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CAWS1000-GWS型自动梯度观测系统广泛应用于边界层气象观测、通量观测、风能资源详查以及农业气象、环境评价观测等领域。针对该系统的日常维护提出建议,并对系统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给出故障排除方法。

  • 标签: CAWS1O00-GWS 维护 故障分析
  • 简介:应用青海省班玛县国家基本气象站2011年6月1日-9月30日的降水资料,进行自动站与人工观测降水量记录统计、对比分析,发现自动站观测雨量与人工观测雨量存在一些偏差。分析表明,导致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仪器测量原理与观测方法不同、人为影响、观测时间不一致、降水强度等其他原因。

  • 标签: 降水量 差值 对比分析
  • 简介:随着科技不断进步,自动观测逐渐代替了人工观测,主要气象要素已基本实现了仪器观测,因此自动气象观测设备的保障成为业务工作的重要部分。结合多年气象仪器维修经验,从地温传感器故障入手,分析故障原因并对地温传感器的连线方式与方法提出建议。1地温传感器工作原理地温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按照一定的规律将被测量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 标签: 地温传感器 自动气象站 数据异常 人工观测 气象仪器 传感器故障
  • 简介: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提供的耦合模式对比计划第五阶段(CMIP5)的地球系统模式(ESM)较之以前增加了较为复杂的碳循环,即在原有的全球大气耦合海洋环流模式(AOGCMs)中,把大气与陆地和海洋碳循环过程加入,这样较真实地再现碳循环和物理气候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1].为了表征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考虑碳循环响应于未来的气候变化和CO2的变化,经常考虑碳—浓度参数化和碳—气候反馈参数化,这是两个强的和相反的反馈.碳—浓度参数化是度量陆地和海洋碳库对大气中CO2浓度变化的响应程度,从大气的观点是负反馈.碳—气候反馈参数化是度量温度和其他气候变量变化的响应,从大气的观点一般是正反馈.碳—浓度响应决定由于CO2增加碳库的变化;碳—气候响应决定由气候变化造成碳库的变化.

  • 标签: 碳循环 地球系统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 海洋环流模式 CO2浓度 全球大气
  • 简介:自动站雨量传感器出现的雨量偏大或偏小、无雨量显示或雨量时有时无两例故障,分析故障原因,给出修理排除方法。介绍了对雨量传感器的硬件维护、错误数据的处理方法。

  • 标签: 自动气象站 雨量 故障分析 排除
  • 简介:目前,信息通信系统现已配有110V/220V的直流不间断电源系统,交流停电后,这个直流系统是不断电的。将110V/220V直流电源系统引入通信中心机房,对通信网管系统和信息通信设备进行供电,一是110V/220V的直流不间断电源作为DC—AC逆变电源模块的输入.交流220V供电输入和DC—AC逆变模块同时对中心网管系统和信息设备进行供电:二是110V/220V的直流不间断电源作为DC—DC电源模块的输入.通过负载均衡控制,合理地分配AC—DC整流模块和DC—DC电源模块的负载电流比例,保证所有电源模块处于有效的输出状态,交流停电时,全部的负载电流无损切换至DC—DC模块输出。交流停电后,由于110V/220V直流电源的不间断性。保障了通信网管系统和信息通信设备的供电连续性。

  • 标签: 直流不间断 负载均衡 逆变
  • 简介:1.1夏季青藏高原积雪异常与同期梅雨降水的关联高分辨率的卫星资料(EASE-grid)显示,在青藏高原西部、南部等高海拔地区夏季仍存在积雪。该地区的积雪异常可以调节青藏高原陆面加热,进而影响青藏高原西部的垂直运动,并通过经向垂直环流调节北印度洋地区的垂直上升运动。同时,通过热带地区的纬向垂直环流和开尔文波(Kelvinwave)响应,北印度洋异常垂直运动可以造成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也对西太平洋暖池的对流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的夏季积雪能够影响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EAP)和相应的东亚梅雨区夏季降水异常(图1a)。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 青藏高原西部 夏季降水异常 副热带高压异常 积雪异常
  • 简介:对延伸期干旱、沙尘暴过程低频预报系统的整体框架、子模块构成和功能、预报方法、操作步骤及应用情况进行详细介绍。该系统主要有干旱、沙尘暴过程低频方法预报2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包括低频天气图、关键区低频曲线2种预报方法。目前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已使用该系统对西北地区东部的干旱过程和沙尘暴过程进行预报,就沙尘暴预报效果来说,2012年预报准确率达到75%,2011年和2013年的预报准确率均达到67%,预报时效达到8-31d。而对干旱过程的预报效果,2012年预报准确率达80%,2011、2013年分别达75%、67%,预报时效达6-30d。

  • 标签: 延伸期预报 干旱过程 沙尘暴过程 低频天气系统
  • 简介:1软件升级前要充分准备L波段(1型)高空气象观测系统软件[1]升级前,要认真阅读上级下发文件要求和升级软件说明,了解软件最新功能和升级前后的异同,并应在备份业务用机上模拟升级,对数据文件和台站参数文件做好备份。重点备份安装目录lradar下的control、dat、datap、datbak、help、tfs文件夹下的文件。再建一个文件夹,将要升级的软件升级包解压存放其中,一旦升级失败可还原恢复。

  • 标签: 气象观测系统 软件升级 L波段 高空 参数文件 数据文件
  • 简介:1概况2014年6月15—21日,国家气候中心模式室吴方华博士和张芳参加了在美国科罗拉多州Breckenridge小镇举办的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第19届学术年会。该学术年会由美国国家大气科学研究中心(NCAR)气候与全球动力系承办,旨在探讨CESM模式的研发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并为其他模式发展提供经验交流的平台,其代表了目前国际前沿模式发展的最新动向。国家气候中心模式室历年都会派相关科研人员参会观摩学习。会上张芳主要关注了大气环流模式以及大气化学模式的研究进展,吴方华则重点关注了海洋环流模式和海洋生物化学模式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学术年会 地球系统 通用 大气化学模式 大气环流模式 海洋环流模式
  • 简介:为了研究AMDAR(AircraftMeteorologicalDataRelay)资料对GRAPES(GlobalRegionalAssimilationandPredictionSystem)系统的影响,针对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实时库检索的业务AMDAR资料,分析了该资料的偏差和标准差等质量特性;利用GRAPES数值预报系统,做了两个月的同化预报循环试验。选取资料和试验的时间是2013年5月、6月,同化窗口6h,预报时效7d。结果表明,与背景场该资料的温度要素的平均偏差在0.2℃,标准差在2℃,风的平均偏差在0.2m/s,标准差在3m/s,偏差基本符合正态分布;AMDAR资料对同化和预报效果均有改善。

  • 标签: AMDAR资料 GRAPES系统 资料同化 数值预报
  • 简介:1概况2013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WMO基本系统委员会(CBS)公共气象服务中的交流、宣传和公众教育问题专家组(ET/COPE)在中国南京召开专家组会议。参加会议的专家11人,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克罗地亚、希腊、中国香港、肯尼亚、瑞士、新西兰和英国1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毛恒青和吕明辉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 标签: 气象服务 专家组 委员会 WMO 会议简介 系统
  • 简介:文章利用2008-2010年近3a夏季强对流天气的观测资料以及雷达回波资料,通过统计和分析,初步总结了我市强对流天气的分布情况、雷达回波特征指标阈值及其对应的天气类型,旨在为预报员做短时临近预报时能更加客观定量及精细化而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强对流 雷达回波 天气类型
  • 简介:使用维多利亚大学的地球系统模式进行模拟,选取1800-2500年间较高的CO2浓度情景(RCP8.5),分析由于CO2增加引起的气候变化对海洋碳循环的影响.当气候敏感度为3.0K时,相对于无气候变化,到2100年,由于大气CO2增加造成的气候变化导致海表面温度升高2.7K,北大西洋深水流量减少4.5Sv,海洋对人为碳的年吸收减少0.8PgC;比较人为溶解无机碳在海洋中的垂直累积分布,发现气候变化对海洋吸收大气CO2的影响在北大西洋区域最明显.1800-2500年,相对于不考虑气候变化的情景,模式模拟的气候变化导致整个海洋对人为碳的累积吸收总量减少23.1%,其中北大西洋减少32.0%.此外,比较不同气候敏感度(0~4.5K,间隔为0.5K)的模拟结果发现,气候敏感度越高,气候变化对海洋吸收CO2能力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 标签: 气候变化 海洋碳循环 碳循环模拟
  • 简介:使用探空、地面和张掖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对2013年7月30日发生在河西走廊的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雷暴大风沙尘天气是对流层低层冷平流作用下,不稳定能量释放形成的β、γ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的,雷暴下击暴流的辐散流和密度流是引发地面强风和沙尘暴的直接因素。高层干、中层相对湿和低层干的层结,易产生雷暴大风天气。1h正变压和负变温演变能很好地反映雷暴下击暴流形成的雷暴高压和冷池的强弱变化,同时也反映了下击暴流的辐散气流和冷池密度流造成的地面大风及沙尘天气的变化。

  • 标签: 河西走廊 雷暴 下击暴流 沙尘暴
  • 简介:1概况2014年4月28日至5月2日,WMO基本系统委员会(CBS)数据表示维护和监视跨项目专家组(IPET-DRMM)第2次会议在美国马里兰州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召开,专家组成员、WMO政府间海洋气象委员会(IOC)海洋气象联合技术委员会(JCOMM)代表、WMO秘书处官员等共15人参加,WMO仪器和观测方法委员会(CIMO)代表、民用航空组织(ICA0)代表、国家气候监测产品工作组(nNCMP)代表通过电话会议参加讨论。

  • 标签: 技术委员会 数据表示 WMO 专家组 会议简介 维护
  • 简介:利用静态箱法于2011年结实期和2012年开花期与结实期分别对不同人类活动(自由放牧和刈割)影响下的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及相应的封育草原的CH4通量和植物土壤系统呼吸作用排放的CO2通量进行野外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放牧和刈割及其对应的封育样地)均表现为CH4的汇,3个观测时期汇强的变化范围为:-23.98±6.40~-95.96±28.57μgCm^-2h^-1。呼伦贝尔草甸草原CH4通量的日变化对温度的响应较为复杂。不同时期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的植物土壤系统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存在差异,水分和温度的共同影响造成2012年结实期日均CO2排放量低于2011年结实期。放牧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CH4吸收通量的日变化模式的影响较小,但在2011年结实期和2012年开花期促进了CH4日均通量(促进幅度12.05%~93.35%),2012年结实期放牧降低了CH4日均通量(降低幅度23.32%~30.43%);刈割降低CH4吸收日均通量11.55%~60.62%。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日均累计碳排放量中CH4所占比例为0.35%~2.62%,而放牧和刈割行为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的日均累计碳排放的影响结果在不同物候期以及不同植被群落类型均有不同。

  • 标签: 呼伦贝尔草甸草原 放牧 刈割 CH4 通量 CO2排放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