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3 个结果
  • 简介:将钛酸异丙催化剂用于柠檬酸与正丁醇的酯化反应,并与浓硫酸、钛酸正丁等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钛酸异丙作催化剂时,柠檬酸的转化率和产物纯度均较高。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单因素工艺条件对催化合成柠檬酸的影响,并经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酸醇摩尔比1:3.5,催化剂钛酸异丙用量为柠檬酸用量的0.5%,反应时间6h,在此条件下,柠檬酸转化率可达到96%。

  • 标签: 柠檬酸 正丁醇 柠檬酸三丁酯 钛酸异丙酯
  • 简介:公开号CN1546234A公开日2004.11.17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一种合成碳酸二甲的固体催化剂质量百分比组成为氟化钙15%~30%、氧化锆70%~85%。采用将ZrOCl2溶液和氨水同时滴加至反应器内沉淀,按催化剂组成再将KF和CaCl2溶液同时滴加至此反应器中,沉淀完全后,干燥,焙烧制得催化剂。

  • 标签: 碳酸二甲酯 固体碱催化剂 制备方法 应用
  • 简介:在实验室采用传统热法工艺制备磷酸甲酚粗产品,并通过水洗,蒸馏等特殊处理工艺对粗产品进行后处理。所得产物通过气相色谱、酸值分析结果表明,磷酸甲酚产品酸值为0.01mgKOH/g,游离酚(质量百分数)含量为0.01%,各项性能均达到国外同类添加剂水平。

  • 标签: 磷酸三甲酚酯 酸值 冷冻机油
  • 简介:以活性炭负载氯化镧为非均相催化剂,对乙酸与苯乙醇之间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反应时间对乙酸苯乙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负载氯化镧催化剂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当苯乙醇的加入量为0.1mol,酸醇摩尔比为1.3,催化剂用量为0.5g,回流反应45min时,乙酸苯乙收率可达到93.4%,且催化剂重复使用8次仍保持了较高活性,所得产品无色透明,具有很高的纯度。同时对产品进行了组成分析和红外光谱的表征。

  • 标签: 乙酸苯乙酯 活性炭负载三氯化镧 非均相催化剂 催化合成
  • 简介:在实验室制备了一种分子中含有苯并氮唑官能团的硼酸衍生物,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选择菜籽油作为基础油,在四球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所制备添加剂的极压、抗磨和减摩等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巯基苯并噻唑硼酸在合成中具有良好的抗磨、极压性能,同时表现出良好的抑制铜片腐蚀的作用,是一类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多功能添加剂。

  • 标签: 苯并三氮唑 硼酸酯 摩擦学性能 菜籽油
  • 简介:以固体超强酸S2O82-/ZrO2-SiO2作催化剂,用柠檬酸和正丁醇合成了柠檬酸.考察了影响酯化反应的主要因素,确定了该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柠檬酸用量为0.1mol,正丁醇与柠檬酸的摩尔比为4.8:1,催化剂用量(以柠檬酸质量计)1.4%,130~140℃下反应3.5h.此条件下柠檬酸的酯化率为95.1%.催化剂易与产物分离,再生后可重复使用.

  • 标签: 柠檬酸三丁酯 催化合成 ZrO2 酯化反应 SiO2 正丁醇
  • 简介:介绍了醋酸乙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特点。包括传统的酯化法,此工艺技术成熟,灵活性较差;酸乙/醋酸丁联产法,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节两种产品的产量,增加装置抗风险能力;乙醛缩合法,此法受原料来源限制,一般应建在乙烯-乙醛联合装置内;乙烯一步法是新工艺,已得到工业化装置的验证,醋酸的单程转化率66%(以乙烯计),醋酸乙的选择性约94%,是具有竞争力的新工艺。

  • 标签: 醋酸乙酯 醋酸丁酯 醋酸 乙醇
  • 简介:以苯甲醛、乙二胺为原料合成席夫,用硫脲、乌洛托品、碘化钾、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与之进行复配制成缓蚀剂。利用正交试验考察硫脲、乌洛托品、碘化钾、OP-10与席夫的质量比对腐蚀速度的影响,采用静态失重法评价了复配缓蚀剂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土酸中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当复配缓蚀剂加量为1%时,N80钢片在15%的盐酸中的腐蚀速率为0.0894g/(m^2·h),在土酸中的腐蚀速率为0.1241g/(Tn^2·h)。

  • 标签: 席夫碱 复配缓蚀剂 缓蚀性能
  • 简介:研究了用粉煤灰与硫酸亚铁复合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剂替代浓硫酸,用于合成柠檬酸。通过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筛选发现,在w(FeSO4):w(粉煤灰):w(CaO)=1:4:1、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5h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FSF-2g)具有较高催化活性。还考察了酯化反应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料酸醇摩尔比为1:3.5、催化剂用量为2.0g(为反应物柠檬酸质量的12%)、反应温度100~120℃、反应时间3h、带水剂甲苯为5mL的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8%。

  • 标签: 固体酸 催化剂 柠檬酸三丁酯 粉煤灰 硫酸亚铁
  • 简介:醋酸乙作为用途广泛的大宗化工原料,在化学工业中占重要地位。通过对醋酸乙生产、市场的调研,主要介绍了醋酸乙的工业生产方法。并在各种方法之间作了相关比较。

  • 标签: 醋酸乙酯 醋酸乙酯工业生产方法 分子筛 杂多酸
  • 简介:研究了用氯化磷和甲醇合成亚磷酸二甲的方法,讨论了物料配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成亚磷酸二甲的最佳反应条件。在选择的试验条例上产率为83.6%。

  • 标签: 亚磷酸二甲酯 三氯化磷 甲醇 合成 物料配比
  • 简介: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在油酸乙与蔗糖八乙酸转酯化反应中组分定量分析上的应用.结果表明,用VP-ODS(250mm×4.6mm)为色谱柱,柱温40℃,流动相流速1mL/min,RID-10A为检测器,以V(甲醇):V(水)=58:42的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时,可以检测蔗糖八乙酸;以V(甲醇):V(水)=98:2的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时,可以检测油酸乙以及转酯化反应生成的含油酰基和乙酰基的蔗糖.

  • 标签: 乙酯 乙酸酯 酯化反应 油酸 甲醇水溶液 蔗糖
  • 简介:针对辽河油田某特定区块油藏特征和油品性质,对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重烷基苯磺酸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壬基醚、Na2CO3及疏水型聚合物进行复配,对复配体系与原油间界面活性和溶液增粘能力进行实验研究,应用正交实验法进行实验方案设计,通过直接比较和计算分析等方法得出最佳配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0.1%-0.12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15%,Na2CO31.6%-1.8%,疏水型聚合物0.12%。该驱油体系具有较高的界面活性,长期热稳定性较好,而且解决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盐析现象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吸附损失大、需要的含量高、溶解性能差等问题,同时拓宽了表面活性剂、剂在复合驱油体系中的使用含量范围,筛选出的复配型驱油体系适应性更好。

  • 标签: 正交实验法 复配型表面活性剂/碱/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油体系 界面张力 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