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2 个结果
  • 简介:“铅酸蓄电池增效”简介内燃机车上采用蓄电池是铅酸电池。这种电池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蓄电池功效,延长使用寿命,从电解液入手,在电解液中加入适量增效,可得到事半功倍成效.增效又名高效增能电晶,白色粉状,是一种...

  • 标签: 内燃机车 蓄电池 铅酸电池 增效剂 电解液 基本原理
  • 简介:在各种电加热除雪、融雪除雪不能满足铁路道岔除雪要求情况下,我们总结以往经验,对采用气压喷射道岔除雪技术进行了重点研究。本文从除雪喷嘴和道岔内输气管路设计及安装,电磁脉冲控制阀选用以及现地控制机设计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气压喷射道岔除雪系统采用一些关键技术

  • 标签: 铁路 道岔 除雪 气压喷射
  • 简介:本文针对应用于减速顶零件上新工艺QPQ盐浴复合处理技术工艺特点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这项技术在减速顶油缸和活塞杆上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 标签: QPQ盐浴复合处理 减速顶 油缸 活塞杆
  • 简介:20年来,我国减速顶调速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无论在调速设备方面,还是在调速系统上,其技术都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本文详细进行了国内外比较,并提出了今后展望和建议。

  • 标签: 铁路 驼峰 调车场 减速顶 调速技术 发展
  • 简介:众所周知,只有顺应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力变革技术规章管理,才能够真正满足我国铁路发展实际需要。鉴于此,本文主要结合分析和论述了管理界面不清、专业管理较差等现阶段我国铁路技术规章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强化和改进铁路技术规章管理有效措施,比如强化技术规章管理培训、提升规章管理人员综合素养、梳理整治规章问题等,以期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作用,为广大铁路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提供有价值参考及借鉴。

  • 标签: 加强 铁路技术 规章管理 实践探讨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TDJ调速控制技术发展历史,着重用对比方式阐述了微机可控顶自动调速控制系统各组成部分不同历史时期技术特点及发展概况。使广大用户更加深入细致了解当前TDJ调速控制技术新特点及发展趋势,为用户进行系统升级和更新换代提供广泛技术支持和参考。

  • 标签: 调速控制技术 历史 发展 更新换代
  • 简介:哈尔滨市特多佳调速系统开发中心二十年来技术创新取得多项成果,并将它们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为铁路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国际市场开发中成绩显著,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成为哈尔滨市先进高科技和出口创汇单位。

  • 标签: 高科技企业 编组站 技术创新 出口创汇
  • 简介:液压减速顶油气比、临界速度误差、制动功和阻力功改变,以及与钢轨连接零件强度等问题,直接影响减速顶性能和工作稳定性,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注意

  • 标签: 铁路 编组站 调车作业 减速顶
  • 简介:1993年是“八五”计划第三年,也是铁路大发展一年,随着铁路运输事业蓬勃发展,减速顶调速技术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到1993年末,我国将有40多万台各种减速顶在各类编组线上运用,年生产能力已达到5万台,产品设计、检测、加工工艺等手段已经现代化,其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标志我国九十年代水平主要产品已经成熟,如:上海调速中心研制T·DW902型外侧减速顶,是一种单向顶,年产近万台,是全路广泛应用新产品之一;哈尔滨减速顶研究中心研制平板阀内(外)侧减速顶是性能最佳产品,目前已有五个编组站在应用,作为一种新产品正在推广应用;哈中心推出新型停车装置—TDJ停车顶正受到用

  • 标签: 减速顶调速技术 发展 中国 铁路 编组线 减速顶
  • 简介:波兰铁路十分重视编组站合理布局,原有编组站102个,通过合并改造,现已减少到89个。编组站间平均距离为270km。其中主要编组站26个,地区性编组站47个,国境编组站16个。根据发展纲要规定,今后编组站总数将由89个减到63个,站间平均距离将延长到380km,其中主要编组站将为17个,地区编组站减为30个,国境编组站数保持不变。

  • 标签: 波兰铁路 苏联铁路 编组站 技术改造 驼峰设计 自动化控制
  • 简介:TDJ中心开发减速顶调速技术40年来,不仅研制出多种减速顶产品和调速制式,而且大力开发国际市场,将中国减速顶调速技术出口到国外,不但创造了可观经济效益,而且为减速顶适应我国重载运输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 标签: 调速技术 减速顶 国际开发 重载 高负荷
  • 简介:本文重点阐述沈阳铁路局站场调速系统研究设计中心,30年来,对减速顶调速系统技术领域及相关技术、设备研究与开发,以及优化售后服务,使减速顶调速系统功能有了可靠质量保障.

  • 标签: 减速顶 站场 调速系统 沈阳铁路局 质量保障 售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