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为研究温度对岩扇贝(Crassadomagigantea)幼贝生长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其随温度变化的生长规律,在室内循环水控温养殖条件下,设置10℃、12.5℃、15℃、17.5℃四个温度梯度,在两个月的培养周期中对不同试验温度岩扇贝幼贝的生长情况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随试验温度升高,其生长速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温度对其生长速率影响显著(P<0.05),最适生长温度为15℃,该条件下幼贝的壳高平均日生长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壳长与湿重的平均日生长量与17.5℃实验组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前面两组。试验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幼贝存活率影响不显著(P>0.05)。

  • 标签: 岩扇贝幼贝 温度 生长速率 存活率
  • 简介:文章根据浙南沿岸3个海洋观测站大陈、坎门、南麂站51a(1960~2010年)SST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SST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浙南沿岸的SST总体呈现北低南高的趋势,冬季南北差异最小,夏季南北差异最大;51a年浙南沿岸SST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0.017°C/a;SST变化存在3.5a、5a~6a、2a~7a及11a左右的振荡周期;SST主要由年循环分量决定,谐波拟合效果良好。

  • 标签: 浙南沿岸 SST 均一性 功率谱 谐波
  • 简介:介绍了红外辐射计和微波辐射计测量海表面温度的原理,分析了它们各自在反演海表面温度时的差异。在全球范围的海表面温度的遥感蛉测中,红外辐射计和微波辐射计的遥感精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传感器本身的噪音、算法反演精度、传感器分辨率、搭载卫星的全球覆盖率等自身因素使辐射计的探测资料产生差别:大气状况、海面风速、测量海洋不同深度海水的表征温度等外界因子也同时影响着红外辐射计和微波辐射计的遥感精度。了解红外波段和微波波段的辐射计在各方面的优劣,有助于发挥各自特长,有效提高卫星监测海表面温度的精度。

  • 标签: 红外 微波 辐射计 海表面温度
  • 简介:本文使用HYCOM数值模式,根据两种海气通量数据集(COADS、ECMWF)和两种海气通量块体参数化方案(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和非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的不同结合,构成4组数值实验,分别模拟了赤道及北太平洋的气候态海表温度。实验结果表明:1)在本文的实验中,非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优于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在太平洋40°N-20°S区域内,采用前者得到的年平均海表温度比Pathfinder卫星资料高约0.21℃,而采用后者得到的年平均海表温度比Pathfinder卫星资料高约0.63℃。2)HYCOM数值模式很好的模拟了赤道及北太平洋的气候态海表温度变化及西太平洋暖池空间分布的月变化。特别是实验2(采用COADS数据集和非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在太平洋40°N-20°S区域内,冬春两季平均SST仅比Pathfinder卫星数据集高0.02℃。3)不同的海气通量数据会对模式结果产生明显的影响。对比采用COADS数据集的实验2结果与采用ECMWF数据集的实验4结果可以发现,在模拟区域的西北部,实验2比实验4的年平均SST高约1℃;在模拟区域的东南部,实验4比实验2的年平均SST高约1℃。两者差的最大值出现在58°N、140°E附近及中国渤海,约为4℃(实验2比实验4的年平均SST高约4℃)。

  • 标签: 海洋模式 海气通量 海表温度 HYCOM模式
  • 简介:温度是水生生物尤其是贝类生存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探究温度对岩扇贝无水保活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本试验进行了温度对不同干露条件下岩扇贝存活率、半致死时间(LTd的影响以及温度胁迫对岩扇贝幼贝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两项不同的试验。为了探明温度对岩扇贝存活率和半致死时间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的岩扇贝(壳长为(397±50)mm)在不同温度(5℃、15℃)、湿度(保湿组、不保湿组)和氧气(充氧组、不充氧组)环境下的生存分析、影响半致死时间的因素效应分析。结果发现低温、保湿、充氧均可以显著提高岩扇叽存活率、半致死时间(P〈0.05),其中温度变化对岩扇贝的半致死时间影响最显著,其次时氧气,最后是湿度。在三个因素的交互作用中,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氧气交互作用显著(P〉0.05),湿度和氧气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这为确定岩扇贝苗种运输时间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探究温度变化对岩扇贝幼贝抗氧化系统的响应,试验从低温开始逐渐升温(5℃、10℃、15℃、20℃、25℃),检测岩扇贝幼贝抗氧化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SOD、过氧化氢酶活力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变化。结果显示,岩扇贝幼贝SOD活力在5℃时显著低于其余组SOD活力(P〈0.05),在10℃至25℃间,SOD活力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CAT活力在5℃至20℃间变化不显著(P〉0.05),在25℃时显著高于其余组CAT活力(P〈0.05);T-AOC水平在15℃时显著高于其余组(P〈0.05),温度从15℃升高或降低T-AOC活力都会显著下降(P〈0.05),降温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升温(P〈0.05)。这表明高温对岩扇贝幼贝组织液中CAT活力有着明显的诱导作用、对T-AOC活力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低温对岩扇贝幼贝组织液中SOD、T-AOC活力有着明显的抑制

  • 标签: 岩扇贝 幼贝 温度 无水保活 抗氧化酶活力
  • 简介:鉴于全自动的栅格地图数据现势检查受到自动特征提取技术的可靠和准确不高以及提取速度较慢等因素的限制,使得不能满足生产作业的需求。采用像素数的变化比率的方法来实现半自动栅格地图数据的现势检查。实验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 标签: 数字地图 栅格数据 现势性检查 像素变化率
  • 简介:通过建立区域连续运行卫星基准站网络系统,建立一种新型定位测量与服务模式,取代现有传统标志式控制点位保存、管理与应用模式,实现虚拟化的、现代网络定位服务,并介绍了不同的测绘精度需求的作业与应用模式。

  • 标签: 网格 测绘基准 GPS 基准站网络
  • 简介:微表层是海洋环境与大气对流层之间的一层生物膜,具有独特的海洋生态系统和物理化学、微生物组成。本研究采用传统的培养和流式细胞计数方法,比较了微表层和次表层(0.50米深)的细菌丰度,并对筛选的53株菌进行了测序,分析了可培养细菌的群落结构。此外,直接从微表层和相应次表层海水中提取DNA,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方法分析了总细菌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海洋微表层存在一个特殊的生态群,其微生物群落结构明显不同于其相应次水层。本研究采用生态学分子技术全面阐述了中国北黄海微表层海水中的漂浮细菌群落结构。

  • 标签: 微表层 细菌多样性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 简介:多波束测深系统安装校准是多波束测量的关键环节,其安装和校准的好坏直接影响测量精度。在校准和测量过程中,各种误差参数是同时存在且相互影响的。正确分析其相互关联,采取合适的校准方法,可以削弱其误差的影响,提高校准精度。论述了多波束安装参数校准的作业方法和误差分析,并对各校准参数的关联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量化分析,提出了削弱各参数关联的方法。

  • 标签: 多波束测深系统 校准参数 关联性分析
  • 简介:如果一个光杆名词短语是一个创造动词的宾语且该动词带进行体,那么该名词短语不能获得存在解读.如果该动词带完成体,虽然相关的名词短语可以获得存在解读,但是必须考虑时间因素.只有通过词义分解的方法才能解释作为创造动词宾语的光杆名词短语的存在解读.本文认为创造动词语义信息可以分解出一个涉及事件完结的事件谓词,该谓词意味着一个创造动词句对应的事件会在某个该事件没有被打断的可能世界中完结,并造成宾语位置上光杆名词短语指称的个体的产生.借助该事件谓词,我们就可以用一阶谓词逻辑来表达创造动词句并解释其中的光杆名词短语的存在解读.

  • 标签: 创造性动词 光杆名词短语 事件谓词 可能世界
  • 简介:介绍了接收机自主完整监测(RAIM)算法的故障检测及其可用原理,结合航空用户对完好性需求,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GPS系统下不同截止高度角条件下、不同飞行阶段的RAIM算法的可用结果,并且给出了中国区域内5°×5°格网点的RAIM最大和平均中断时间,分析了截止高度角、可视卫星个数和DOP值等因素对RAIM算法可用的影响。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GPS) 接收机自主完整性监测(RAIM) HPL VPL
  • 简介:利用数字海图数据直接出版纸质海图是提高纸制图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数字海图与纸质海图在编制原则和表现规范上的差异造成由数字图生产纸质图时,需要大量的手工修编,从而增加了工作量,延长了成图周期。采用一种新的制图理念,利用ArcInfo的选择压盖技术,制作纸质图符号库,选择正确符号化顺序,从而实现纸质海图生产与数字海图生产同步,减少重复劳动,缩短成图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标签: 纸质海图 数字海图 选择性压盖技术 海图符号库
  • 简介:海浪是影响舰船行进和结构设计的最核心的环境要素。海浪参数的统计分析是建立舰船环境适应长期预测模型的基础。对1993—2011年沿海台站、浮标观测资料,高度计观测资料和船舶报观测资料进行双线性插值,给出了海浪波高的分析场。利用波高分析场对WAVEWATCHⅢ(WW3)模拟结果进行最优插值同化。给出了海浪统计玫瑰图、极端海浪统计参数和海浪累年二维极值海浪谱等与舰船耐波有关的海浪统计参数,分析了中国近海的波浪特征。

  • 标签: 海浪 统计特征 舰船耐波性 舰船环境适应性
  • 简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离不开文化力量的浸染和熏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观音文化同属文化的范畴,两者在基本要义、实质内核、价值取向、传播方式上存在耦合,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现阶段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 标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观音文化 耦合 启示
  • 简介:自1968年美国纽约州叙拉古(Syucause)大学研究中心的G.D.Hichman首先提出了用激光脉冲测量的想法,并在1969年的《环境遥感》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用于测量近岸水域的机载脉冲式激光机”一文以来,世界海洋大国相继对机载激光机进行了研制;美国、澳大利亚走在最前列。到目前为止,已有数十台机载激光测深仪问世,并投入使用。本文将主要介绍机载激光测深原理,激光能量传播定理、扫描格式、各国机载激光测深仪发展及性能.并对机栽激光的应用领域和我国海道测量中的应用可行进行研究。提出了发展我国机载激光测深系统的设想。

  • 标签: 机载激光 海道测量 激光测深系统 倾斜改正 最大测深能力 澳大利亚
  • 简介:在英语学习中,阅读对提高语言综合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如何进行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是很多学者和英语教师们关心的问题。近几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策略意识和语篇意识变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日常教学活动渗透,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阅读策略训练,摸索出了基于语篇分析的大学英语策略阅读教学模式,以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使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更具实用和效用

  • 标签: 阅读策略 语篇 语篇分析 策略性阅读
  • 简介:采用基于POM模式与blending同化法构建了珠江口及邻近海域的13个主要分潮的精密潮汐模型,空间分辨率为1’×1’。精度评估表明,模型的总体综合预报误差小于9.3cm。在广州海事测绘中心管辖的长期验潮站控制下,以余水位传递的方式,珠江口海域的实时水位计算精度能满足水位改正的相关指标要求。对于大鹏湾海域,余水位的空间一致较强,后续若建立长期站,则也能实现水位改正精度指标下的实时水位监控。

  • 标签: 水位控制 潮汐模型 余水位 水位监控 珠江口海域
  • 简介:李欧梵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有着深远影响,他的论著对国内批评界在思维转变、视野拓展、理论创新等方面有着重要启示,但是国内研究界还是侧重于对其"现代"理论的探寻和具体著作的评论。其实,其研究方式的不断拓展本身就展现出一种学术经验不断突破的"现代"。从这个意义上说,李欧梵的学术研究历程也是"现代"的化身之一。本文通过梳理李欧梵研究"文史结合"、"都市叙事"、"视觉维度"和"回归古典"的几个重要转向,力图对其"边缘人"身份带来的"多元视角"作准确描述,由此探求海外视野与中国经验如何对接的问题。

  • 标签: 李欧梵 现代文学研究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