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现场、直接督查、直接曝光。"这是今年3月环保部在部署专项检查时提出的明确要求。按照这样的模式,6月25日,环保部没有通知当地政府,而是首次利用无人机对河北省石家庄市进行环境执法。这次大规模航拍共检查企业了254家。经初步判定,发现疑似存在环境问题的企业64家,主要问题有烟尘超标排放、烟粉尘无组织排放严重、脱硫设施及废水处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等。另外,还发现部分隐藏在山区的小作坊。这说明,"不通知地方"执法确实能够了解到真相。执法意义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过去不是这样,执法也要走程序。由于执法被事先通知,执法过程是按部就班地查资料、听汇报、看现场等,最后所检查到的,往往与真实情况相处甚远。

  • 标签: 废水处理设施 脱硫设施 环境问题 无组织排放
  • 简介:文章研究了含油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在某油田13#站井区的试验情况。采用驯化培养的“某油田13#站高效优势菌种”对石油类物质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盐度适应范围广。利用该菌种对油田外排污水进行二级生化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后污水COD低于100mg/L;石油类浓度低于10mg/L;挥发酚浓度低于0.5mg/L。含油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可处理含油高于500mg/L,矿化度高于20000mg/L,进水量高于4.0m3/h的油田污水。研究表明利用微生物工艺处理高盐、高矿化度油田污水技术可行,工艺可靠,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含油污水 生化处理 接触氧化 污泥驯化
  • 简介:针对吗啉生产废水的特点,制定处理工艺路线,通过生化试验和化学氧化试验,研究该工艺对废水cOD和氨氮的处理效果,并确定生化各段停留时间及氧化剂投加量等工艺参数,最终开发出一套处理吗啉生产废水的工艺路线。试验结果表明:生化段试验进水COD平均7725mg/L,平均出水COD为168mg/L,COD平均去除率为97.7%;进水氨氮平均浓度489mg/L,出水氨氮平均浓度为2.3mg/L,氨氮平均去除率为99.5%。最后经化学氧化处理后,出水COD-460mg/L,氨氮〈5mg/L,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 标签: 吗啉生产废水 生化 COD 氨氮
  • 简介:水中有机物性质及微生物活性是影响生化反应的关键因素。在水质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探讨不同接种液带来的微生物差异对生化需氧量(BOD)的影响。测定了空白样、废水驯化接种液、河流污水接种液、土壤浸出液接种液4组样品,实验结果显示3种不同接种液接种同种稀释水,测得BOD_5的差距较大,而同一种接种液所测得的BOD_5差距非常小;测定了空白样、河流污水接种液、土壤浸出液接种液BOD_5,结果表明河流污水的微生物比土壤浸出液的微生物更具有可生化性。

  • 标签: 生化需氧量 微生物 接种液 影响
  • 简介:尾矿高浓度输送在现代大型工业生产中已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特别在冶金矿山行业,由于矿山多在偏远地区,常见的铁路、公路运输方式,在山区修建极为困难,且费用高,因此采用管道高浓度输送具有重要的意义,矿浆的稳定性和均质性,对预测和判断矿浆管道停机再启动的难易和管道磨损的快慢和不均匀程序,是一个定量指标。

  • 标签: 尾矿矿浆 稳定性 均质性 紊流 宾汉塑性体 屈服应力
  • 简介:针对孤岛污水矿化度高,Cl^-含量高,油含量和COD含量严重超标的现象,采取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进行外排采油污水治理的工艺研究。在处理过程中首先对菌种进行了严重的筛选和培养,然后在室内进行了模拟试验,最后在现场进行了中试。目前已根据中试结果,对孤岛污水原有的污水池进行了改造,设置了隔油池、气浮池、接触氧化池和沉淀池四个部分,经过一年的驼行,成功地实现了污水的达标排放。

  • 标签: 孤岛油田 采油污水 生化处理 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污水处理
  • 简介: [摘要]本文以衢州某山区滑坡为例,通过对勘查区边坡地质条件调查,查明滑坡的地质背景、范围、结构、规模、变形特征及形成条件,分析评价滑坡整体稳定性、发展趋势以及危害性等,采用圆弧滑动法进行稳定性计算,得到边坡稳定性状态,为日后边坡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滑坡 变形特征 稳定性分析
  • 简介:摘要: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其应用和发展受到极大的关注。光伏发电并网技术作为连接光伏发电与现代电力系统的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有效的并网技术不仅能提高光伏发电的利用率,还能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电力市场的变化,光伏发电并网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技术挑战和机遇。因此,探索和优化光伏发电并网技术,对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和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光伏并网系统 稳定性 优化
  • 简介:冀东油田采用悬浮与附着生物厌氧-好氧污水生化处理技术对污水进行了处理,使污水中的有机物有效降解,实现了污水达标外排,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污水处理成本由回灌时的3.5元/m^3下降到0.5元/m^3。文章详细介绍了污水生化处理技术的原理、工艺设施及对污水处理的效果,分析了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冀东油田 污水处理 厌氧-好氧生化处理技术 经济效益
  • 简介:由讲解清洁生产和ISO14000的基本概念引入,阐述了其产生的背景与发展历程。介绍国外实施清洁生产与ISO14000标准所取得的成果同时,详述了我国推行的情况与展望,并论述了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标签: 清洁生产 ISO 14000 可持续发展 启动与实施
  • 简介:最新统计显示,近十年来,我国湿地面积减少,功能持续下降,对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国家林业局提出,将湿地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严防死守6亿亩湿地。建国初期三江平原湿地面积是500万公顷,2010年调查的时候只有91万公顷,

  • 标签: 三江平原湿地 湿地面积 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林业局 统计显示 生态安全
  • 简介:来自加拿大的一项新研究甚至已经着手测量一辆生锈的破旧汽车和今天的节能车之间的污染程度的差异。这项研究对多伦多市中心的交通进行监控,科学家最后发现,多达95%的微粒和93%的一氧化碳排放物是源于被监控车辆中四分之一的老旧车辆。

  • 标签: 污染程度 加拿大 改装车 一氧化碳 旧汽车 市中心
  • 简介:为解决吐哈油田温米采油厂水质处理不稳定、系统腐蚀严重等问题,对采油厂含油污水生化处理系统主要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处理后污水回注性能进行评价。分析了生化处理系统处理后生化池空气中H2S含量超标的原因,即有大量SRB和硫化物进入调节池和生化池,曝气装置将H2S带入空气中造成空气中H2S超标。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措施,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监测结果显示:调节池HzS浓度≤10mg/m3,生化池H2S浓度≤2mg/m3,符合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的标准要求。有效提高了含油污水处理水质,消除了安全隐患。

  • 标签: 温米采油厂 含油污水 生化处理 H2S 超标
  • 简介:摘要:火电厂的运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飞灰和尘埃,这些污染物若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在火电厂中,静电除尘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主要职责就是通过高效的除尘机制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我们共同的环境。这种装置利用强电场产生的静电力,使得含尘气体通过电场时,灰尘粒子带上电荷并被吸附至集尘电极上,从而实现了对粉尘的有效捕集和清洁排放。

  • 标签: 静电除尘器 性能提升 稳定性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水轮发电机碳刷刷握温度场分布与热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水轮发电机作为电力工业的重要设备,其性能和寿命直接受碳刷刷握温度场分布与热稳定性的影响。然而,现有研究在该领域尚存在不足,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分析。本文旨在通过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碳刷刷握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热稳定性,以提供水轮发电机性能与可靠性的提升方案。

  • 标签: 水轮发电机 碳刷 刷握温度场 热稳定性
  • 简介:摘要:电力系统安全与稳定性评估是国家电网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和实践内容。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稳定供电成为一项关键任务。本文对国家电网中电力系统安全与稳定性评估的研究与实践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电力系统安全与稳定性评估的背景和意义,包括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可靠性要求和潜在风险。接着,论述了电力系统安全与稳定性评估的方法和指标,包括电力系统模型建立、稳态分析、暂态分析和动态响应等方面。然后,重点介绍了国家电网在电力系统安全与稳定性评估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包括安全评估的指标体系、风险评估方法和实时监测系统的应用等。最后,总结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以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标签: 电力系统 安全与稳定性评估 国家电网 指标体系 风险评估 实时监测
  • 简介:十六大以来,我国环境科技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环境标准体系日益完善,环境技术和环保产业不断发展,环境健康工作格局初步形成,环境监测工作取得新进展,科技兴环保战略得以确立,以环保科技为平台的最广泛环保“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标签: 科技工作 环境科技 十六大 科技创新能力 环境标准体系 环境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