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在西安市城市丰下道南二环路建萨路面径流采样站,利用自制流量等比例采样装置,采集2009年4—9月的16场降雨路面径流,采用累积曲线法试验研究路面径流中颗粒物的沉降性能和粒径分布,并就降雨特征对径流中颗粒物粒径分布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沉降可有效去除颗粒物,沉降60min和2h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8.4%和86.3%。要达到45%、60%和80%的沉淀去除率,表面负荷应分别为1.1~93cm/min、0.6~5.9cm/min和0.1~2.7cm/min。沉淀去除率每提高10%,表面负荷相应减少13~3倍。径流中颗粒物粒径分布呈宽幅变化,d10、d50、d90分别为3~23ym、17~56ym和40~65μm,表明径流中颗粒物以粒径3~65μm的细颗粒为主。最大降雨强度与颗粒物粒径相关性较强,其他因子与颗粒物粒径相关性不强,降雨强度是影响径流中颗粒物粒径分布的主要因素。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路面径流 城市主干道 颗粒物 沉降效果 粒径分布
  • 简介:利用物元分析法构建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综合物元模型,对沱江出水口2000-2008年的水环境质量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沱江出水口地表水水质除2002-2004年超过地表水Ⅲ类标准外,其余年均能达到表水Ⅲ类标准。2008年水质变化分析显示,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质均能满足地表水Ⅲ类标准要求,但在平水期个别月份水质仍有超标现象发生。对物元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的评价结果比较显示,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基本吻合,与监测资料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 标签: 水处理 水质评价 物元分析法 水环境质量 沱江
  • 简介:以石家庄市主城区为研究区,采集252个近地表灰尘样品,研究其重金属污染及环境质量状况。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尼梅罗综合指数法对石家庄城市近地表灰尘中重金属污染进行环境质量评价,最后应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模块进行空间插值制图。结果表明,研究区近地表灰尘中重金属质量比均超过当地背景值,质量比变异系数较大的为Zn、Cd、Cr、Ni、Cu、Pb、Hg等,As的变异系数最小。重金属单元素污染评价表明,Zn、Cd为严重污染,Cr、Hg、Pb、Cu为潜在污染,Ni、As为清洁。重金属综合评价表明,石家庄市近地表灰尘重金属综合污染严重,重污染以上比例达到30.56%,其严重污染区与工业区域、交通分布发达程度的分布相吻合,重金属污染可能与城市的燃煤、交通等污染源有关。

  • 标签: 环境学 近地表灰尘 重金属污染 环境质量 评价 石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