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科学管理医院临床试验药品,是每一家医院共同的需求和努力方向,尤其是对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药品的管理,因为该类药物药品具有高毒性,且价格昂贵,临床应用频率也非常高。本文首先对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药品的科学化管理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阐述,然后从管理制度、实施平台、操作流程三个方面对如何实现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药品的科学化管理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临床试验药品 科学化管理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通过CRISPR/Cas9技术敲除PD-1基因,成功构建了具有更高增殖、细胞因子分泌和细胞毒性能力的EGFR-CAR-PD-1-KO T细胞,相比于EGFR-CAR T细胞。在体内实验证明,EGFR-CAR-PD-1-KO T细胞能更有效地抑制肺癌细胞生长和转移,延长小鼠生存期。这为通过CRISPR/Cas9技术增强CAR-T细胞对肺癌的抗肿瘤活性提供了新的策略。

  • 标签: 肺癌 EGFR-CAR-T细胞 PD-1 CRISPR/Cas9 抗肿瘤活性
  • 简介:摘要:肿瘤是世界医学难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其患病率日趋上升,目前现代医学有各种治疗肿瘤的手段,但中药有其独特的优势亦有不错的疗效,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证论治运用中药治疗癌症,从整体入手,通过内服中药调理患者的体质,环境,情志等方面,往往取得良好的疗效,对于很多西医放弃的病人也往往能够通过中药的调理延长寿命,并且很多能够生活自理调高了患者生活的幸福指数。本文通过对肿瘤有治疗作用的中药进行综述以期为挑战世界医学难题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肿瘤 中药治疗
  • 简介:摘要:septin基因家族是一类具有GTPase活性的基因家族,在胞质分裂、细胞极性和扩散屏障建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Septin的基因改变与一些疾病、特别是肿瘤的发生有关,包括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白血病、乳腺癌、卵巢癌等。

  • 标签: septin 基因 肿瘤 癌症
  • 简介:【 摘要】脑肿瘤又称颅内肿瘤,指发生于颅腔内神经系统肿瘤,手术为其经典治疗措施,为保证治疗安全性,医者常于患者就诊时辅之护理干预,以完善医疗工作。 目的 探析围术期优质护理对脑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 2 月于中心医院 就诊的 70 例脑肿瘤病患,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 35 例。研究组行围术期优质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脑肿瘤患者行围术期优质护理可改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围术期 优质护理 焦虑抑郁 并发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技术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本文旨在回顾和分析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强调了这一技术的关键优势以及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在应用。首先,我们介绍了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制备方法,随后重点讨论了其在药物输送、药物释放和靶向性方面的应用。然后,我们详细探讨了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包括药物的选择、治疗效果的提高以及减轻副作用的潜力。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些未来研究方向,展望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

  • 标签: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肿瘤治疗,药物输送,药物释放,靶向性,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前癌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转移和扩散严重影响预后并降低患者生存期,是主要致死原因。癌细胞转移涉及多个步骤,受多种因素影响,研究证明转移是癌细胞与次级器官相互作用的结果,淋巴结、肝脏、肺等为最易发生转移的器官。本文重点阐述肝窦内皮细胞,库普弗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在癌细胞向肝脏转移中 发挥的作用,期望对恶性肿瘤治疗提供积极意义。

  • 标签: 转移 肝窦内皮细胞 库普弗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 简介:摘要:本研究针对肿瘤早期诊断需求,基于高通量DNA甲基化PCR技术开展了肿瘤分子诊断研究。我们通过检测肿瘤组织中的DNA甲基化位点,识别出与肿瘤相关的甲基化异常模式。我们采用了一种高度敏感和特异性的PCR方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实现了对大规模DNA甲基化位点的快速检测和分析。在临床前研究中,我们对一系列肿瘤样本进行了DNA甲基化PCR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肿瘤早期诊断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这项研究为发展更准确和高效的肿瘤早期诊断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标签: 肿瘤早期诊断 甲基化PCR 高通量 甲基化异常 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肿瘤癌痛患者应用疼痛护理与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近一年(2021年2月-2021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84例晚期肿瘤癌痛患者为观察对象,数据参考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其中,对照组护理方法为疼痛护理;观察组护理方法为疼痛护理与心理护理,比较护理结束后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生活质量(生理状态、社会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对比差异相当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晚期肿瘤癌痛患者接受心理护理与疼痛护理可降低疼痛度,且生活质量更好,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疼痛护理 心理护理 晚期肿瘤癌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肿瘤PICC置管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100例肿瘤PICC置管出院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延续性护理)各50例,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肿瘤 PICC 出院患者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在PICC带管出院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 80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被纳入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PICC相关知识得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PICC相关知识各项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借助微信平台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实施延伸护理更方便、实惠、快捷,可有效提高患者PICC相关知识的掌握,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微信平台 延续护理 PICC置管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肿瘤是目前临床领域常见病症之一,同时也是致死率最高的病症,损害患者身体健康,影响病患日常生活,而抗肿瘤药物研发也一直受到研发人员高度关注。基于此,文章对消化道肿瘤药物的研发进行探究,本文分析了最近几年抗瘤药物研发态势以及进度,对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生物标志物等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做出详细说明,归纳总结研究现状,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 标签: 消化道 肿瘤药物 研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加速康复外科 (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 ERAS)是指为使患者快速康复,在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 ERAS的内容包括护理在内的围手术期多学科的相关治疗,由于减轻了患者的手术创伤应激及手术并发症,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因此得到了广泛认可。目的探讨 ERAS理念在颅内肿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心医院 2017年 4月— 2018年 4月收住的 50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 ERAS理念进行颅内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将 2016年 3月— 2017年 3月收住的 45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ERAS理念应用于颅内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经济而又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颅内肿瘤围手术期 满意度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设计并评价基于生物医学工程的肿瘤放射治疗教学课程。通过结合生物医学工程理论和肿瘤放射治疗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备临床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本研究将深入探讨课程设计的关键要素,并通过教学效果评估来验证课程设计的有效性。

  • 标签: 生物医学工程 肿瘤放射治疗 教学课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胸腹部位肿瘤放疗是治疗肿瘤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体位固定的效果对于放疗质量和患者舒适度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位肿瘤放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在引言部分对胸腹部位肿瘤放疗的背景和意义进行简要介绍。其次,对胸腹部位肿瘤放疗中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的原理进行详细阐述。然后,分析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位肿瘤放疗中的效果评估。接着,探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位肿瘤放疗中的应用现状。最后,提出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位肿瘤放疗中的发展方向。

  • 标签: 胸腹部位肿瘤 放疗 体位固定技术 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灌注成像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择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62例肝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6例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实验Ⅰ组,26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实验Ⅱ组。使用CT灌注成像影像检查并记录成像特征,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诊断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度。结果:和实验Ⅱ组相比,实验Ⅰ组血流量、肝脏灌注指数和血容量更低,前两项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一项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灌注成像诊断肝脏肿瘤良恶性病变准确率达到90.32%,诊断正确率较高。结论:CT灌注成像可用于鉴别肝脏肿瘤良恶性病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参考价值信息,提倡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CT灌注成像 肝脏肿瘤 诊断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