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对2005年7月25-29日引发较大范围持续性暴雨的东北低的结构、度和水汽收支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东北低是一个较深厚的冷性涡旋。初期,气旋性度出现在对流层中层,然后向中低层及高层伸展。而低加强阶段,气旋性度在对流层高层增加得最快,并逐渐向中低层传播,诱发地面气旋的发展;由于高低空锋生的相互作用,在低南部形成了深厚的近乎垂直的低层略前倾的“弓形”锋区。2)对度收支的计算表明,水平度平流项和水平辐散项对低的发展、加强起到最主要的作用。但在不同阶段,这两项的作用和大小各不相同。3)对流层高层位大值区在低东部向下传播,有利于低的发展加强,与低暴雨的落区位置较为接近。此外对卫星云顶亮度温度(TBB)的分析,发现低暴雨典型的涡旋云带中对流活动旺盛的地区与局地暴雨的位置对应。4)低暴雨的水汽初期主要来自北部,随着低纬地区西南季风的增强,沿副高西侧从低纬到中高纬建立起一条较强的水汽输送带,东北地区水汽收支以南北向的辐合为主。5)将2005年和1998年夏季6~8月的东北低暴雨个例的天气形势配置进行逐月比较,发现持续的较大范围的低暴雨过程与亚洲中高纬的阻塞形势、低的维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及夏季风和低纬系统的水汽输送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东北低涡 暴雨 位涡 涡度收支 水汽收支
  • 简介:用一个正压原始方程模式实施了六组试验,研究了东移低的动力学.结果表明:无论是切变基流与低的相互作用,还是块与低的相互作用,都可引起低强度在短暂时段内增强,但整个积分时段内低强度的演变仍呈下降趋势.切变基流、低和多个块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下降的趋势.正相对度切变基流中低块的合并,是东移低强度得以维持和发展的一个直接的原因.

  • 标签: 东移低涡 大气动力学 切变基流 涡块 相互作用 低涡强度
  • 简介:利用三维对流边界层的大模拟模式研究对流边界层湍流统计特征量,模拟结果与前人的同类模拟工作及实验观测结果相比较,得到了一致的结论.

  • 标签: 大涡模式 湍流 对流边界层
  • 简介:利用高频次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闪电定位仪及区域自动站资料,对2011年6月9日湖北暴雨过程的闪电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CS不同生命阶段地闪所处位置不同,正、负闪同时跃增至峰值是MCS成熟阶段的标志之一,地闪密集区和MCS中移速较快的强回波位置基本吻合,MCS强回波区域出现的正闪、负闪和45--55dBz回波后部区域对应较好,强降水发生在MCS成熟后趋于消亡阶段。

  • 标签: 西南涡 雷达回波 地闪
  • 简介:利用NCEP再分析格点资料、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降水资料、0.1°×0.1°的FY-2E云顶亮温资料,对2013年6月29日至7月1日发生在四川东部的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合度收支方程重点分析了引发这次大暴雨的西南结构。结果表明:在西南低发生发展过程中,对低发展起直接作用的是水平辐合辐散项和水平平流项,低形成前水平辐合辐散项起主要贡献,低形成后水平平流项贡献增大,并在对流层中低层以正贡献为主,扭转项贡献最小,而垂直输送项在低形成前期以正贡献为主,低减弱阶段以负贡献为主;在西南低形成前期,对流层高层有位大值区向下传输至中层,中高层正位叠加在低层负位之上,有利于低层低的发展及不稳定能量的存储与释放,是低维持发展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西南涡 暴雨 涡度收支 湿位涡
  • 简介:采用WRF模式对2005年“海棠”台风登陆福建省前后24h内所造成的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利用模式输出结果,借助位理论分析位与台风低压流场及降水的关系,并结合对风场、相当位温、相对湿度等诊断量的分布特征分析,探讨了台风强降水的发展和维持机制。结果表明,310K等熵面上高位发展演变较好反映了台风低压系统路径移动以及强度变化的过程。暴雨中心主要出现在位大值区及其偏东北方向,且位气块回旋少动,与暴雨的发展维持密切相关。高位区主要位于等熵面坡度和梯度最大处,当等熵面上下贯通,对流层高层的高位沿等熵面下传,形成位柱时,有利于暴雨增幅。台风环流内水汽充足,上升运动强烈,也有助于此次台风降水强度持续强大。

  • 标签: 台风暴雨 位涡 等熵面 数值模拟
  • 简介:采用LAPS中尺度分析模式大气资料,对2008年7月一次西南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学降水运动的中尺度诊断计算与分析。诊断计算包括:可降水量、层结不稳定能量、对流可降水量、水汽权重平均风速、水汽通量散度、云水、云冰总量及其通量散度和垂直速度与凝结函数降水率等。结果表明:"西南—切变线"系统的暴雨发生在暖湿气团与变性冷气团之间的中尺度风场辐合上升运动区,中尺度雨团发生在层结不稳定的暖湿气团一侧。计算的中尺度垂直运动与凝结函数降水率场,降水率为暴雨到特大暴雨。计算的水汽通量辐合降水率与凝结函数降水率不会完全重合,且水汽通量辐合既可致中尺度"雨",又可成大尺度"云",并且云水、云冰通量辐合/辐散,可解释为它们的"正"/"负"碰并增长,而碰并增长产生水凝物增量(降水率)促成大暴雨。因此,在凝结函数降水率场中产生的中、小尺度对流雨团,加上水汽与云水、云冰通量辐合及其碰并增长,并且借助层结不稳定能量释放和可能产生的强迫"次级环流"及水汽与云水、云冰输送,是"西南—切变线"系统造成襄樊特大暴雨的天气学成因。

  • 标签: 西南涡暴雨 降水运动 LAPS中尺度分析 凝结函数降水率 水汽 云水和云冰通量散度
  • 简介:本文用1980-1982年的资料揭示了夏季青藏高原上存在准一周、准半周和准十天的大气短周期振荡.而且这种振荡与高原东部有限区域的低活动及下游降水有较好的超前相关。

  • 标签: 大气 振荡 周期 降水 相关关系
  • 简介:采用FY-2E和CloudSat卫星资料、雷达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分析2013年春季2次西南云型、云系结构和雷达回波演变、环境场特征。结果表明:(1)2次西南形成都伴随有高原槽东移和高原东侧偏南低空急流增强,偏南低空急流增强对低形成和东移起重要作用;(2)西南云系结构与低环流密切相关,西南形成和东移初期,低环流结构呈椭圆形,西南云系表现为叶状云系或逗点云系,随着低后部冷空气入侵加剧,低云系形成典型的"S"型后边界。低云系的结构形式和边界形状,对低形成和东移、急流发展有指示作用;(3)低降水分布与低云系结构有一定关系,低水平云系分布为叶状云系时,降水中心位于其东南部,低云系水平分布为逗点云系时,降水中心位于其逗点云内;(4)受低云系结构影响,低云系降水可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低暖区降水,回波带呈反气旋弯曲,向东移动并向东北方向旋转;第2阶段中层干冷空气下沉加剧,干冷和暖湿气团交汇形成西南—东北向带状回波,雷达回波上"人"字形回波形成。

  • 标签: 西南涡 云结构 叶状云系
  • 简介:1前言极是西风带一个最强大的环流系统,它的活动规律对长期天气预报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前期极特征量与我盟夏季降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及预报,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2具体分析我们用前期1~2年北半球500hPa各区的副高面积、副高西伸脊点及副高脊线位置...

  • 标签: 极涡 夏季 降水预报 遥相关分析 预报因子
  • 简介:应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区域加密站降水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为1°×1°,时间间隔为6h),对2009年6月8日发生在华北的一次强对流暴雨过程的湿位场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湿位的分布对强对流暴雨的发生、落区有较强的指示性作用,MPV1"正负值区垂直叠加"的配置是强对流暴雨发生、发展的有利形势。暴雨出现在850hPa上MPV、MPV1、MPV2正负值过渡带附近,是对流不稳定与斜压不稳定相结合的地区。θse等值线接近垂直的地区有利于垂直度的增长,亦有利于强降水发生。

  • 标签: 强对流暴雨 湿位涡 诊断分析 华北
  • 简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云顶亮温资料,对2006年6月24—25日陕西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中低层切变线是这次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中尺度对流云团是造成此次强对流天气的直接原因。强对流发生前,近地面存在逆温层。强对流发生发展与湿位的时空演变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对流层高低层湿位“正负区垂直叠加”的配置是强对流天气发展的有利形势。强对流天气发生在低层湿位正压项等值线密集的零线附近及湿斜压项的正值区。

  • 标签: 强对流 湿位涡 云顶亮温
  • 简介:利用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雨量资料和NCEP1°×1°逐6h再分析资料,应用湿位理论,对2011年6月江西汛期一次大暴雨过程的湿位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其中主要分析了正压项(MPV1)和斜压项(MPV2)正负值范围以及其值的大小变化与暴雨强度、落区的关系。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前期,以对流层低层的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为主。对流层低层MPV1<0,中高层MPV1>0,并且中高层有正值MPV1向低层输送,这样的高低空配置有利于低层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低层MPV1等值线密集带零值线附近对应强降水中心区。此次大暴雨过程中后期,对流层中高层负值MPV2的绝对值和正值MPV1同时增大,其大值区南压,对流层中高层湿斜压性明显增强,使垂直度明显增大,同时伴随着对流层低层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降水强度明显加强。从整个暴雨过程来看,暴雨落区的移动方向与对流层中高层MPV1正值区和MPV2负值区的移动方向一致,中高层湿斜压性的增强对暴雨增幅起了关键作用。

  • 标签: 暴雨 湿位涡 不稳定能量 演变.
  • 简介:应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7月27日发生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湿位场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MPV1“正负值区垂直叠加”的配置对暴雨的发生、发展非常有利,且MPV1负值中心区对暴雨落区有一定的指示作用;MPV2的分布表明,随着大气斜压性增强,强降水总是发生在对流层低层斜压性较强的区域;低层斜压项的负值区与暴雨的落区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

  • 标签: 暴雨 湿位涡 诊断分析
  • 简介:托克逊县是中国干旱地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约9.4mm,2013年6月19日13时至20日19时,托克逊县出现了区域大风、持续降水、降温天气过程。利用常规、数值预报、卫星云图等资料,系统地分析了此次天气的环流背景及演变形势,分析表明:这次明显的降水是受中亚低系统影响,在有利的水汽条件和持续的水汽输送下,配合垂直抬升运动与地形的作用,是造成这次明显降水天气的直接原因。

  • 标签: 大降水 成因 动力条件
  • 简介:选取南疆西部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逐时降水量资料、气象站常规观测资料、FY-2D云图TBB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ECMWF和T639客观分析场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和滤波方法对2012年5月21~23日和2013年5月26~29日2次发生在南疆西部的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暴雨过程均为中亚低影响形成,暴雨中心一致,但降水范围、持续时间和降水强度明显不同,中尺度系统的差异是其可能原因。2次暴雨过程分别由中-β系统和中-α系统影响形成,过程的影响系统尺度小,则雨强大、降水时间短,反之亦然。地形作用下的中低层抬升和辐合是南疆西部降水形成的重要原因。地面辐合线是南疆西部暴雨的主要中尺度影响系统,是暴雨的重要触发机制。冷空气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入盆地,与盆地暖湿气团交汇,形成强辐合线,不稳定强烈发展,利于出现对流性降水,降水强度大。

  • 标签: 中亚低涡 中尺度 低通滤波 暴雨 南疆西部
  • 简介:利用高空、地面形势场和物理量场等气象资料,对2011年2月26日锡林郭勒盟地区出现的大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大雪是在稳定的行星尺度天气系统作用下,受低空切变线配合河套气旋影响,满足了高低空急流耦合提供的动力抬升、低空急流建立的水汽输送及辐合、低层暖湿气流产生的能量不稳定等条件下产生的,属弱冷空气类槽型;西南(槽)和华北脊对大雪的产生和落区起到重要的决定作用,低层强盛的暖湿气团为不稳定能量的产生提供了条件;通过分析、总结,结合实际预报经验,提出了预报要点和指标.

  • 标签: 大雪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高低空急流
  • 简介:对1998年7月12日发生在呼和浩特地区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湿位初步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湿位在暴雨预报中具有较好的指示性,当对流层低层MPVl〈0,同时MPV2〉0时,暴雨易发生。从500hPa到对流层中高层,在切变线的附近有一个大的湿位正值中心,各层中心的位置基本相对应,从中层到高层略向北倾,越到高层中心值越大。强降水位于低层湿位高值区东北侧正位较小的地区,并与位斜压部分的负值中心相对应,随着斜压负值中心强度的增强,暴雨加强。

  • 标签: 暴雨 湿位涡 诊断分析
  • 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及卫星、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等非常规探测资料和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CentersforEnvironmentalPrediction,NCEP)逐日4次的1°×1°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6月27—28日中天山地区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对流条件和对流系统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中天山地区强降水天气过程是中亚低前部的东北—西南向气旋式切变和深厚的西南暖湿气流共同作用引发的,低层切变和气旋式辐合的动力抬升、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是此次强对流天气的直接触发因子。里海和咸海南侧的水汽沿着中亚低底部的偏西气流和前部的西南气流输送至强降水区,为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大气可降水量的跃变和风廓线产品的垂直变化特征与短时强降水的开始、加强及减弱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红外云图反映了中天山地区短时强降水发生在对流云团云顶亮温(TemperatureofBlackBody,TBB)梯度最大处;短时强降水由低质心和高效率的降水回波造成的,降水强度与回波顶高度存在较好的正相关关系。

  • 标签: 中亚低涡 短时强降水 大气可降水量 风廓线 云顶亮温
  • 简介:本文首先建立新疆北部气候要素的垂直分布模型,结果表明,在北疆地区,气温随海拔高度上升而凝减,降水量呈物线分布,在中山带达到最大。然后利用天然草场资源调查资料和相应气象站及推算的资料,建立天然草场牧草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分布模型,年降水量每增加1毫米,天山北坡中部和西部的天然草场平均单产可增加0.94和0.82公斤,生存气候模型可用于推算天然草场牧草产量空间分布。

  • 标签: 天然草场 牧草产量分布模型 气候要素 太阳辐射 温度 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