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结合生产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第三炼钢厂采用EAF--LF-VD--CCM工艺流程生产铝钢的工艺技术现状。通过开发电炉终点保碳出钢、出钢过程深脱氧、精细造白渣、LF及VD在线实时调节底吹氩及全保护浇铸等技术优化措施实现了此类钢连浇8炉以上,钢水可浇性达到99.2%,轧材全氧含量、夹杂物缺陷率、探伤合格率等指标完全符合汽车类客户的高端要求。

  • 标签: 含硫含铝钢 汽车钢 可浇性
  • 简介:近几年来,中国钢铁市场持续低迷,钢价连续下跌。面对国内钢铁市场严重供过于求,亏损日益加剧的局面,各钢厂均在想办法降低生产成本,由原来的精料方针转变为经济生产,煤的应用就是其中的举措之一。煤由于硫分一般在1.50%以上,因此价格相对较低。但由于炼焦煤硫分升高导致煤气硫化氢含量以及焦炭对炼铁、炼钢操作等相关经济技

  • 标签: 高硫煤 高硫焦炭 涟钢 炼钢操作 配煤 经济生产
  • 简介:日前重庆市首批9艘纯LNG(液态天然)动力船开工建造,预计最快明年上半年建成下水。届时,将进一步降低两江船舶污染排放量,减少企业运营成本。目前,重庆市江津飞达公司已完成62米LNG单燃料动力运砂船的技术设计,并通过船检机构评审。该船型计划在重庆市建造9艘,主要运营主城区到江津的长江航线和嘉陵江草街以上航段。

  • 标签: 液态天然气 重庆市 LNG 动力船 运营成本 污染排放量
  • 简介:是管线钢中影响钢的抗HIC能力和抗SSC能力的主要元素。法国G.M.Pressouyre等研究表明:当钢中含量大于0.005%时,随着钢中含量的增加,HIC的敏感性显著增加。

  • 标签: 管线钢 硫含量 HIC SSC 敏感性 能力
  • 简介:分析了KR、LD、LF、RH、CC等工序对管线钢碳、成分的影响,根据各工序的工艺特点,考虑炉机匹配问题,采取提高铁水温度、加强原料管理、优化精炼工艺、开浇炉与连浇炉碳、成分区分控制等措施,使管线钢的碳、成分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管线钢 温度 原料管理
  • 简介:根据转炉炼钢过程KR、BOF、LF等工序的脱硫原理,分析了各工序的脱硫能力及脱硫效率,并对脱硫工艺提出了优化建议,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 标签: 炼钢 脱硫 生产成本
  • 简介:采用Gleeble-3800应力/应变热模拟实验机,研究铜耐蚀钢的高温塑性。结果表明,该耐蚀钢的第三脆性区间分布在700~850℃之间,连铸矫直区避开此温度区间时可防止铸坯出现表面矫直裂纹。

  • 标签: 断面收缩率 热塑性 脆性区 矫直
  • 简介:以2014年1~5月莱公司6米焦炉及2800m3高炉的实际生产作业数据为对象,研究了焦炭含量对焦炭质量指标、高炉操作指标、铁水质量指标的影响,同时以2014年5月价格研究了焦炭含量变化对焦炭成本、铁水成本的综合影响,通过相关工具计算出最经济合理的焦炭含量控制值为0.803%。并指出焦炭每升高0.1%的成本降低须大于焦炭价格的1.43%才具可行性。

  • 标签: 硫含量 焦炭 技术经济 质量指标 水成本 生产作业
  • 简介:针对研发低碳超低钢时LF钢水深脱硫过程增碳量大、脱硫效率低等问题,分析了LF精炼过程不同阶段增碳趋势及脱硫效率。通过对LF停送电任务的重新分配,将精炼过程的脱硫期集中在两次停电搅拌期内,弱化送电期脱硫功能,最大效率地发挥了停电期脱硫效率。优化工艺后LF精炼过程增碳控制在0.005%以下,脱硫率达90%以上,可稳定生产含量在0.0008%以下的钢产品。

  • 标签: LF 控制增碳 超低硫
  • 简介:在管线钢、高强度钢等超低钢冶炼过程中,通过转炉降低出钢含量、加强出钢过程脱氧,LF造碱度还原性渣、选择合适的渣量、降低钢水氧化性、控制合适的钢液温度和保持良好的氩气搅拌等控制技术,使成品钢中含量小于0.003%。

  • 标签: 超低硫钢 高碱度 管线钢 高强度钢
  • 简介:石灰石作为重要的冶金辅料,主要用于烧结矿、烧制石灰,为烧结矿提供碱度环境,在炼钢中脱硫脱磷,其常规分析项目一般为SiO2、CaO、MgO和烧损量。随着钢铁冶炼生产对各种原料质量要求的提高,作为钢中的主要有害元素,原料中的含量已成为生产控制指标的必测项目。目前石灰石中的测定主要方法是以国标GB/T3216为主,但在生产实际中,国标中的硫酸钡重量法非常繁琐,时间要求长,一般要求过夜处理,并且使用了大量的HClO4,该药品有极强的毒性,对人体和环境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传统的碘酸钾容量法在测定中普遍存在终点变色不敏锐,通常会产生指示“僵化”现象,给测定带来一定的影响,一般终点把握不准,使测定结果会发生较大的偏差,甚至对初学者来说会产生错误的结果。本文根据石灰石能燃烧的特性,对石灰石燃烧时的助熔剂进行了调整,改一元助熔剂为二元助熔剂,对助熔剂的配比进行了研究,选择了合理的配比,并对分析条件进行了优化,测定结果稳定、准确性好,降低了分析成本,完全能满足我公司实验室日常分析的要求。

  • 标签: 测定方法 石灰石 脱硫 生产控制指标 硫酸钡重量法 原料质量
  • 简介:本文简述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脱硫塔前、洗苯塔后煤气中苯含量的测定原理,分析条件及参数的选择与色谱仪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其分析检测结果基本反应了公司焦炉煤气中苯含量的实际情况。

  • 标签: 焦炉煤气 色谱 氢火焰
  • 简介:应用高频红外碳仪,建立了硅钙钡合金中的测定方法。对试样的用量,特别是助熔剂的选择和配比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令人满意,该法现已应用于工作中。

  • 标签: 红外吸收 硅钙钡合金
  • 简介:分析了炼钢小转炉冶炼铝钢的难点,探讨了小转炉冶炼铝钢的操作要点:控制好碳、氧平衡。通过"拉补吹"工艺,将钢水终点碳含量和氧含量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出钢时通过合理的脱氧合金化控制手法,达到对成分铝有效控制的目的。

  • 标签: 转炉 含铝钢 冶炼 高拉补吹
  • 简介:本文根据目前鄂钢铁固体废料的产生及使用情况,通过初步试验,提出了综合利用这些废料的方案,并对其使用方法及效果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含铁废料 配料 环保粉 固体废料
  • 简介:在普通钢中(未经钙处理)主要以MnS的形式存在。MnS为塑性非金属夹杂物.在热轧过程沿轧制方向变形延伸.从而导致钢材的各向异性,即钢材在非轧制方向(宽度和厚度方向)的延性、韧性等性能低于轧制方向(长度方向)的性能。

  • 标签: 硫含量 生产工艺 合理控制 炼钢 轧制方向 非金属夹杂物
  • 简介:1前言日前,我们使用的高频红外碳仪助熔剂的加入,主要是使用该仪器配备的专用勺,按要求是每个试样加入一勺助熔剂,以勺为单位会因每人手法不同而造成实际加入量也不同,而助熔剂既是影响分析准确性的一个要素又是高频红外碳仪分析方法的一大消耗。所以我们在助熔剂的加入量上进行试验,希望通过实验能确定一个能针对被分析品特性的统一的用量,从而杜绝这个影响项同时降低成本消耗。

  • 标签: 高频红外碳硫仪 助熔剂 用量 铁水 加入量 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