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40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通过收集国内已发表的文献中具有凋落物分解常数的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综合分析中国森林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凋落物类型对凋落物分解速率有显著影响(P〈0.05),凋落叶氮含量与分解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同一样地的研究中,混合分解的凋落叶分解常数极显著高于单独分解的(P〈0.01).叶习性对凋落叶分解速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在中国的温带地区则有显著影响(P〈0.05).在全国尺度上树种组成对凋落物分解速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凋落叶分解速率与经度、年均温和降水量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纬度和海拔成极显著负相关(P〈0.01).凋落叶分解速率的Q10值为1.768.网袋孔径与土壤类型对凋落叶分解速率亦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

  • 标签: 森林凋落物 分解速率 影响因素
  • 简介:因素分析法在粮食增长量分析中的运用李永实(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一、问题的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中国人口众多,“吃饭”的大事历来受各级政府所重视,曾在多种重大会议上都强调了加强粮食生产的战略意义并制定出相应的粮食生产方针。从笼观调...

  • 标签: 增长量 因素分析法 粮食生产 播种面积 生产方针 福建师范大学
  • 简介:通过2002年和2003年对东北地区松花湖水体富营养化状况进行调查和采样分析,对大量数据的多元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AGP试验和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松花湖处在中营养和轻度富营养状态;总磷是限制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之一.水体中变温层的形成,限制了上、下层湖水的混合,对下层水体中的溶解氧、无机氮和可溶性磷酸盐产生影响,随着变温层的消失,下层内的营养物质转移到湖上层,为藻类的繁殖提供条件.

  • 标签: 水体富营养化 湖水 总磷 松花湖 营养状态指数法 溶解氧
  • 简介:以小流域为研究尺度,选取云蒙湖流域为研究区,以TM遥感影像和DEM为数据源,在RS和GIS支持下,以最新的全国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为模型基础,得到研究区1986年和2010年2个时段的土壤侵蚀强度及分布数据,分析土壤侵蚀时空格局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1986—2010年,土壤侵蚀强度呈减小趋势,变化面积比例为29.47%,主要以中度、强烈、极强烈侵蚀等级面积向轻度、微度等级及相邻较低侵蚀等级面积转化为主。2)通过将研究区划分为88个小流域的研究表明,25年来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指数降低趋势明显,76%的小流域侵蚀强度指数减少10%以上;侵蚀加强的有5个小流域,增加幅度最大者为6.23%,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和西南部地区。3)影响因素的岭回归分析表明,坡度因子始终是影响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的最主要因素,但影响程度逐渐降低,贡献率由1986年的85.36%下降到2010年的80.79%;土地利用结构对侵蚀格局的影响逐渐增强,2010年贡献率达到19.21%;因此当植被覆盖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流域内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是制约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土壤侵蚀强度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岭回归 云蒙湖流域
  • 简介:以不同时期徐州市土地扩展图、现状图和遥感图像为数据源,提取了7个时段徐州城市用地变化的相关数据信息,利用扩展强度指数、人口弹性指数、经济弹性指数、紧凑度变化指数、分形维数、重心转移等指标,系统地研究了徐州城市土地时空扩展特征,并探讨了影响城市扩展的因素.结果表明:1949—2007年,徐州城市土地扩展速度、扩展强度指数、经济弹性指数逐年升高,呈现出明显的由非理性向理性发展趋势;城市土地空间扩展经历了建国初期的非连续性的星状扩展一文革时期城市的内部填充、圈层式推进一改革开放初期的城市蔓延一本世纪的“组团状+卫星城”等主要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徐州城市土地扩展由无序走向有序,由粗放走向集约.城市土地扩展是自然环境、经济、人口、城市规划、交通、国家政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扩展阶段,不同的因素组合占主导地位.

  • 标签: 城市土地 扩展特征 影响因素 徐州
  • 简介:蒸发是水循环中受下垫面状况和气候变化影响最为直接的气候因子,同时也是地面热量平衡和水分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青藏高原蒸发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分析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及热量收支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分析青藏高原西藏地区蒸发皿蒸发量时间与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影响蒸发的气温、风速、日照时数、相对湿度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其与蒸发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西藏地区存在“蒸发悖论”现象,即在气温升高的背景下(0.03℃/a),蒸发皿蒸发量呈下降趋势(-1.98mm/a).西藏地区年平均蒸发量及变化趋势的空间差异性比较大,年平均蒸发潜力变化范围从1400~2600mm、变化趋势从-16~20mm/a不等;整个西藏地区蒸发量与气温的相关关系显著,气温是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各因素对蒸发皿蒸发量的影响程度排序为:气温〉风速〉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对蒸发皿蒸发量的影响不显著.在月尺度上气温是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的决定因素,但从年尺度分析结果看,风速和日照时数对于蒸发皿蒸发量的影响是导致蒸发皿蒸发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下垫面条件及区域气候条件的不同,各因素对蒸发皿蒸发量影响程度的空间差异性很大.西藏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减少意味着区域水循环速度的变慢,由此对于全球水气循环造成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蒸发量 气温 风速 日照时数 冻土 青藏高原
  • 简介: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大兴安岭摩天岭(47°22′23″N,120°38′45″E)雨养泥炭沼泽泥炭柱中的环芳烃(PAHs)污染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雨养泥炭沼泽表层PAHs总含量的质量比为1874.4ng/g,与国内外雨养泥炭沼泽表层相比,其污染水平相对较高.由于研究区气候冷湿,雨养泥炭沼泽中的有机质腐殖化程度较低,有机碳含量较高,这和其PAHs含量的相关性较小.研究区样品中检测出的PAHs主要以2~3环的环芳烃为主;由PAHs分子标志物指标分析结果可知,研究区雨养泥炭沼泽PAHs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当地森林火灾与大气远距离沉降;沉降的PAHs污染物是原油开采、石油生产和化石燃料燃烧的共同贡献.在距地表15~34cm处,柱状剖面层的PAHs含量显著增加,这是由于1987年和1998年大兴安岭发生森林火灾树木燃烧所致.

  • 标签: 雨养泥炭 多环芳烃 总有机碳 大兴安岭
  • 简介:以扎龙湿地龙泡子为研究对象,利用58个实测水深数据和季相最接近的QuickBird数据,建立湖泊水深的反演模型。探索性地建立了单波段和波段组合的线性(多元)回归模型、指数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微分模型和对数模型等;通过对比模型的决定系数R2,比较模型精度;线性模型、对数模型、指数模型和幂指数模型的R2小于0.5,而二次多项式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R2大于0.5,精度相对较高;筛选出拟合度较高的模型,用20个实测验证样本,采用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进行模型精度评价;最后,利用精度较高的模型,进行龙泡子水深反演计算。水深反演结果表明,用选出的模型反演得到的龙泡子水深基本一致,为170~200cm,即使有稀疏的水草覆盖,依然可以表现出水深渐变的趋势。以蓝、绿、红和近红外波段光谱遥感反射率为自变量,建立的线性湖泡水深反演模型y=123.990-3.332B1+183.859B2-237.133B3-37.143B4(y为水深;B1、B2、B3和B4分别为蓝、绿、红和近红外波段的水体反射率),能较好地反演扎龙湿地湖泡的水深。

  • 标签: 水深反演 湖泡 多光谱遥感 扎龙湿地 经验模型
  • 简介:选取2012年2月24日的SPOT5遥感影像和2013年12月6日的Landsat8、"高分一号"遥感影像,应用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和面向对象方法提取红树林信息,并引入F值评价提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用最大似然法和支持向量机提取红树林信息的精度相似,与影像的特征光谱信息量相关性较强;而对于SPOT5影像等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面向对象方法降低了最大似然法和支持向量机分类的红树林斑块破碎程度,其信息提取精度与影像的空间分辨率正相关。

  • 标签: 多源遥感影像 最大似然法 支持向量机 面向对象方法 红树林 F值
  • 简介:以1996—2005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标准差、变差系数对我国3大地带及地带间地面交通线路密度的绝对差、相对差进行了测度,表明3大地带内部及地带间的相对差和绝对差都很大且存在扩大的趋势.区位熵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区位熵大于1的省域集中在东部,西部区位熵普遍偏低,尤其是西北地区的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等省域的区位熵都在0.5以下的极低水平.对主要人文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回归分析表明:地面交通线路密度与经济、社会诸多因子的相关性都很强,其中与城市化水平的正相关性最强,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工业化水平及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负相关性较强.

  • 标签: 地面交通线路密度 区域差异 人文影响因素
  • 简介:金衢盆地连片、集中分布有较厚的第四纪古红土。选择汤溪(TX)加积型红土剖面进行了磁学、色度和粒度的测量,研究结果表明:1)剖面上段的表土层和均质红土层磁化率高,磁性矿物以亚铁磁性矿物为主;剖面中段的网纹红土层磁化率低,磁性矿物以不完整反铁磁性矿物(如赤铁矿)含量为主;剖面底部的黄色网纹化砾石层磁化率低,磁性矿物以不完整反铁磁性矿物为主。2)色度指标值(a*、b*、L*)偏高说明东部季风区湿热的气候条件,不同层位的差异说明不同层位具有不同的成土环境。3)粒度组成显示有一定的风成沉积特征,比较一致,以粉砂为主,但不同土壤层之间存在差异。剖面底部黄色网纹化砾石层可能为干冷的早期河流沉积环境;中部网纹红土层反映的是暖湿水而且干湿交替变化频繁的沉积环境;上部均质红土层则反映了与现代区域气候相似的沉积环境。

  • 标签: 金衢盆地红土 环境磁学 粒度 色度 环境记录
  • 简介:随着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和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的建立,国土资源管理各个业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速度逐渐加快。同时,覆盖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土地利用规划、基础地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等源数据的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库基本建成。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国土资源“一张图”底图和各业务审批数据,将国土资源的各项业务: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建设用地审批、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土地供应、开发利用、土地市场、耕地补充、土地登记、卫片执法、案件线索、案件查处、土地督察等环节,使得各项环节环环相扣,实现“一地一证一号”。

  • 标签: 数据集中 国土资源管理 全过程 土地利用现状 城镇建设用地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 简介:肇州县国土资源局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加强培训,着力提升业务水平。建立分类培训、专题辅导、学习激励等制度,促进各股室、各国土所负责同志对业务工作进行系统化研究和总结,激发机关同志学业务、钻业务的热情。

  • 标签: 干部队伍建设 国土资源局 业务工作 肇州县 系统化 培训
  • 简介:研究了福州市农业表层土壤(0-10cm)。中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优控的16种环芳烃(PAHs)含量,并对其来源和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土样中16种PAHs检出率达到100%,其总量的含量范围为100.2-1215.1μgkg^-1,且与土壤总有机碳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中PAHs主要源于生物燃烧和石油。利用毒性当量因子(TEF)计算了供试土样中PAHs单体相对于苯并[a]芘的毒性当量(Bapeq),土样中总Bap。值的范围为12.50-147.95μgkg^-1,其中50%土样总Bapeq的值超过荷兰规定目标值(总Bapeq=32.96μgkg^-1),表明福州市部分农业土壤存在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

  • 标签: 土壤 多环芳烃 来源 生态风险
  • 简介:TocontrolsoilerosionandrestorethedegradedenvironmentintheLoessPlateau,alargenumberofmeasuresrelatedtosoilandwaterconservationhavebeenemployedthathaveprofoundlyaffectedcatchmentproperties.Thisstudyconstructedthreeindicatorstocharacterizechangestothecatchmentslope,proposedbothamethodforaregressionanalysisofadjacentimagesandasequencemodel,andappliedmultisourceremotelysensedimagesandGISspatialclusteringanalysistechnologiestoextractthematicinformationandcomprehensivelyanalyzethecatchmentchangecharacteristics.Theresultsindicatethatthecatchmentslopepropertieschangedsignificantly.Atcatchmentscale,theaveragevaluesofARC,DVCandARTwere6.43%,25.57%and4.30%,respectively.Thereweresixclusteringtypesofcatchmentslopepropertychanges.Themaximumandminimumoftheaveragesimilaritiesoftheclusteringtypeswere0.992and0.935.Eachslopecontrolmeasureshadadistincteffectoncatchmentslope;thedominatingfactorofeachclusteringtypewasidentifiedas:Type1:D-VC,Type2:D-VCLU,Type3:D-LUVC,Type4:D-TAVC,Type5:D-TACandType6:D-MFC.Type5andType1coveredthelargestareas,respectivelyoccupying37.28%and31.01%.Catchmentslopepropertychangesalsohaddistincttypesthatdependedontheirgeomorphologicalconditions.Thesefindingsprovideausefulbasisfromwhichtofurtherstudycatchmentslopehydrologicalandsoilerosionprocesses.

  • 标签: CATCHMENT SLOPE property SLOPE control measure
  • 简介:在对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居民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运用Logit模型对历史街区内居民的保护态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认为居民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人均住房面积、住宅状况及居民对保护政策的知晓度对居民保护态度产生重要影响,而文化、收入、居住时长、工作状况、房屋性质对居民的保护态度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之上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针对研究结果给出了实践启示,同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历史街区居民 三坊七巷 更新模式 影响因素 LOGIT模型
  • 简介:农户对自然资源保护的态度被认为是保护区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中,了解农户对自然资源保护的态度是必要的。在秦岭南坡朱鹮(Nipponianippon)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采用典型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了115份农户数据,通过农户对环境和朱鹮保护的态度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有序选择模型分析发现,多数农户(66.09%)对朱鹮保护持积极态度,农户对保护朱鹮的态度与意愿之间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5(n=115,p〈0.01);住在保护区内的农户对环境和朱鹮保护的态度可能更积极,在保护中收益更多的农户对环境和朱鹮保护的态度更为积极,承受较高保护成本的农户对环境和朱鹮保护的态度较为消极;社会人口学变量中的家庭收入对农户对环境和朱鹮保护的态度有消极影响,受教育程度对农户对环境和朱鹮保护的态度有积极影响,然而随着农户受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受教育程度对农户对环境和朱鹮保护的态度影响便不再明显。

  • 标签: 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农户 对自然资源保护的态度 影响因素
  • 简介: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是3种重要的温室气体。水库是这些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排放途径多样,而且排放受诸多因素影响,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差异。水库消落区是连接水陆生态系统能流、物流的枢纽,是温室气体产生的重要场所。通过分析国内外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水库消落区、水库沉积物中温室气体的产生和排放特点;总结分析了水库温室气体的4个主要排放途径:水面自由扩散、气泡排放、水轮机和溢洪道、大坝下游河流排放;从季节变化、水面风速、水体pH、水温、水体含氧量、水位变化、水体中氮元素和磷元素浓度、库龄等角度,深入探讨了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未来在水库温室气体研究中需要加强的几方面内容。

  • 标签: 水库 温室气体 排放 影响因素
  • 简介:黄河盆为它的高沉积收益是众所周知的。然而,自从1980年代,这沉积收益清楚地减少了,特别在2000年以后。年度平均沉积收益是在2000前的12亿吨,但是显著地在最后10年减少了到3亿吨。在为黄河的分泌物和沉积产量的变化吸引了中央政府和本地社区的注意。这研究试图在降水和人的活动识别变化的单个贡献(例如水管理工程,terracing,淤泥水坝,社会经济并且需要,并且土壤和水保存在分泌物和黄河的沉积产量测量到减少。使用的学习两个都改进了水文学方法和水保存方法。学习为河的中间的活动范围为上面的活动范围和沉积的调查集中了于分泌物分析。结果证明分泌物和沉积产量两个都在过去的50年介绍了重要减少的趋势。降水在一样的时期上显示出一个不足道的减少趋势。年度平均分泌物从2000~2012在黄河的Lanzhou活动范围上面由56.8亿m3减少了;人的活动(例如社会经济的水使用),贡献了43.4%全部的减小自然因素(例如来自湖,沼泽地和水库的蒸发)占了56.6%。在年度分泌物和在Hekouzhen车站和Tongguan车站之间的节的沉积产量的减少分别地是124亿m3和12.4亿吨。分别地,人的活动在分泌物和沉积产量贡献了76.5%全部的减小和72.2%并且因此是在在分泌物和黄河的沉积产量的变化的主导的因素

  • 标签: 黄河泥沙 流量分析 产沙量 多因素分析 盆地 水土保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