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最近,南阳市电业局新投入的枣林变枣棉出线电缆(YJV22、-8.7/10、3×300mm~2、412m长),带负荷(400-530A)运行一个月,就发生击穿损坏,三相短路跳闸,100kV录波图显示跳闸时间为0.7S,开始时B相电流较大,A、C电流较小,最后6个周波三个电流一致,110kV侧电流达1370A,即电缆短路电流为13.7kA,故障开始

  • 标签: 交联电缆 故障分析 反事故 电力电缆
  • 简介:本文测量了在30~90℃,1~19kV/mm下三种接触方式的交联聚乙烯/三元乙丙橡胶双层介质电导特性,分析了电场、界面以及温度对双层介质电导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随着电场升高,三种双层介质电导率的电场依赖性均随之升高;热压接触式双层介质电导率的温度敏感性强于其他两种物理接触界面的双层介质,温度对化学界面的影响比对物理界面的影响更大。双层介质电导存在类似半导体物理中PN结的极性现象,热压式接触双层介质电导率极性效应与另外两种双层介质相反。界面状态对双层介质的电导特性有着明显的影响。

  • 标签: 交联聚乙烯 乙丙橡胶 电导率 温度 界面
  • 简介:为了保证高压直流电缆满足预期的使用条件和长期运行的稳定性,需要对高压直流电缆进行型式试验。对型式试验前后电缆的主绝缘由内层到外层交联副产物含量变化以及不同温度下电流密度随电场强度变化曲线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型式试验抑制了低场强下的载流子迁移,促进交联副产物由内层向中层和外层迁移,且交联副产物的含量越多,温度越高,电流密度的阈值电场越低。

  • 标签: 型式试验 交联副产物 温度 电流密度 阈值电场
  • 简介:铅蓄电池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技术比较成熟,但是关于正负极上的电化学反应机理,还是存在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中间产物是否是可溶的。基于此,主要存在两种机理:溶解-沉积机理与固相反应机理。本文从基本电化学过程出发,从电化学科学角度分析电化学反应机理,基于文献现场研究的结果分析每种反应机理的合理性。

  • 标签: 铅蓄电池 电化学 原子力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