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在分析我国和俄罗斯的液氧/煤油富补燃发动机研制过程的基础上,论述了该类发动机的研制特点和研制需解决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它的最新应用和美国引进俄罗斯该类发动机技术的情况.

  • 标签: 液氧/煤油 富氧循环 补燃发动机
  • 简介:击压力数据采集系统是为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设计的。阐述了系统设计指标、功能、原理、应用软件开发及系统集成后的调试方法。该系统具有数据采集、信号转换、瞬态参数信号调节、高速采集、数据实时显示及数据分析处理功能。实现了多路参数高速、数据实时显示及数据分析处理,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便,能快速响应控制信号,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

  • 标签: 高速采集 信号调节 软件设计
  • 简介:“海里”肼推进系统是落压式单组元系统,它用于轨道上升和保持。该系统由1个半膜贮箱、1个电爆阀、4个倾斜的4.4N推力室、2个压力传感器、2个充气阀和1个加注泄出阀组成。最初的系统方案分析表明,在系统启动时存在着推进剂绝热爆炸的潜在失效模式。为了进一步了解系统启动时水击引起的压力骤升程度,进行了一次试验。本文详细介绍了试验系统、步骤和结果。最后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针对“海星”推进系统的具体结论和针对小卫星推进系统的一般结论。

  • 标签: 推进系统 试验
  • 简介:介绍了富环境下固体火箭发动机对绝热层性能的要求,以及在该特殊条件下对绝热层所开展的研究工作.试车结果表明,PFDH-2绝热层可以对富环境下工作的发动机燃烧室实施有效热防护.

  • 标签: 富氧环境 燃烧室 绝热层 固体火箭发动机
  • 简介:为实现运载火箭无毒、无污染、低成本和高可靠的目标,研制了新一代运载火箭辅助动力系统气/煤油无毒姿控发动机。经过多年攻关,气/煤油系列发动机技术研究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可靠的稳态及脉冲工作性能,达到了工程应用要求。首先介绍了气/煤油系列60N,150N和300N3种推力发动机的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关键技术的研究情况,包括点火技术、轻小型电点火器技术、燃烧技术、冷却技术以及高温抗氧化涂层技术等,最后给出了发动机热试车情况,并对3种推力发动机的主要性能进行了总结。气/煤油发动机为国内首个达到工程应用要求的无毒姿控发动机。

  • 标签: 气氧/煤油发动机 姿控 点火
  • 简介:使用NUMECA软件对某型超音速两级冲击式涡轮进行了全三维定常湍流流场计算,分析了计算结果。以此为基础,通过修改叶型得到性能较高的涡轮叶型设计,并对比了优化前后涡轮内部流场。以三维计算结果为基础,分析涡轮内部流动损失,在保证涡轮原有机械结构不做大的改变、输入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涡轮叶型进行优化研究。以叶型参数为变量,以总静效率(在总总效率的基础上考虑余速损失而得)为目标函数,通过反复修改各个叶型参数,然后对每次修改过的叶片进行三维计算,通过比较涡轮总静效率大小判断叶型优劣。通过优化,获得了效率更高、做功能力更强的涡轮叶型。研究成果对工程研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总结的涡轮气动设计及优化方法,对涡轮的设计具有借鉴作用。

  • 标签: 冲击式涡轮 超音速叶型 气动优化
  • 简介:为了研究富发生器液氧供应系统的动态特性,详细考虑液氧头腔中的流动过程和喷嘴动力学环节,建立了系统的传递矩阵模型。计算了系统在发生器室压扰动下的频率响应特性,并分析液氧头腔体积、喷嘴压降、喷嘴惯性和发动机工况对液氧供应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液氧头腔的容积较大,液氧喷注导纳主要取决于头腔和喷嘴的动态特性,出口流量幅值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都较高。增大头腔体积,则增大出口流量的幅值,降低头腔中压力响应幅值。适当提高喷注压降或喷注单元的惯性,都能降低液氧喷注导纳的幅值。在低工况下出口流量幅值在300~800Hz之间增大,不利于该频率范围的耦合稳定性。

  • 标签: 富氧燃气发生器 液氧供应系统 频率特性 稳定性
  • 简介:供应系统是水蒸汽发生器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应系统的状态对水蒸汽发生器装置工作可靠性有很大影响。从发生器系统故障案例入手,重点分析了水蒸汽发生器氧气系统冷态调试与热试车的数据,定位了由于系统状态异常导致水蒸汽发生器发生故障的原因,提出了保障发生器系统健康状态的监测方法与保障措施。分析表明,为确保系统健康状态,应重点关注调试时氧气压力变化独立性以及热试车压力曲线与历次试车状态的一致性。

  • 标签: 水蒸汽发生器 氧系统 故障分析 健康监测
  • 简介:针对换热器设计中如何合理兼顾传热效率和压力损失的难题,以矩形流通截面的燃气-列管式换热器为对象.从理论上分析了设计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换热面积与燃气流通面积、横向管间距、换热管直径之间的匹配关系.建立了基于压力损失和传热计算的耦合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某大型燃气冷却器的设计,也可供其它换热器设计时参考。

  • 标签: 换热器 传热 压力损失 耦合设计
  • 简介:介绍了发动机试验击压力测量的重要性,击压力传感器进行现场校准方法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击压力产生机理、击压力传感器测量原理,以及对国内外动态校准系统比较分析,设计了击压力传感器现场校准系统,提出水击压力传感器现场校准装置设计指标、工作方式,校准装置设计难点,同时介绍了现场校准系统的关键技术。并重点论述了击压力传感器现场校准方法,对击压力传感器现场试验数据和发动机试验数据进行了比对,分析了击压力现场校准装置的设计可行性。最后利用校准装置进行了击压力传感器现场校准试验,对现场校准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到击压力传感器灵敏度系数、系统校准曲线和上升时间等。还针对试验中击压力测量干扰信号提出了抗干扰措施。

  • 标签: 水击压力 现场校准 抗干扰
  • 简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数值模拟了某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燃气发生器腔内部流动,详细分析了腔内部的三维流动特性。从压力分布等方面分析了造成喷嘴流量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并据此对发生器结构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喷嘴流量分配均匀性得到了明显改善。

  • 标签: 燃气发生器 氧腔 流动特性 流量分配
  • 简介:为实现击压力传感器现场动态校准,模拟液体击压力产生的状态,研制了一套用于击压力传感器现场校准的快关阀,并对阀关键部件脆性片材料进行重点选择和验证试验。测试结果证明:快关阀关闭时间满足设计要求,实用效果良好,可用于瞬态击压力现场动态校准。

  • 标签: 快关阀 水击压力 现场动态校准 脆性片
  • 简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中频率(流量、转速)数据曲线不规整,存在着“毛刺”。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采用仿真方法优化频率信号采集模式,并用实际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仿真方法优化频率信号采集模式能有效地减少频率曲线中的“毛刺”。

  • 标签: 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 数据处理 系统仿真
  • 简介:针对某型运载火箭液氧贮箱自生增压用不锈钢管道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与试验研究。通过机理分析,认为管道系统中存在的多余物是影响系统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设计了一套掺杂高温氧气流安全性试验系统,为确保试验系统安全,采用水浴换热器对氧气加热,并在高温氧气流进入试验件前掺入杂质颗粒。自身增压管道试验件入口温度范围为380~410K,入口压力为1MPa。多余物颗粒为增压管道中常有的5种金属材料,粒径范围10~500μm。搭建了试验系统,并开展了两轮时长为400s的高温氧气流掺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锈钢管道可以适应运载火箭自生增压系统工况,受控状态下掺入少许金属颗粒的高温氧气流不会造成管道烧蚀或燃爆事故。试验表明,采用水浴加热方式可以安全地获得高温氧气流,可为类似系统借鉴。

  • 标签: 运载火箭 氧气自生增压 不锈钢管道 试验系统
  • 简介:为了改善天然橡胶的热老化性能,试验了防老剂D提纯品和工业品对天然橡胶(NR)热老化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其热氧化诱导期、热失重、热老化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含杂少纯度高的防老剂D使天然橡胶的抗热老化得到改善.

  • 标签: 防老剂D 天然橡胶(NR) 热氧老化
  • 简介:为提高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击压力测量的自动化程序,在充分研究参数特点和原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微机和高速采集器件组成数字化测量系统,并开发应用程序实现数据采集、处理、传感器校验以及检查等功能。大量系统试验和试车实测表明,系统击压力测量不确定度为3%,时间测量精度达到0.02%,其性能满足试车的一般要求,能够承担水击压力和试车程序的测量任务。

  • 标签: 发动机试车 水击压力 数字化测量 应用程序
  • 简介:本文对卫星姿态控制和反作用控制用单组元推进剂供应系统的落压特性和击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用理论模型模拟了落压过程,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非常吻合。试验测得的过滤器和隔离阀的摩擦系数是与压力有关的,这些组件的压降与其入口压力的相关关系必须予以考虑,以便获得准确的模拟解。在推进剂供应系统落压式工作的初始阶段,系统中压力下降的速度很快。隔离阀对击压力波有显著影响,它提高了击压力波的峰值和频率。

  • 标签: 姿态控制 反作用控制系统 单组元推进系统 落压 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