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沿海RBN/DGPS系统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重点研究了系统的精度问题。在分析测试数据的基础上,文章认为,该系统是一个节约大量投资、用户广泛、效益显著的空间信息服务系统系统的精度与用户到基准台的距离、用户收到差分信息的时间以及接收机的性能有关。系统的覆盖范围为距基准台200海里(海上),定位精度优于5m(2DRMS,95%置信度)

  • 标签: 定位精度 中国沿海 基准站 基准台 GPS接收机 伪距差分
  • 简介:水团的识别与划分一直是物理海洋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采用模糊密度聚类方法划分水团,并利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该模型:同时,在VisualBasic6.0环境下,利用MapX控件进行了GIS平台开发;并将两者紧密集成,使得水团分析的所有阶段,包括计算网格的获取、温盐场数据的提取和插值、模型的参数选择和设置、模型的计算以及最终结果的可视化等都在同一环境下完成,大大提高模型应用的数据分析和决策的效率。将该系统应用于舟山渔场及其邻近海域,所得结果比较理想。

  • 标签: 水团 GIS 模型集成 舟山渔场
  • 简介:利用2016年6月17日-7月18日期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IGS0-6卫星相关数据,针对IGS0-6卫星的单星服务性能和对系统的服务性能影响以及新姿态控制模式对轨道确定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估.分析结果表明,IGS0-6卫星空间信号用户测距误差为1.85m,卫星钟天稳定度为10-14量级,准确度为10u量级,天漂移率接近10-13量级;新卫星的加人提升了系统服务性能,不同区域提升程度不同,PD0P最大提升20%左右;新姿态控制模式有助于改善地影期卫星精密轨道确定.

  • 标签: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IGSO卫星 单星服务性能 系统服务性能 姿态控制模式 精度评估
  • 简介:介绍了接收机自主完整性监测(RAIM)算法的故障检测及其可用性原理,结合航空用户对完好性需求,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GPS系统下不同截止高度角条件下、不同飞行阶段的RAIM算法的可用性结果,并且给出了中国区域内5°×5°格网点的RAIM最大和平均中断时间,分析了截止高度角、可视卫星个数和DOP值等因素对RAIM算法可用性的影响。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GPS) 接收机自主完整性监测(RAIM) HPL VPL
  • 简介:本文介绍了多波束测深系统验收试验方案的制定、实施及数据分析,为多波束用户提供一整套实用的系统验收试验方法.

  • 标签: 海洋测量 多波束测深
  • 简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首个建成的区域导航系统,其在电离层建模中的可行性和作用倍受关注.采用多项式模型构建区域电离层模型,利用IGSjfng和cut0两站观测数据,从穿刺点分布、单系统建模精度和BDS/GPS融合建模精度等方面分析了北斗区域系统对于电离层建模的作用.结果表明,利用北斗建立电离层模型,其残差标准差小于1.2TECU(1TECU=10^-16m^2),外符合精度优于4TECU,与利用GPS建模精度相当,但融合北斗和GPS数据相对于采用单系统建模精度无明显提升.

  • 标签: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电离层模型 穿刺点 电子含量
  • 简介:合理的观测值权阵能提高BDS、GPS及其组合系统伪距单点定位的精度。对比分析了各系统在实测数据和模拟观测条件下等权模型、高度角模型、Helmert方差分量模型3种随机模型的定位精度。结果表明:在模拟观测条件下,BDS/GPS组合系统精度最高,BDS系统次之,基于Helmert方差分量模型的精度最优,高度角模型次之;在正常观测条件下,BDS系统平面精度高于GPS系统,但高程精度低于GPS系统,其余结论与模拟条件下结果一致。研究结果可在提高BDS、GPS及其组合系统伪距单点定位精度方法中起参考作用。

  • 标签: BDS/GPS 单点定位 Helmert方差分量模型 高度角 观测条件 定位精度
  • 简介:从郑州市行政境界成果资料的管理和应用出发,介绍了行政区域界线信息管理系统采用MapX组件的开发模式、系统框架结构、功能模块的设计,对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作相应的定制研发.

  • 标签: 地理信息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 行政境界 勘界
  • 简介:针对目前国内报业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分析了当前软件开发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引入GIS对报社的日常业务信息进行管理分析.详细介绍了徐州市报业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建立、专题应用模型的设计方法.

  • 标签: 地理信息系统 报业系统 MAPX 数据库 客户端/服务器
  • 简介:在总结归纳摄影测量生产管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本项目研究的信息化测绘生产管理技术成果,构建的摄影测量与遥感网格生产管理系统,支持数字摄影测量分布式生产作业平台无缝作业模式的快速搭建和整体运行,实现了信息化摄影测量与遥感生产管理模式.其通用性可移植到测绘其他专业信息化生产管理.

  • 标签: 摄影测量 遥感 信息化测绘 生产管理
  • 简介:首先对海洋测量交叉点误差分析系统误差分析进行了回顾,指出系统误差分析是一个模型选择和模型参数估计的双重问题,而传统方法中大多仅涉及了后者而忽略了前者。然后对常用的三种模型选择方法,即假设检验、交叉检核、基于信息论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后者更具优越性。最后对以Akaike信息量准则为核心的基于信息论的模型选择方法进行了介绍,给出了Akaike信息量准则的计算公式,比较了同其他模型选择方法的关系,并介绍了基于该准则的模型平均方法和模型选择不确定性评估方法。

  • 标签: 海洋测量 交叉点误差 系统误差 模型选择 Akaike信息准则
  • 简介:算例一:设某一船只位于我国罗兰C系统东海台组的左侧基线延长线附近,其地理坐标为P(φ:10°00′N,λ:113°30′E),该点至三岸台的大地距离分别为S1=1560054.877m,S2=2398108.765m,S3=3126522.685m,化算到地心球面上得到球面距离差α1=-7°.528238688,α2=6°.543342783,试将该点的大地距离差采用地心球面迭代法反解该点的船位大地坐标,并比较其计算船位的精度。

  • 标签: 高斯等角球面 奇异现象 罗兰C 导航定位 大地距离 距离差
  • 简介:最近十几年来,详细的海底地形测量发展迅速.海底地形图可以为海洋地理研究、海洋开发和海洋工程提供丰富的信息,为大陆架边界确定和专属经济区的划界提供充分的依据.新型海洋测量仪器不断投入使用,干涉声纳系统(又称相干声纳系统),就是进行高密度、高精度海底地形测量的专用设备.

  • 标签: 海底地形测量 海洋测量仪器 干涉声纳系统 海底地形图
  • 简介:研究了输入—输出系统理论用于扰动场元推估的一般形式,以重力异常推估大地水准面为例,推导了双输入—单输出系统用于重力场推估的具体形式。通过实际算例表明:输入—输出系统在推估效果上等效于最小二乘配置,利用局部重力异常推估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在0.4m左右。

  • 标签: 大地水准面 重力扬 输入—输出系统理论 推估
  • 简介:通过与不同型号单波束测深仪的多种方式和角度的比测试验,验证了SEABEAM1185多波束测深系统具有全覆盖扫测,测量范围大、速度快,测深精度和分辨率高等优点,突出其可靠性和稳定性。介绍了SEABEAM1185系统的组成及其技术性能,并具体分析系统在监测广东省某河道堤防险段的使用情况及应用价值。

  • 标签: 海底地形测量 多波束测深 堤防监测 大断面 测量精度
  • 简介:在适航水深技术标准研究过程中,引进荷兰SILAS走航式适航水深测量系统,在天津港对其测量精度、深度分划正确性和重合精度等进行了系统的测试研究.对该系统的配置、技术性能、使用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 标签: 海洋测量 水深测量 SILAS 适航水深 测量系统 技术标准
  • 简介:有效集成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三种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小型的物流车辆实时监控系统,详细分析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和系统实际运行情况。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车辆监控
  • 简介:根据多波束系统工作原理,充分考虑波束角立体特性及海底地形的二维区域特征,给出多波束系统数字模型的详细设计步骤,并以实际海底水深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比较符合理论分析及实际情况,在仿真实验中可以模拟实际的多波束系统

  • 标签: 多波束数字测深模型 波束角 换能器 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