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利用1984-2007年柴达木盆地木洪地区自然环境中芦苇草本物候现象及同期气象资料,用气候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其变化规律及气候变化对芦苇草本物候现象的影响得出:芦苇草本物候现象随气候变暖、变干的变化也发生着较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年际变化特征:萌动期1984-1990年变化趋势不明显,90年代、2001-2007年变化趋势较明显提早。黄枯期1984-1990年间变化趋势较明显推迟,生长期1984-1990年变化趋势较明显延长,90年代黄枯期变化趋势微弱提早、生长期变化趋势微弱延长,2001-2007年间黄枯期变化趋势较明显提早、2001-2007年间生长期变化趋势较明显缩短;平均气温、日照,降水中对芦苇生长期影响最明显的气温,其次是日照,降水影响不明显。

  • 标签: 芦苇 物候 变化规律 分析
  • 简介:应用木洪气象站枸杞的物候观测资料,对枸杞发育期的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的分析表明:木洪地区枸杞全生育期日照时数为1557.6h,日照百分率68%,光能资源丰富,可满足枸杞生长发育需要。自然降水不能满足枸杞生长对水分的要求,应采用灌溉方式解决补给矛盾。

  • 标签: 诺木洪 枸杞 气象条件
  • 简介:“海棠”、“凤凰”、“瑞斯”3个路径和强度相似、登陆地点相近、登陆后移动方向也相同,但在浙中南地区产生的降水强度有明显差异。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3个台风的流场、物理量场以及湿位涡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浙中南受这类台风影响时的雨强预报诊断思路。分析表明,低空急流、低层水汽辐合、高层辐散和大暴雨的降水强度密切相关;湿位涡在中低层mpv1〈0,mpv2〉0的分布特征对台风大暴雨的发生和落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但由于台风暴雨发生机制的复杂性,大暴雨过程不一定都满足倾斜涡度发展理论所推得的这一强降水的判据,如具备其他有利条件,仍有发生大暴雨的可能。

  • 标签: 天气学 台风暴雨 物理量场 湿位涡
  • 简介:青海湖地区生态变化引起世人关注,本文从青海湖生态、环境现状入手,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分析引起青海湖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因,提出改善环境的对策。

  • 标签: 生态环境 环青海湖地区 山脉 河流 土壤 气候
  • 简介:概述了多芳烃的来源,就近年来多芳烃(PAHS)在大气、土壤、植被和水体沉积物中分布与迁移规律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未来PAHs研究方向。

  • 标签: PAHS 来源 分布 迁移规律 研究方向
  • 简介: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开展大气环境评价工作已10年。使用的复杂下垫面的评价模式,山谷风、海陆风扩散模式和三维数值差分模式,技术和方法是比较先进的,1990年6月份这个所获得了国家环保局颁发的甲级评证书。(王奉安)

  • 标签: 区域气象中心 海陆风 大气环境评价 山谷风 差分模式 扩散模式
  • 简介:利用升级后的ECMWF细网格模式2m温度、大尺度降水量(LSP)、累积降水量(TP)及850hPa风速等气象要素预报场,采用客观分析和统计学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乌鲁木齐东区气温、降水及风速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2m温度场对于东区最高、最低气温有较好的预报能力,最高、最低气温年均准确率ECMWF细网格模式产品均高于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产品,分别达69.1%和73.8%。细网格和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的晴雨准确率均接近或超过80%,对降水天气预报有较好的参考价值;降水分级检验上看,ECMWF细网格和中央指导预报准确率均不太高;对于降雨天气,细网格的预报能力略高于指导预报;对于降雪天气,指导预报对小雪和大雪的预报准确率高于细网格;ECMWF细网格850hPa风速产品与实况风速有较好的相关性,对逐日风的预报有较好地指示意义。

  • 标签: ECMWF细网格 2m温度 TP LSP 检验分析
  • 简介:2000年8月16-17日,北京地区出现较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并结合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对本次暴雨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空西来槽和东北冷涡的环流形势下,高空辐散强迫抽吸作用和低层辐合共同作用造成强上升运动、低层有向北京地区的水汽输送,在以上两个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前期对流不稳定能量的聚集和适时释放,也是造成此次强降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 标签: 环流形势 辐散抽吸 诊断分析
  • 简介:利用1961--2010年渤海地区58个站逐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资料,按照寒潮标准统计寒潮频次和寒潮强度,分析环渤海地区单站寒潮和区域寒潮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单站寒潮出现频次的地域差异较大,呈现自北至南递减态势,年平均次数最多的为张北21次,最少的京津地区不足2次。近50a来环渤海地区共有233次区域性寒潮,出现在当年9月至翌年4月,其中11月最多。区域寒潮呈显著减少趋势。20世纪60—70年代区域性寒潮事件频发,80年代开始明显减少并在1983年出现了突变。区域特强寒潮不多,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2次,自1970年开始特强寒潮平均每个年代出现1次。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环渤海地区区域寒潮次数明显减少,但特强寒潮即极端寒潮事件并未减少。

  • 标签: 寒潮 强度 频率 环渤海
  • 简介:利用1971—2012年渤海沿海地区距海岸线50km内气象站的逐日风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环渤海沿海地区平均风速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71—2012年渤海沿海地区年及四季的平均风速均呈显著减小的趋势,春季平均风速减小幅度最大,为0.33(m·s^-1)/10a,有70%的台站年平均风速减小速率超过0.20(m·s^-1)/10a;天津塘沽站和辽宁大连站年平均风速减小幅度最大,达-0.50(m·s^-1)/10a以上。通过对各站年平均风速逐年变化分析发现,环渤海沿海区域风速减小表现为风速≤3m·s^-1的小风日数总体呈明显的增加趋势,最大风速和大风日数呈减小的趋势。风速减小的因素受台站观测环境变化和迁站的影响较大,大气环流变化对其影响较小。

  • 标签: 环渤海地区 风速变化 城市化 观测环境
  • 简介:那神奇的太姥山,曾流传着多少美丽的传说,也令多少人向往。今天在她的脚下,一个巨型的核电站将拔地而起,同样留下一些感人的故事。

  • 标签: 核电站 观测 场环 气象 宁德 福建
  • 简介: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我们很自然地想起了在党的旗帜下哺育的好儿女,我们身边的先进典型,优秀共产党员陈华同志.陈华同志虽然没有像过去革命战争年代枪林弹雨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那样有可歌可泣的英勇伟迹,也没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气象战线上有着发明创造贡献卓著的业绩,而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二十八年如一日,默默无私奉献的一位普通的共产党

  • 标签: 陈素华 英雄人物 基层台站 细微末节 工作岗位 共产主义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