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引言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主体的东南部,平均海拔约4000米以上,是我省主要牧业区之一。雪灾是这个地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它不但严重地危害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对这个地区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都会造成严重威胁。自从1976年以来,玉树州气象工作者对雪灾的研究曾做过大量的工作,也找出了一些好的预报方法。本次为了建立《玉树州雪灾预报系统》,在研究新预报方法的同时,对1976年和1984年两次雪灾研究成果的预报方法和预报

  • 标签: 冬季雪灾 预报方法 玉树州 预报系统 雪灾预报 灾害性天气
  • 简介:利用1959—1997年青海省降水、气温、积雪资料,用EOF、REOF、功率谱、趋势分析等数理统计预报方法,分析青海省牧区降水、气温、积雪与雪灾之间关系及降水变化趋势得出:近10年秋末冬初降水呈减少趋势,而冬季、冬末春初降水呈增多趋势;当夏季6—8月极涡偏强、乌拉尔山和鄂霍次克海高压(或高压脊)偏强、印度低压偏强、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位置偏南、反厄尔尼诺当年、夏季青藏高原气温及地温偏高时,秋末冬初、冬季、冬末春初青海牧区易多雪;反之易少雪。

  • 标签: 牧区 雪灾 预报方法
  • 简介:本文从中短期角度出发对雪灾形成特点及成因作了分析,并给出了雪灾指标,利用10月和元月的500hPa环流特征做为中期预报的主要背景,天气形势和影响系统做为短期预报的着眼点对青南高原雪灾中短期预报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力求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 标签: 青南高原 雪灾 中短期天气
  • 简介:对青藏高原东部牧区1967~1996年30a中春季发生的成灾性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发现有45%的成灾性降雪过程与该地区的低涡天气系统有关。在归纳总结高原春季降雪天气形成的3种环流模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通常情况下高原切变线对高原低涡发生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即高原切变线西南段区域内为上升运动区且气流的气旋性涡旋处于发展阶段,切变线东北段区域内为下沉运动区且气流的反气旋性涡旋处于发展阶段,是低涡形成的前期条件;高原切变线附近的流场有利于将周围水汽聚拢,使低涡系统得到持续不断的水汽供给,其中负的水汽通量散度扰动中心位于切变线中段南侧,形成水汽汇,正的水汽通量散度扰动最大值部分位于切变线西南段南侧,是低涡水汽的主要来源。文中还给出了高原部分测站降雪量、最低气温的预报方程,可供有关预报人员参考。

  • 标签: 春季雪灾 雪灾预报 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青藏高原 牧区
  • 简介:制定牧区雪灾标准。气象条件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因子,此外,雪灾还与牧草丰歉、牲畜状况、草场类型、草场载畜状况以及承受灾害的能力有关。要对幅员辽阔的广大牧区发生的雪灾迅速作出评估,除气象因子外,其它致灾因子就目前条件还难以及时、准确地获取。所以本评价标准仅限于考虑气象因子与雪灾的关系。本文依据积雪掩埋牧草程度、积雪持续日数和积雪面积比等三项指标,来制定中国牧区雪灾发生的等级指标,将灾情等级分为轻灾、中灾、重灾和特大灾四级。

  • 标签: 牧区 雪灾 等级指标
  • 简介:分析内蒙古地区雪灾的形成特点和影响成灾因素,综合归纳大雪、暴雪形成机理、气候特点、天气形势和客观预报方法,以及新技术在雪灾监测和评估中的应用,最后给出雪灾的减灾对策。

  • 标签: 白灾 暴风雪 监测预警 减灾决策
  • 简介:对1970~1990年共21年41次川西高原雪灾天气过程的分析研究,从气候分布、大气环流特征、影响天气系统等方面探求川西高原雪灾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对提高雪灾天气预报准确率,做好为畜牧业生产的气象服务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川西高原 雪灾 天气研究
  • 简介:雪是自然界的化妆师,为我们装扮缤纷的世界。雪花从天而降,把世界变成一座圣洁的宫殿。如果美丽的雪花持续不断地降落,或者在反常的时间降落,就会给生灵带来危害。雪灾是长时间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成灾的自然现象。雪灾严重影响甚至破坏交通、通信、输电线路等生命线工程,对人民生产、生活影响巨大。

  • 标签: 灾害防治 借鉴 国外 生命线工程 自然现象 输电线路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本省雪灾现状和雪灾发生的内、外部原因,提出科学的防御对策,为本省抗御雪灾和促进畜牧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雪灾 现状 防御 对策
  • 简介:本文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了卫星遥感在雪灾监测中的作用,积雪遥感原理以及云雪在AVHRR各观测波段的光谱特征。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区分云雪的多光谱云雪判识法,并以去年冬季青海地区雪灾为例,计算处理了1995年冬季青南地区10个县的积雪覆盖面积,根据计算结果并结合常规观测资料对雪灾的发生和发展进行了初步分析。最后对改进的多光谱云雪判识方法做了简要的分析评述,指出了目前卫星遥感积雪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

  • 标签: 卫星遥感 AVHRR资料 雪灾监测 光谱特征
  • 简介:CUACE/Dust完成2007年春季沙尘暴预报服务,为中央气象台、华风影视集团、气象报社、新华社等国内多家单位提供沙尘暴数值预报产品184期;为国际沙尘暴网站制作发布提供英语沙尘暴预报公报110期。为业务会商提供幻灯片和文档材料共66期,5次参加08:00天气会商;CUACE/Dust对东北亚春季25次沙尘暴过程中的22次都做到有效预报

  • 标签: 沙尘暴预报 数值预报产品 预报服务 中央气象台 沙尘暴过程 网站制作
  • 简介:文章采用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通辽地区11个国家气象站(对应城镇,下同)和69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对应乡镇,下同)逐日20—20时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实况资料,分析了各区域气象站与邻近国家气象站实况温度相关关系,给出了替代法、误差订正法、回归方程法3种乡镇温度预报方法并进行了检验评估。结果表明:(1)区域气象站与邻近国家气象站实况温度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2)回归方程法较另两种方法更优,在实际工作中应予以重点采用;(3)基于城镇预报的乡镇温度预报质量依赖于同期城镇温度预报质量,通常前者较后者略低;(4)以城镇预报为基础,采用回归方程法制作的乡镇温度预报质量较高。

  • 标签: 城镇预报 区域自动气象站 乡镇温度预报 回归方程
  • 简介:利用1961—1990年我国三大主要牧区(新疆、青藏高原和内蒙古)共45个站的冬季降水量距平百分率资料,统计30年来冬季雪灾频次,分析了我国三大主要牧区冬季雪灾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年际变化特征,讨论了冬季平均气温及降水量与冬季雪灾的关系,最后阐述了雪灾的影响。

  • 标签: 牧区 冬季雪灾 年际变化
  • 简介:雪灾是影响我国高纬度、高海拔及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牧业发展的一种主要自然灾害,特别是在我国新疆、内蒙古、青海及西藏等省、区的广大牧区,由于冬春季节的集中降雪,往往会形成大面积持续的积雪覆盖,致使牲畜因觅食困难而引起大批死亡,给这些地区的国民经济建设造成严重危害。资料分析表明,我国的积雪高发区基本沿400mm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稳定的积雪面积约为4.2×10~6km~2。在这一广袤的积雪区域内,不同程度的雪灾几乎每年都会出现,素有"十年一大灾,五年两头灾"之称。本项目选择西藏那曲和内蒙古锡林郭勒两个雪灾高频区为试验区,利用一些可测量参数对其灾情等级与危害程度进行定量的刻划与描述,并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一体化技术对其灾情过程和灾害损失进行了动态监测与评估。

  • 标签: 牧区雪灾 遥感监测 损失评估
  • 简介:厄尼诺事件常伴随着全球性大气环流的异常和短期气候的变化,特别是最近两次厄尼诺(1991—1992年、93年),使全球许多地方发生了气候灾害。本文用中国科学院厄尼诺事件监测小组的标准分析了厄尼诺事件与青南高原冬季降水的关系,并用谱分析、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太平洋月平均海温存在持续性升温(或降温)的一些特征,用代表性好、持续性强、稳定可靠、相对独立、物理意义明确的海温月、季、年的气候因子建立雪灾短期气候预测方程,并对预测方程进行了验证。

  • 标签: 厄尼诺 雪灾 短期气候预测 气候因子
  • 简介:2012年1-2果洛由于持续降雪致使中北部发生雪灾,其中甘德达到了重度雪灾标准。本文利用实况观测资料及各种物理量场对造成此次雪灾的五次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和归纳,以期获得一些对果洛冬季降雪有指导意义的预报指标。

  • 标签: 雪灾 天气过程 分析 归纳
  • 简介:利用“9210”工程网络提供的大量气象信息,在MICAPS平台开发分县预报系统,是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途径。预报经济的应用在分县预报系统的研制开发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使该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通用性。

  • 标签: 分县预报系统 预报经验 天气预报 短期预报
  • 简介:利用相似预报的原理制作了甘南高原冰雹短时预报工具,该方法的实现是通过建立历史个例资料库,寻找相似个例并根据条件判断是否有冰雹,查看历史天气图并与当天实况进行对比,进行人工判断,增加新的冰雹个例4部分完成的。经检验,该方法在甘南州冰雹短时预报中使用效果较好,是一种有效的短时预报方法。

  • 标签: 冰雹 短时预报 相似
  • 简介:2008年冬季,河北省连续3次出现了大范围的寒潮天气过程,为近10a来之最。特别是2008年12月3~5日为历史同期最严重的一次寒潮天气过程。从3次过程的大气环流特征、冷空气强度及影响路径、要素特征等方面分析比较T213和欧洲数值预报产品(EC)与实况的异同,检验不同数值预报产品对寒潮天气过程的预报能力,为以后更准确地预报寒潮天气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分析结果表明:T213和EC数值预报产品都能预报出寒潮爆发的典型特征,而T213具有更高的时空密度,对提高寒潮天气的精细化预报水平有更大帮助。

  • 标签: 数值预报产品 寒潮预报 能力检验
  • 简介:一、前言众所周知,寒潮天气过程是大型环流调整的产物,ECMWF72—144小时500hPa格点报和JMHFEAS509-FEAS519传真图比较准确地提供了逐日500hPa中高纬度的槽脊位置,因此,中期寒潮预报问题得以简化:预报员无须用“历史外推”来预测环流形势的调整,

  • 标签: 寒潮预报 数值预报产品 寒潮天气 环流调整 环流形势 中高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