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实时差GPS在海上动态定位的精度,一直是海道测量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然后介绍了利用两台AshtechM-Ⅻ型GPS接收机进行实时差定位精度比对的情况。结果表明,这套仪器海上实时差GPS定位精度达到了3m以内,完全能够满足海道测量的要求。文章的最后还分析了在实时差GPS作业时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实时差分 精度分析 差分GPS GPS定位 定位精度 中误差
  • 简介:形几何作为定量描述自然界中复杂非线性现象的强有力工具,将其应用于南海南部断裂体系的研究中,通过数盒子法计算了断裂分布的分维值。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断裂分布的分维值能有效地描述断裂的空间分布特征。南海南部断裂体系在标度区间25~250km内具有很好的统计自相似性,全部断裂的分维值为1.6601,北东向断裂的为1.3875,北西向断裂的为1.2693。根据断裂分维等值线,沿西南海盆扩张轴,两侧断裂呈对称展布;北东向的与北西向的在空间上有一定的互补性,这反映了两组断裂在发育过程中的相互制约性。结合南海的构造演化及南海南部油气盆地的分布,初步探讨了断裂形特征与南海的构造演化及断裂形特征与油气盆地分布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南海南部 断裂 分形 数盒子法
  • 简介:我国的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为保证航行安全,我国海图图载水深的起算为理论最低潮(理论深度基准).本文根据两者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的方法,提出了统一高程基准与测深基准的设想.

  • 标签: 测量基准 大地水准面 深度基准面
  • 简介:在多波束测深趋势滤波构建趋势模型的过程中,其模型变量线性相关时,系数阵存在复共线性,因此将主成分估计的方法应用于趋势模型系数的求解,从而避免了复共线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实测数据进行实验,分别利用最小二乘算法和主成分估计求解二次趋势模型。比较计算结果,验证了主成分估计算法的有效性。

  • 标签: 多波束测深 趋势面滤波 复共线性 主成分估计 最小二乘法
  • 简介:针对航空重力向下延拓计算过程中的不稳定性,提出了扰动位空中球面边值问题,以航空重力测量数据作为扰动位在空中球面上满足的边值条件,得到扰动位空中球面边值问题,在球外部即为经典的球外边值问题,但对于球内直到地面则没有封闭的解析形式,给出了空中球面球内到地面区域的级数解,对于认识空中重力测量数据向下延拓特征和实际应用具有参考意义.利用地面实测数据计算结果表明,对于1km航高的测量数据,一阶解可满足厘米级高程异常的解算精度.

  • 标签: 航空重力测量 重力异常 空中球面边值问题 级数解 扰动位
  • 简介:在GPS/水准网点的基础上,利用重力资料确定网区的高程异常走向,再利用各点的大地高和正常高求得高程异常,借此精确确定沿海地区局部的似大地水准

  • 标签: GPS水准 大地水准面 精化 沿海地区
  • 简介:采用变资料同化技术,结合最优控制思想,对一个海气耦合模型的模式参数和强迫项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对模式进行优化,既可以补偿模式参数不准确性给预报带来的误差,又可以对模式参数本身进行修正和估计,为将来在实际应用中改善更复杂的预报模式、提高预报准确率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思路。

  • 标签: 变分资料同化 海气耦合模型 最优控制
  • 简介:指出传统距离加权内插法的不足,推导了垂线偏差同大地水准差距偏导数的转换公式,在此基础上利用间接平差模型得到了顾及垂线偏差的重力大地水准差距内插法,改进了传统距离加权平均法.

  • 标签: 距离加权平均法 垂线偏差 大地水准面差距偏导数
  • 简介:为了研究四维变同化方法在南海北部海洋数值预报中的适用性,使用海洋区域模式(ROMS),建立了南海北部海洋资料四维变同化系统,进行了温盐廓线和海面温度数据同化试验,初步对比分析了三种四维变实现方法的同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四维变同化方法具有较好的同化效果,其中,增量强约束方法(I4DVar)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稳定性高于4DPSAS和R4DVar。本文研究成果为建立南海业务化海洋四维变同化及预报系统奠定技术基础。

  • 标签: 海洋数值预报 海洋数据同化 四维变分 ROMS海洋模式 南海北部
  • 简介:基于精密潮沙模型分析了略最低低潮面相对理论最低潮比值的空间分布,等值线图表明比值在空间上分布复杂,略最低低潮比值法的适用性不能以距离或潮没类型相似性作为判断标准.以中国沿岸3组典型验潮站为例,统计不同同步时长下的传递精度.统计结果表明,同步时长达到7d,传递误差已较稳定,但可能存在系统偏差,取决于该方法的适用性.文中给出了比值在中国近海的等值线分布图,可作为适用性判断的参考.

  • 标签: 深度基准面 传递方法 略最低低潮面 传递精度 同步时长
  • 简介:为从量化角度分析在采用输入输出法计算局部大地水准中,输入数据(重力异常)的分辨率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以Moritz协方差函数模型估计功率谱密度函数,基于EGM2008模型重力异常计算了3种不同分辨率的输入数据下大地水准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分辨率的提升,将有更多的点能够参与拟合理论协方差函数模型系数,从而使得协方差函数模型在表征局部重力场特性上更加细化,大地水准高的计算精度随分辨率的提升而提高。

  • 标签: 大地水准面 重力异常 输入输出法 功率谱密度函数 EGM2008
  • 简介:在临时验潮站深度基准面的传递推估中加入时间性的要求,再将潮差比法确定的深度基准经同步改正,有效地提高了深度基准面的传递精度,并给出了评定其精度的可行方法。

  • 标签: 深度基准面 时间一致性 潮差比 同步改正 传递精度
  • 简介:为实现深远海潮汐动态变化信息的实时监测,在历元间差模型基础上进行星间差,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星间历元间差的精密单点定位算法.利用1Hz静、动态实测GPS数据验证结果表明,静态观测下Z、F、Z方向的历元坐标差均小于1cm,各坐标分量精度(RMS)优于0.16cm;海洋浮标低动态下,与成熟的GAMIT/TRACK软件解算结果比较,二者在X、F、Z方向的坐标差较差均小于2cm,各坐标分量较差精度(RMS)优于0.5cm.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 星间历元间差分模型 精度分析 TRACK
  • 简介:给出了矩阵体积法的原理和方法,并使用矩阵体积法研究了水下差GPS定位中设计矩阵的态性,导出了星形空间网中设计矩阵的体积与观测向量高度角参数的函数关系式,为研究星形空间网图形强度提供了数学模型。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 水下差分GPS 矩阵体积 矩阵体积法
  • 简介:利用涌浪影响下短时段内的冲流带滩高频高程数据和碎波带波流资料,在奇异谱分析(SSA)的基础上,以比研究了不同形态滩面的冲淤变化趋势、趋势分布形状、冲淤变化周期和冲淤变化强度,以及同一条剖面不同桩点间各因素间的变化关系:用交叉谱方法探索了每分钟滩高频冲淤变化与碎波带长重力波间的作用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滩角韵律地形引起的冲流分流作用促进了滩脊向滩谷的泥沙转运,冲流带滩存在明显的长重力波频段的周期性冲淤振动,滩冲淤振动强度由滩下部向上部递减,碎波带长重力波对滩高频冲淤变化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冲流带 奇异谱分析 长重力波 交叉谱
  • 简介:地理要素的分类编码是人类认知地理信息世界的成果,也是人类对地理信息世界再认知的人口和关键.在海洋地理信息领域,S-101数据标准即将替代现行S-57ENC标准,分类编码方案也将会相应改变.先对S-57到S-101的属性变化内容进行整体描述,再从地理要素属性、元要素属性、图示表达属性三方内容,对新旧两套分类编码中的属性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为涉海人员消化吸收新标准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海洋测绘 地理信息标准 电子海图 S-101 S-57 数据融合
  • 简介:通过理论分析与应用实践,探讨了实时动态差全球定位系统(GPSRTK)与全站仪相配合测量的解决方案、实测技术以及操作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在航道测量中的仪器设备、人员分工与环境利用的协调配合方法,既保证了测图精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 标签: 航道测量 地形测量 全球定位系统 全站仪 实时动态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