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新林区国土资源局为了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耕地质量不降低,采取有效措施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一是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年初,区政府与各镇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进一步明确耕地保护责任,将耕地保护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强化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实行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的项目挂钩制度,切实落实补充耕地的责任、任务和资金,真正做到“占一补一、先补后占。”

  • 标签: 耕地保护工作 国土资源局 责任状 耕地面积 平衡管理 区政府
  • 简介:采用密闭室红外气体分析仪法(IRGA法)观测了中亚热带红壤侵蚀裸地植被恢复后不同季节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动态变化,并比较了IRGA法与碱吸收法(AA法)测定的土壤呼吸速率.结果表明:侵蚀裸地植被恢复后土壤呼吸速率日动态呈单峰曲线,与土壤温度的昼夜变化基本一致,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午后13:00~17:00,最低值出现在凌晨3:00~7:00;植被恢复显著提高了土壤日呼吸速率,但明显降低了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幅度;马尾松林对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幅度降低程度高于板栗园和百喜草地,且对夏季的降低程度影响最大.而IRGA法和AA法测定的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显著的幂函数关系,AA法测定的土壤呼吸速率为IRGA法的27.5%~218%,平均为76.2%.当土壤呼吸速率较低时,AA法比IRGA法高估了土壤呼吸速率;反之,AA法则低估了土壤呼吸速率.

  • 标签: 土壤呼吸日动态 动态密闭气室法 碱吸收法 红壤 侵蚀裸地 植被恢复
  • 简介:侵蚀退化红壤植被恢复后生态系统碳库变化的研究对全面认识生态恢复的作用以及碳汇经营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地位于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本文以采用种植百喜草治理侵蚀退化地上典型“小老头”马尾松林(百喜草治理地)为对象,以相邻的未治理地为对照,研究生态系统及其各个分室碳库的变化.结果表明:侵蚀地种植百喜草治理后生态系统、乔木层及土壤层碳库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地,分别是对照的2.32倍、5.23倍和1.81倍.乔木层各器官碳贮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地(P〈0.05),其中树干碳贮量增量最大.与对照地土壤相比,表层0—20em土壤碳贮量增量高达5.84t·hm^-2,同时土壤深层(20~100cm)碳库增量(6.04t·hm^-2)与其相当.对照地的土壤碳库占生态系统碳库的比例为70.88%,而百喜草治理地的土壤碳库所占比例下降至55.28%,表明侵蚀地种植百喜草治理后生态系统碳库分配趋于合理.因此,从森林碳汇与可持续经营角度出发,种植百喜革治理侵蚀退化红壤是一项可行有效的措施.

  • 标签: 侵蚀退化红壤 百喜草 碳库 分配
  • 简介:通过培育试验研究了6种有机物料对山地果园红壤中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物料对山地果园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依次为:大豆秆〉印度豇豆秆〉烟杆〉菌棒〉稻草〉猪粪,培育末期(第110天),各处理土壤碱解氮的含量比对照增加了7.918~30.362mg·kg-1;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依次为:菌棒〉猪粪〉印度豇豆秆〉大豆秆〉烟杆〉稻草,磷素的最大释放率依次为:菌棒〉烟杆〉猪粪〉稻草〉大豆秆〉印度豇豆秆;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依次为:烟杆〉大豆秆〉印度豇豆秆〉菌棒〉猪粪〉稻草;钾素养分的最大释放率依次为:烟杆〉稻草〉大豆秆〉印度豇豆秆〉猪粪〉菌棒。

  • 标签: 有机物 果园红壤 速效养分 最大释放率
  • 简介:以福建省长汀县农区为研究区域,依据1978-2008年社会统计资料和农户调查数据,构建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对农户耕地撂荒影响的多项式回归分析模型,采用社会统计和比较分析方法,研究长汀县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对于农户耕地撂荒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0年来,长汀县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与农户耕地撂荒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即自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程度虽逐渐提高,而农户耕地开垦面积却呈现上升趋势;但自2000年以来,农户从耕地净开垦转向耕地净撂荒,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推动着农户耕地撂荒面积的不断增加.同时发现,与外出务工以及本地雇佣劳动相比,从事传统农业较高的务农机会成本是农户耕地撂荒的根本原因,也是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对耕地撂荒产生影响的主要中介.

  • 标签: 劳动力非农转移 农户 耕地撂荒 长汀
  • 简介:江苏省张家港市位于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处,以境内天然良港——张家港命名。张家港是全国唯一的“中国吴歌之乡”,河阳山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被列为苏州“三大法宝”之一。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囊括文明镇、村、单位等7项荣誉,开创了县级市在单届评比中实现文明奖项“大满贯”的先河,先后获得全国首个联合国人居奖、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等20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 标签: 系统化思维 耕地保护 全国文明城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上丝绸之路 张家港市
  • 简介:福建省2000年耕地人口承载量初探刘东星,陈健飞(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九○级)(福建师范大学自然资源研究中心)土地是面积有限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耕地是上地的精华,它提供了人类生命活动80%以上的热量和75%以上的蛋白质。某...

  • 标签: 福建师范大学 自然资源研究 承载量 刘东星 陈健飞 人口自然增长率
  • 简介:我国耕地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与保护对策彭珂珊,张俊飚(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本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安徽九华山的一座土地神龛上镌刻一幅楹联:“上能生万物,地可长黄金。”的确,面对我国人多地少,而使“人口──粮食──耕地”的平衡趋...

  • 标签: 耕地资源 农业经济研究 土地污染 部本 水土保持研究 农业建设
  • 简介: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丘陵地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省耕地2006万亩,约占土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是全国人均耕地最少的省份之一。山高坡陡和地块小而散的自然条件,决定了福建省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不可避免地占用了大量耕地,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因此,保护耕地,坚守红线,是福建省各级政府和自然资源部门的职责担当。

  • 标签: 耕地保护工作 福建省 综述 耕地后备资源 经济社会发展 自然资源部
  • 简介:土地利用变化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强度两个方面,是土地利用类型从低生态位层次向高生态位转变的自组织行为。对不同层次的土地利用生态位进行控制与协调,才能实现一定耕地保有量下土地利用资源场的均衡。而这种均衡正是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得以实现的前提。在生态位势理论与系统边界理论的基础上,论文构建了土地利用经济生态位的模型,并以江苏省锡山市为例定量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相互作用的强度。研究显示,经济发达区非农用地与农用地生态位差较大,城市化进程加快,使耕地更易损失。从资源流动的场论分析角度。探讨了建立耕地保护机制的途径和方法。在目前的水平上,把土地利用生态位作为土地利用/覆被研究中的一种新方法论更有意义。

  • 标签: 土地利用 经济生态位分析 耕地保护机制 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利用强度 城市化
  • 简介:长着草的地方几乎都是草原提到草原,大家很容易想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段著名的诗句,描述了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生动图景。从专业的角度解释,草原是由草本植物和灌木为主的植被覆盖的土地。从《草原法》规定来看,草原是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天然草原包括草地、草山和草坡,人工草地包括改良草地和退耕还草地。因此,要特别指出的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草原,范畴已比较广泛,不仅仅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北方放牧草地,而是几乎涵盖所有长草的土地。

  • 标签: 《草原法》 保护耕地 人工草地 种草 种树 天然草原
  • 简介: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国土面积2.53万平方公里,人口530万,全境纳入原中央苏区,是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和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故土;是全省传统的农业大市,素有“赣中粮仓”之称。2017年,吉安市实现生产总值1633亿元,财政总收入251.3亿元,经济增速多年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 标签: 耕地保护工作 吉安市 江西省 粮仓 赣中 经济指标
  • 简介:自然资规[201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事设施建设局,各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管理办法》(国办发[2018]16号,以下简称《办法》)规定,进一步明确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实施有关要求,规范有序做好管理工作。

  • 标签: 自然资源部 耕地 省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国务院办公厅 主管部门
  • 简介: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强调,“要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共同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黑龙江省地处东北黑土区核心区域,典型黑土耕地面积1.56亿亩,占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的56.1%,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 标签: 东北黑土区 黑龙江省 耕地保护 典型黑土区 耕地面积 土地保护
  • 简介:本刊讯(记者焦思颖)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管理办法》(简称《办法》),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实施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通知》),进一步明确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实施有关要求,规范有序做好管理工作。

  • 标签: 自然资源部 耕地 省域 有序 国务院办公厅 统筹管理
  • 简介:近年来,山东省菏泽市委、市政府将耕地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责任抓紧抓实,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耕地保护机制,全市上下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大力推进耕地保护政策、机制、技术、方法等创新,依法依规管地和节约集约用地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全市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 标签: 耕地保护机制 菏泽市 山东省 节约集约用地 经验 监管
  • 简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耕地质量等级设计需要充分结合项目区自然条件和相关经济技术条件,才能保证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为此结合农用地分等技术和农用地分等定级折算相关成果,在省级土地开发整理示范项目中进行了尝试性评定研究.在综合分析相关经济技术水平、项目补充耕地质量现状及限制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对耕地质量等级的规划设计进行评定,并提出相应的工程措施.本研究将农用地分等定级技术和成果应用到土地开发整理补充的耕地质量等级设计中,一定意义上丰富和完善了土地整理补充的耕地质量等级的评定方法.

  • 标签: 土地整理 耕地质量等级评定 工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