在交叉口下风向PM2.5最高质量浓度达到134μg/m3,超过国家标准24h平均限值。研究表明,MA模式交通污染热点分析方法为交通减排措施或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精细化的环境效益评估工具。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交通PM2 5污染 热点量化分析 交通排放模型空气质量模型
  • 简介:通过建立具有温度依附性的Ⅳ级逸度模型,模拟了松花江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硝基苯的动态环境行为,重点考察了温度T对其环境行为的影响。模型的主要参数逸度容量和迁移系数与T呈负相关,T对硝基苯在大气中的污染水平影响较大。随着T的降低,污染物从大气向其他环境相富集。0℃条件下,事故发生后水体和大气中硝基苯浓度峰值可分别达到背景值的4.9倍和4.7倍。研究结果表明,Ⅳ级逸度模型能够作为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表征环境温度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并对污染物的环境行为进行预测。

  • 标签: 环境科学 IV级逸度模型 温度 硝基苯 松花江污染事故 灵敏度
  • 简介:通过实验及动力学理论分析,对生物填料塔系统净化低质量浓度甲醛废气的适用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生物生化反应动力学分析显示,甲醛废气的生物净化有与其他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不同的生化反应动力学特征,其反应类型判别准数M值远小于1(M=0.004≤1.0),即生物中甲醛的生化反应速率远远小于其在液中的扩散速率,为慢速生化降解反应。针对净化低质量浓度甲醛废气的生物填料塔实验系统的研究表明,应用“吸收-生物”理论模型得到的甲醛净化效率、甲醛生化去除量和出口气体甲醛质量浓度的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尺分别到达了0、87、0、96和0.89,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而“吸附-生物”理论模型对应的相关系数尺分别仅为0、64、0.84和0.64。与“吸附-生物”理论模型相比,“吸收-生物”理论模型描述甲醛废气生物净化过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研究结果对生物法废气净化技术的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环境工程 甲醛废气 动力学模型 生物膜填料塔
  • 简介:采用差分吸收光谱(DOAS)这一光学遥感技术,对2008年奥运期间北京海淀区福寿寺桥位置的交通排放进行实时监测,获得自2008年7月6日至9月21日大气主要污染物SO2、NO2、光化学烟雾的重要产物O3和苯的体积分数,并与微脉冲雷达获得的车流量进行数据融合,评估机动车对奥运期间北京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监测位置NO2和苯释放源主要为交通排放,O3的生成主要与其前体物和光辐射相关,而SO2和车流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机动车排放仍是北京主要污染源之一。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污染监测 北京奥运会 交通排放 差分吸收光谱(DOAS)
  • 简介:针对"单一评价指标"难以准确揭示城市空气污染特征的问题,基于"空气质量浓度、人口暴露强度、人口加权浓度"3个指标,以长沙市为例,对比分析了各指标在城市PM2.5污染防控区划中的差异与优缺点。结果表明,研究区质量浓度指标区划下的暴露防控区呈梯度面分布,空间平滑效应明显。而顾及人口特征的人口暴露强度和人口加权浓度两个指标能够揭示污染防控区的空间微观差异,但前者受人口空间分布因素的影响过大,风险异常集聚效应"突出"。融入空气质量标准的人口加权浓度相对风险指标能够更准确地揭示长沙市人口PM2.5暴露风险空间变化规律。开展城市PM2.5污染防控多指标空间区划研究,有利于弥补单一指标评价结果的局限性及不确定性。

  • 标签: 环境学 暴露评估 PM2.5 环境风险
  • 简介:泄漏是引发推进剂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可以造成火灾、爆炸、人员中毒和环境污染.本文分析了泄漏的原因和危险性,给出了泄漏量的计算模型,提出了各种处理控制技术,其中特别介绍了硝基氧化物专用处理器.为我国航天靶场液体推进剂的泄漏量计算和污染控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保障.

  • 标签: 液体推进剂 硝基氧化物专用处理器 泄漏 污染控制 航天靶场 事故分析
  • 简介:近年来随着污染的加剧,地下水中检出的污染指标种类不断增加。原有的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未对天然劣质指标进行突出考虑,对指标性质差异性也未考虑,已不适用。在综合分析了地下水污染评价的各种方法后,考虑天然状态下地下水水质差异巨大,天然劣质指标的参评容易使评价结果出现偏差,对天然劣质指标进行单独考虑。另外,判别组分信息,分别对天然组分与人工组分进行评价,最后采用指标分类的污染综合评价方法对地下水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将其运用到淮河流域某地区地下水污染评价中,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某地区地下水中总硬度、铁、锰、氟化物、苯并(a)芘5项指标为劣质指标。研究区感官性状与一般化学指标以Ⅰ级、Ⅱ级为主,Ⅳ级中污染、Ⅴ级重污染水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西部的城区;毒理学指标以3级为主,其次为4、5级。评价结果简单明了,物理意义明确,对比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提出的地下水污染指标分类综合评价方法对劣质指标进行了考虑,有效解决了评价结果偏差、夸大污染程度与范围、不同性质指标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综合体现了地下水污染信息。

  • 标签: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地下水污染 综合评价 指标分类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核能的利用给人类提供了一定便利但是也带来了一些危害。尤其是土壤放射性污染已经成为了社会密切关注的话题。由于土壤被放射性物质污染,这些有害物质可能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的身体,以此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针对以上情况,世界各国的科研工作者都在积极的寻找方法来解决土壤放射性污染问题的产生。本文正是通过对放射性污染土壤进行全面综合性的分析,并且重点介绍生物修复放射性污染土壤的概念和研究进展。

  • 标签: 生物技术修复土壤放射性污染的研究进展
  • 简介:根据Fisher最优分割的理论,研究其应用于土壤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可行性。以福建省闽江河口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为实例,用Fisher法计算不同分类方式下的最小误差函数,确定最优的分割方法,确定优化布点方案。结果表明,原布设的8个监测点用Fisher法优化为3个典型点位,可客观反映闽江河口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综合评价结果。

  • 标签: 环境学 Fisher法 最小误差函数 优化布点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简介:水源热泵由于其良好的节能性,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如果应用不当会造成水体的热污染,影响水体的生态环境。以用于水源热泵的湖南地区滞流水体作为研究对象,以防止热污染作为出发点,利用建立的水温模型研究了湖南地区的滞流水体水温变化规律,计算了湖南地区湖泊水体对水源热泵系统夏季冷凝热的热承载能力与冬季热泵系统从水体取热时水体的供热能力(冷承载能力),并且对冷热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深度不足2m的滞流水体在冬季热承载能力有限,作为冬季热源要谨慎对待;对于湖南地区,夏季水体作为水源热泵的冷源在以5个城市为代表的5个分区中差别不明显,但在冬季使用水体作为水源热泵的热源时,越往南越适合,其中以衡阳为代表的湘东南地区优于其他地区。

  • 标签: 环境学 滞流水体 热污染 热承载
  • 简介:对兰州市蔬菜基地蔬菜体内As质量比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同一区域土豆、西红柿、茄子、辣椒、豆角、白菜和大葱体内As质量比之间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大葱体内As质量比显著高于其他蔬菜体内As质量比,白菜体内As质量比最低;不同区域相同土豆、西红柿、茄子、辣椒、白菜和大葱体内As质量比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砭角体内As质量比之间没有表现出差异,兰州市七里河区蔬菜基地蔬菜体内As质量比显著高于其他各区蔬菜基地蔬菜体内As质量比,永赞县蔬菜基地蔬菜体内As质量比最低。蔬菜体内As质量比与土壤As质量比呈显著正相关性。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蔬菜基地 蔬菜 土壤 重金属
  • 简介:运用卫星遥感(R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X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按国家、省、市、县4级模式,建立突发性危险废物污染事故预警系统。国家级预警系统主要对跨省界及跨国突发性污染事故进行应急处置,对省级应急事故处置进行指导;省级预警系统主要对跨市界突发性污染事故进行应急处置,并指导市级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市级预警系统主要负责跨县界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并指导县级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县级预警系统主要负责本行政区内的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建立4级预警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使各级政府突出重点,集中解决本行政区域内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从管理层面上在全国建立一个能对突发性污染事故实施统一指挥协调、现场快速监测和应急处理,又能对污染隐患进行监控和警告的应急响应系统。以辽宁省辽河为案例,通过3S技术的综合运用.构建省级流域突发性危险废物污染事故预警系统方案,为政府应急决策提供快速服务。

  • 标签: 环境工程 危险废物 污染事故 预警系统 3S技术
  • 简介:或然值评估法(ContingentValuationMethod)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环境物品、公共物品非使用价值或者损害估算的具有代表性的非市场评价方法,而支付意愿(WillingnessToPay)是指在某种虚拟市场下,人们对环境物品、公共物品或者某种服务愿意支付的货币量,其中,支付的最大货币量具有意义.根据支付的最大货币量,可以间接得到环境物品、公共物品或者其损害的经济价值,从而可以获得导致损害的污染的经济估算值.本文采用或然值评估法,通过调查当地居民的支付意愿,估算了天津市郊区乡镇工业企业大气污染导致的人体健康损失.结果显示,在1999年,天津市郊区(县)乡镇工业企业大气污染导致的人体健康损失值在9646万元和55772万元之间,人均为31.2元到180.4元之间(1999年),分析结果还表明,被调查者的年收入、年龄与其支付意愿呈极显著性相关.

  • 标签: 健康损失 环境科学技术 或然值评估法 支付意愿 乡镇工业企业 大气污染
  • 简介:采用响应曲面法系统研究了掺硼金刚石(BorondopedDiamond,BDD)电极电化学氧化双酚A(BisphenolA,BPA)的影响因素及含氯副产物的生成。结果表明,电流密度是影响降解速率常数(k)和氯离子消耗量(Δc(Cl-))的最主要因素。以BPA有效降解的同时生成较少量的含氯副产物为标准,通过响应曲面法计算得到的最优反应条件为:对0.06mmol/LBPA、40mmol/LNaCl(pH=8)的溶液,当电流密度为15mA/cm^2时,k为0.318min^-1,Δc(Cl^-)仅为3.55mmol/L。BDD电极电解不仅生成了高浓度的高氯酸盐,还生成了1,1,2,2-四氯乙烷、2,3,4,6-四氯苯酚和五氯苯酚等仅在BDD体系中被检测到的含氯有机副产物。综上,经BDD电极电化学氧化处理后尽管整个BPA溶液的毒性明显降低,但还需特别关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含氯副产物。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掺硼金刚石膜电极 双酚A 含氯副产物
  • 简介:在佛山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开展生活垃圾掺烧市政污泥工业试验,分析5%、10%、15%的市政污泥掺烧对电厂焚烧后固体废物中重金属和二噁英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掺烧污泥使Cd在飞灰中的分布提高了40%以上,但其他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仍主要受各自沸点的影响。焚烧固废中重金属含量受污泥的引入影响普遍不显著,飞灰中Cu浸出质量浓度上升20%,Ni、Pb、Hg、Cr的浸出质量浓度波动下降;炉渣中重金属浸出质量浓度波动较大。焚烧飞灰中总二噁英含量与污泥掺烧比例成负相关,且与投料中的Cl质量分数成正相关,与S质量分数成负相关。因此,低于15%的污泥掺烧比例不会显著提升焚烧固废中污染物排放浓度。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污泥掺烧 焚烧固废 重金属 二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