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8 个结果
  • 简介:基于CFD计算软件,以N—S方程为控制方程,采用Sparlan—Allmaras湍流模型和结构化网格,对蜗壳、固定导叶、活动导叶、转轮及尾水管等过流部件进行了全过流部件的维数值模拟。利用NUMECA自带后处理模块.通过流场分析原转轮流道内速度矢量分布和静态压力分布。解释了设计中不足及由此产生的过流能力差和效率低等问题。据此在不改变其他过流部件的前提下.提出了对转轮进行了改造的措施,经证明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水轮机 内部流动 结构化网格 三维数值模拟 NUMECA
  • 简介:水电机组振动水平是表征机组运行稳定性的主要指标之一.本文以流式机组负荷机架振动为例,通过研究相似机组负荷机架在动静荷载作用下的振动特性,提出了一个表征动静荷载关系比的无量纲参数.根据相似水力条件引起的机组振动所导致的相对功率损耗一致的假定,运用最小二乘原理,建立了机组单位转速与该振动参数的回归模型,进而以不同的置信水平划分了不同的振动区域,对振动水平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建议措施.成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评价负荷机架振动水平是有效且可行的.

  • 标签: 混流式机组 负荷机架振动 振动建模 最小二乘原理 振动评价
  • 简介:通过对张家口市近年排污口调查数据及排污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对污水资源化的必要性、法律保障、技术保障等方面的分析,对张家口市城市污水的资源化进行探讨研究,为充分利用城市污水,实现污水资源化提供建议。

  • 标签: 废污水资源化 排污口合并 排污成本 保障
  • 简介:采用内循环生物流化床系统,进行N、P废水的试验研究,通过控制曝气时间和溶解氧浓度。能同时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对于N、P废水,COD在352-1048mg/L。TN在46.9-76.4mg/L,TP在5.8-14.4mg/L时,COD、TN、TP去除率分别为92%、80%、93%,处理后的水可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 标签: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 N P废水 脱氮除磷
  • 简介:流式水轮机是水电站中应用最广泛的机型,其内部通流部件的水力设计影响整座电站的发电效益和稳定运行。本文介绍了近30年来中国水科院水力机电研究所流式水轮机水力设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在国内率先开展流式水轮机内部流态观测试验研究,建立了水轮机水力稳定性表征形式;创新提出了叶片环量分布模型、叶片翼型计算方法和叶片积叠成型技术;实现了流式水轮机“量体裁衣”式定制;提出的“丰枯水期双转轮配置”技术攻克了径流式水电站丰枯水期流量差别大、水轮机难以兼顾运行的技术难题;系统总结归纳了水电站技术改造的解决方案和流程。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国内外200余座新建和改造电站,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极大地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

  • 标签: 混流式水轮机 水力模型 优化设计 技术改造
  • 简介:运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南水北调东线睢宁二站导叶式流泵进、出水流道进行了优化水力设计研究;运用流道模型试验的方法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并对泵装置性能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的进、出水流道水力性能优异,水力损失小,流道效率达到了95.5%,预计泵装置效率可达到82%。流道模型试验的结果与数值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

  • 标签: 睢宁二站 导叶式混流泵 泵装置 优化设计
  • 简介:流式水轮机尾水管内螺旋形涡带引起的压力脉动是造成流式水轮机组振动的主要根源之一,严重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本文基于CFD技术对一大型流式水轮机尾水管压力脉动进行了数字化预测,文中首先对该水轮机在典型偏工况下尾水管的内流进行了长时间非定常计算,然后详细讨论该工况下尾水管内死水域与涡带的运动规律,并预测了尾水管的不规则压力脉动,最后对压力脉动预测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波形、频率、相位与实际基本一致,证明文中压力脉动的预测方法是可行的.

  • 标签: 尾水管 非定常流动 压力脉动预测
  • 简介:铰拱桥是我省试建成功的一种新型渠道桥梁。由于它的外型美观,节省工料,施工进度快等特点,受到普遍欢迎。从1966年到现在,已在全省新建灌区建成近千座。其型式有单跨和连续跨两种。目前运用的最大单跨8m,连续跨3m×6m,最大设计荷载汽—15。铰拱桥跨越渠道,可以不改变梯形渠道的断面形状,这就大大降低一般矩形桥孔所需的桥

  • 标签: 三铰拱桥 辽宁 渠道桥梁 断面形状
  • 简介:2005年9月16日,随着峡二期工程左岸电站建设最后1台70万kW机组正式投运,标志着左岸电站建设将提前1年实现全部14台机组的并网发电。与此同时,期工程右岸电站建设目标也已确定,峡右岸大坝2006年汛期前形成挡水,汛期后水位将由目前的135m抬升到156m。右岸电站将安装12台70万kW机组,其中8台以国内制造企业自主完成。全部机组于2007、2008年内完成安装,比原计划提前1年实现并网发电。

  • 标签: 三峡三期工程 电站建设 三峡二期工程 并网发电 制造企业 机组
  • 简介:1.维设计今天由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进步.设计人员摆脱二维图形的限制.进入维设计阶段。维设计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人们面对的不再是抽象的二维空间.而是维实体.二维图纸只不过是维设计的副产物.设计人员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设计上.而不是画图上,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想象力.使设计更加合理。

  • 标签: 三维设计 协同设计 设计人员 虚拟现实技术 设计阶段 二维图形
  • 简介:近日,公司云南分局郑州北环项目部收到总包部文件,文件对公司完成北环高架桥通车这一重大节点目标予以了表彰奖励。

  • 标签: 三环 表彰 总包 郑州 分局 云南
  • 简介:在极坐标条件下,考虑流体等密度面的斜压性,建立了具有4阶精度的重双向嵌套海洋环流维原始方程数值模型,模型垂直方向采用z坐标不均匀分层,具有完全非线性和计算效率高的特性。嵌套系统由大模型(19km)、中模型(6km)和小模型(2km)嵌套而成,上一级模型为下一级模型提供动力和边界条件,且下一级模型将自己的动力要素反馈给上一级模型,各模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换资料。在具体实施时,每一个模型占用一个CPU,实行同步计算,模型间每天交换信息一次。模型用体积输送流函数、不同水深处实测海温过程等资料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应用模型计算了西加勒比海及海岸带浅水区的水流分布特征、温度和盐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加勒比西海岸带的海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过程。

  • 标签: 海岸带 嵌套 海洋环流 数值模型
  • 简介:利用维平台GeoStation,结合新盖房枢纽引河闸工程,对建模流程及工程应用进行简述。提出了在地质维建模过程中用点、线建模的问题,得出了在小型水利枢纽工程中,用点建模可以较为精确和快速地完成建模工作的结论。

  • 标签: 三维地质建模 点建模 GeoStation
  • 简介:峡工程导流设计关系到枢纽布置和施工总进度,经过近40年的比较论证,最终采用明渠通航、期导流方案,即一期束窄原河床导流,二期明渠导流兼通航,期底孔导流,期碾压混凝土围堰挡水发电。导流明渠宽350m;长3400m.配合临时船闸满足施工

  • 标签: 明渠导流 三峡工程 枢纽布置 碾压混凝土围堰 施工总进度 导流明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