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一新型组合机翼/旋翼系统—卸载升力偏移旋翼(ULOR)的原理。这种组合旋翼系统能够增大直升机最大飞行速度,提高前飞效率,使直升机具有更大的机动性,同时可以克服升力偏移旋翼的主要障碍,即减小振动。ULOR系统将机翼与升力偏移旋翼结合在一起,有效消除了后行桨叶的失速,并使旋翼效率提高了一倍。这种系统可以显著提高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以及纵列式旋翼直升机的最大速度和航程。最后,提出了一ULOR与辅助推进系统组合的新构型设想。

  • 标签: 直升机 升力系统 旋翼 机翼
  • 简介:先进复合材料受力件的制品,如何检测内部是否有分层脱胶,曾遇到很大的困难。本文阐述如何结合实际解决这一难题,从而免受重大损失。

  • 标签: 复合材料 检测
  • 简介:在浆叶的载荷测量和疲劳试验之前,都要对浆叶进行载荷标定,确定浆叶的挥舞面或摆振面是载荷标定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的就是一快速确定浆叶挥舞面和摆振面的方法。

  • 标签: 载荷标定 挥舞面 摆振面 最佳角度 效率 直升机浆叶
  • 简介:建立了两通用直升机几何外形模型,采用物理光学法和等效电磁流法进行雷达散射特性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两通用直升机雷达散射水平较高,头向/尾向及侧向RCS分别达到数十和数百平方米;大曲率半径曲面机身比倾斜平面式机身散射强;可收放式起落架可以改善雷达隐身性能。本文结果对开展通用直升机雷达隐身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通用直升机 雷达散射特性 RCS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副研制型旋翼模型在CARDC8m×6m低速风沿的试验概况,给出了两桨尖形状旋翼模型试验的悬停效率、前飞需用功率、变距拉杆载荷、桨叶载荷及振动特性的对比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桨尖形状对旋翼一些特性的贡献。

  • 标签: 桨尖形状 风洞试验 旋翼模型
  • 简介:针对小型无人直升机低空、低速作业环境给飞行控制的精度和操控性带来的技术问题,研究了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飞行控制律。首先介绍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的基本形式,改进了对输入敏感的MIT自适应律。随后提出了一该改进的MIT自适应律的设计方法,以及理想模型选取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和方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能够使飞机很好地跟踪上理想模型,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型无人直升机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飞行控制 MIT自适应律
  • 简介:本文提出的探测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熄火的方法,是以发动机转速下降率作为判别主燃烧室熄火的指示参数。在FADEC控制系统中,该方法只需在控制软件中增加一小段计算程序,无须添加额外的硬件设备。论文设计了原理试验样机,并在发动机试车台上进行了试验验证。

  • 标签: 发动机 熄火 探测
  • 简介:本文介绍一新型复合材料旋翼桨尖结构形式,从结构设计、工艺制造及力学性能方面阐述了它的优势;同时介绍了这种结构形式的使用情况和应用前景.

  • 标签: 直升机 复合材料 旋翼 结构
  • 简介:针对直升机的旋翼一机身气动干扰现象,建立了一新的流场分析模型。对旋翼尾流采用自由尾迹方法进行模拟,分析探讨了在气动干扰现象的模拟当中全展自由尾迹模型的优越性。针对离散计算中尾迹涡线节点可能“进入”机身内部的非物理现象,提出了一新的“物质线”修正法对节点位置进行修正。利用所建立的模型计算了孤立机身和旋翼一机身干扰情况下的机身表面压力分布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同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

  • 标签: 旋翼 机身 气动干扰 自由尾迹 面元法 “物质线”修正
  • 简介:本文扼要地介绍了方舱技术,并结合国内外对方舱的研究,简述了直升机野外机动维修检测方舱的研制情况,希望能够对今后直升机使用的各类型方舱的设计和研制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 标签: 方舱 故障总数 维修检测 航空维修 厢式车 维修性
  • 简介:论述直升机粘弹性阻尼器疲劳定寿的一新方法。该方法通过损伤等效的原理将初始载荷级数较多的载荷谱等效成较为简洁的等效载荷谱,优化试验加载,同时缩短试验周期,大大提高了效率。

  • 标签: 直升机 粘弹性阻尼器 疲劳定寿
  • 简介:本文提出折合厚度概念,把冷板简化成一个带内热源、导热系统各异的三维稳态导热模型实体,根据能量平衡方程,建立一组适于工程应用的三维非均匀热流冷板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求解,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本文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 标签: 冷板 电子设备 传热分析 冷却系统 数学模型
  • 简介:为了保障微小型无人直升机动力学建模与控制试验的安全,避免在试验或测试中造成人员伤害和直升机及其机载设备的损毁,设计了一被动式微小型无人直升机6自由度支撑平台。该平台由具有被动重力平衡能力的平行四边形机构组成,无人直升机与平台之间采用球铰连接,从而使得直升机能够在所允许的范围内作任意方向的飞行、姿态机动或悬停在任意位置而不受支撑平台重力的影响。为了评价机构的重力平衡效果,在ADAMS环境下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 标签: 无人直升机 UAV MUAV 重力平衡 平行四边形机构
  • 简介:本刊以学术性、实践性、规范化、国际化为特色,为提高本刊编排质量,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根据GB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特向广大作者介绍有关撰写学术论文的规范及要求,供您在写作时参考执行。1论文的一般格式(1)题目(篇名);(2)著者;(3)摘要;(4)关键词;(5)章、节编号;(6)引言;(7)正文;(8)结论;(9)致谢;(10)参考文献。1.1题目(篇名)题目简洁、准确,能恰如其分地概括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中文一般不超过20个字。避免使用希腊字母和上下标。1.2著者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每个名字之间用逗号(,)分开。1.3单位单位的著录一般应到系一级或者室一级,单位应著录全称(不用代号)、所在省市名和邮政编码。例:(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4)。1.4摘要摘要应反映论文的核心内容,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主要信息。摘要包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内容,便于读者阅读全文,也便于有关系统检索。1.5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检索工作采用,应从报告、论文中选取,是用来表示全文的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每篇报告、...

  • 标签: 技术投稿 投稿须知 直升机技术
  • 简介:本刊以学术性、实践性、规范化、国际化为特色,为提高本刊编排质量,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根据GB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特向广大作者介绍有关撰写学术论文的规范及要求,供您在写作时参考执行。

  • 标签: 技术投稿 投稿须知 直升机技术
  • 简介:《直升机技术》是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与中国航空学会直升机专业分会合办的技术类学术期刊,季刊,公开发行。本刊主要刊登国内直升机研究、设计、试验、制造和使用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旨在进行学术交流、技术积累,促进直升机科研、生产和使用的发展。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直升机科研、设计、生产、使用和教学的科研技术人员、使用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欢迎直升机界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科技人员和直升机爱好者投稿。

  • 标签: 直升机技术 征稿简则 中国航空学会 学术期刊 学术论文 学术交流
  • 简介:本刊以学术性、实践性,规范化、国际化为特色,为提高本刊编排质量,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根据GB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特向广大作者介绍有关撰写学术论文的规范及要求,供您在写作时参考执行。1论文的一般格式(1)题名(篇名);(2)著者及单位;(3)摘要;(4)关键词;(5)中图分类号;(6)引言;(7)正文;(8)结论(和建议);

  • 标签: 学术论文 科学技术报告 编写格式 编排质量 直升机技术 一般格式
  • 简介:直升机利用旋翼升力,从离开地面起并增速上升至一定高度的运动过程,叫做起飞。直升机具有多种起飞方式,可以垂直起飞,也可以像固定翼飞机那样滑跑起飞。

  • 标签: 起飞 直升机 固定翼 旋翼 飞机 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