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采用高精度的流动型量热法测量了温度在303-396K、压力在0.1~0.5MPa时,质量摩尔浓度分别为0.648、3.700(无杂质)和3.700(含杂质)mol/kg三种配比硼酸溶液的定压热容。实验系统的温度、压力、定压热容的测量不确定度分别小于0.05K、18kPa、0.28%。为了验证实验系统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测量了温度为296~396K、压力为0.1~6.0MPa内纯水的定压热容,与NIST值相比的相对偏差绝对平均值为0.41%。

  • 标签: 比定压热容 量热法 硼酸溶液
  • 简介:壬酸乙酯是生物柴油的主要组分之一,其热物理性质是生物柴油制备及应用过程设计的基础数据。利用流动型量热法高压流体定压热容实验测量系统对壬酸乙酯在温度为303.00~393.00K、压力为0.10~25.00MPa时的定压热容进行了测量,该系统定压热容的测量不确定度为0.98%。通过实验数据研究了壬酸乙酯定压热容的变化规律,并对壬酸乙酯定压热容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其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最大偏差为0.54%。

  • 标签: 壬酸乙酯 高压 比定压热容 流动法
  • 简介:采用一阶和修正二阶的滑移连续介质模型,对克努森数区域的低速微通道流进行二维和三维数值模拟。用实验结果和DSMC方法验证滑移连续介质模型在克努森数区域中的适用性,并详细讨论了微通道流的可压缩效应、稀薄效应、低雷诺数效应和三维特性。研究表明,克努森数是表征稀薄效应和模型适用性的特征参数,滑移连续介质模型适用于克努森数小于0.150的氮气流动;马赫数不再是微通道流可压缩效应的唯一标识参数;雷诺数是表征低雷诺数效应和三维特性的关键参数,高宽比大于20的微通道流具备良好的二维特性。

  • 标签: 微通道 克努森数 雷诺数 滑移模型
  • 简介:为了实现低温热能的充分回收利用,在混合工质ORC循环发电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CO_2临界循环与其耦合的发电系统。基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建立相应热力学模型,并编写计算程序,确定系统运行条件,分析蒸发温度T1、临界蒸发压力p01及热源温度T_g等参数变化对耦合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将其与采用相同混合工质的ORC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蒸发温度提高,临界循环部分输出功逐渐增加,而ORC部分由于冷凝温度提升所减少的输出功逐渐降低。在T_g为373.00K时,若T_1为340.00、354.00K,耦合系统较基本ORC系统输出功分别增加15.77、113.53kW。随临界蒸发压力p_(01)变化,耦合系统输出功及效率均有先减小后增加再降低的规律,存在一最佳临界压力,且表现为随热源温度降低,耦合系统性能优越性逐渐明显。若T_g为373.00或403.00K,则耦合系统较基本ORC系统分别增加19.16、7.18kW。在蒸发温度较高或热源温度较低时,采用耦合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CO2跨临界循环 耦合系统 蒸发温度 热源温度 跨临界蒸发压力
  • 简介:提出25MW抽汽供热机组采用次高压次高温与高压高温蒸汽初参数在发电供热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热经济的差异,定性与定量估算,和技术经济估算。在一般条件下应采用高压高温蒸汽初参数,特殊情况下才可采用次高压次高温蒸汽初参数。

  • 标签: 热电厂 热电机组 蒸汽初参数 标准煤耗 运行费用 建设投资
  • 简介: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的基础上研究了临界制冷循环若干适用条件,详细分析了临界制冷循环对环境温度、制冷压力和温度、回热温差的要求,得出了启动危机、最小制冷高低压差等概念.将这些成果用于CO2制冷剂的分析,获得了相应的数据,可供研究CO2临界制冷系统应用.

  • 标签: 跨临界制冷循环 CO2 环境温度 制冷压力 制冷剂 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