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5 个结果
  • 简介:江西省气象学会天气与航空气象专业委员会于1993年12月16—17日在景德镇昌河飞机工业公司联合召开学术交流.有省气象台、南昌气象学校、空军、民航、洪都、昌河和各地市气象台等单位的代表35人.会议收到学术论文18篇.其中15篇进行了大会交流.交流的内容涉及天气与航空的各个方面.有新理论、新技术的应用,有预报方法的研究成果,有气象条件与航空关系的分

  • 标签: 航空气象 昌河 学术交流 飞机工业 学术论文 洪都
  • 简介:1概况为推进气象行业专项“森林草原病虫害气象预报与灾损评估技术”和“东北地区土壤墒情监测预报及其对主要农作物的影响分析”项目中预报模型和影响评估技术的研究,学习掌握预报模型构建与应用技术,了解澳大利亚应用气象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应悉尼科技大学(UTS:UniversityofTechnology,Sydney)植物功能生物学与气候变化研究组李龙辉博士邀请,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纪瑞鹏、冯锐、米娜、贾庆宇一行4人的代表团于2012年12月15—23日赴悉尼科技大学进行了为期9天的技术交流

  • 标签: 技术交流 赴澳大利亚 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预报模型 应用气象 中国气象局
  • 简介:2015年10月16日,由中国气象学会干旱气象学委员会、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干旱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学术交流在天津召开。

  • 标签: 干旱气候变化 学术交流会 陆面过程 天津 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简介:1概况2015年11月7—12日,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吕厚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吴门新和何延波高级工程师等3人小组访问了美国国家干旱减灾中心(NDMC)、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环境模型中心(EMC)和美国农业部(USDA)农业研究局(ARS)水文与遥感实验室(HRSL),与20余位专家就农业干旱监测、预报、预警、减灾等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技术交流。美国干旱监测预报业务由美国国家干旱减灾中心(NDMC)、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以及美国农业部(USDA)共同承担,其干旱监测产品(USDM:U.S.DroughtMonitot)是美国官方授权发布的每周干旱监测产品(图1),该产品创立于1999年,由上述3个单位的11名权威专家轮流值班承担。

  • 标签: 农业干旱 技术交流 监测预报 美国农业部 国家气象中心 高级工程师
  • 简介:应美国普渡大学地球、大气和行星科学学院(以下简称“行星科学学院”)WenwenTung教授邀请,上海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王强和杨辰于2017年9月16-21日访问美国普渡大学,就气象大数据分析研究、气象灾害风险大数据分析理论及技术应用方法等进行了交流,并讨论了合作研究方向及具体分工。

  • 标签: 技术交流 大学 美国 行星科学 技术中心 灾害防御
  • 简介:由省气象台及省气象学会联合主办的1997年全省汛期预报讨论会暨学术交流于4月7—9日在湖州市气象局召开。来自省局、省气象台、省气象学会、上海中心气象台及全省十个市(地)局(丽水局缺席)的22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 标签: 汛期预报 学术交流 省气象学会 讨论会 浙江省 气象台
  • 简介:1交流情况根据“中澳气象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第12次会议会谈纪要”,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赵芳、周峥嵘和薛蕾于2010年1月27~29日对澳大利亚气象局(BoM)进行了工作访问,就表驱码过渡项目和WIS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双方数据库和数据服务的情况进行交流,BoM的十几位专家参加了交流

  • 标签: 技术交流 科技合作 气象信息中心 双边 澳大利亚 数据服务
  • 简介:1概况2017年4月12—13日,第7次中意业务化海洋学及南欧海域和东南中国海气候变化交流在意大利罗马召开。会议由意大利欧洲地中海气候变化研究中心(CMCC)主办,来自中意双方共26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 标签: 气候变化 南中国海 交流会 海洋学 业务化 海域
  • 简介:1概况2016年4月25—29日,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张效信研究员访问了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空间天气预报中心(SWPC),就空间天气预报技术和服务的双边合作事宜进行交流,期间参加了美国空间天气战略和执行计划专题讨论会和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布隆菲(Broom—field)同期召开的第16次美国空间天气研讨会(SWW16:16thSpaceWeatherWorkshop)。

  • 标签: 空间天气预报 技术交流 美国 NOAA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WEATHER
  • 简介: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六大刚刚胜利闭幕,在全国上下学习十六大精神的热潮中,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研讨为农业服务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 标签: 三农服务 交流会讲话 做好三农
  • 简介:2017年3月1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强风暴实验室(NSSL)戚友存博士访问气科院,并做了题为“多雷达多传感器系统(MRMS)的定量降水估测性能”的报告.戚博士介绍了美国多雷达多传感器系统(MRMS)在降水估测方面的应用、数据的质量控制、回波处理、降水区识别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报告会由梁旭东研究员主持.

  • 标签: 多传感器系统 交流 合作 降水估测 质量控制 回波处理
  • 简介:2013年3月27—30日,由气科院和东亚天气协会联合主办的第9届东亚地区中尺度强对流系统和高影响天气国际研讨会(ICMCS-IX)在京召开。来自美国、韩国、日本、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大学、业务及研究机构的120名专家参加会议。第9届东亚天气协会主席气科院张人禾研究员主持会议开幕式,气科院院长端义宏和WMO代表NanetteLomarda女士到会致辞。会议收到各国学者论文115篇,各国专家做大会特邀报告16个。

  • 标签: 高影响天气 交流 合作 东亚地区 国际研讨会 强对流系统
  • 简介:2016年3月15日,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王薇研究员访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做了题为“WRF模式的最新进展”的学术报告。报告主要介绍了WRF模式在新的云量计算方案等5个方面的改进。报告由气科院千人计划专家陈飞教授主持。2016年3月23日,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刘志权博士受邀到气科院进行学术交流并做了题为“我国大气再分析计划与进展”的学术报告。刘志权博士结合全球大气再分析系统的发展状况,重点介绍了中国全球大气再分析系统的研究计划,以及中国全球再分析资料与东亚区域大气再分析资料研究的相互关系。梁旭东研究员主持了报告会。

  • 标签: 学术交流 国家重点实验室 全球大气 WRF模式 再分析资料 合作
  • 简介:2012年2月21日,美国《大气研究》杂志主编JoseLuisSanchez教授应邀访问气科院,并为科研人员做了“发表你的研究:《大气研究》杂志”学术报告,副院长张小曳主持报告会。2012年7月10日,世界天气研究计划联合科学委员会(JSC/WWRP)主席GilbertBrunet博士到气科院访问。院长张人禾介绍了气科院组织实施的WWRP国际研究发展项目(RDP)“南华季风降水野外科学试验”的初步设计,项目成员与GilbertBrunet博士就项目进展和下一步发展计划进行了深入探讨。

  • 标签: 交流 合作 科学委员会 学术报告 科研人员 科学试验
  • 简介:合作与交流我院与国内外诸多科研、业务单位和高等学校有广泛的学术交往和合作,接待了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拉丁美洲国家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和官员来院参观、访问、讲学、洽谈合作项目等,并派出40多人次的研究人员...

  • 标签: 学术交流 拉丁美洲国家 高原试验 暴雨试验 合作与交流 协调委员会
  • 简介:2014年1月3日,美国阿拉斯加大学张向东教授应邀到气科院进行学术交流,并做了题为“大气环流的根本改变及反气旋的加强:近期欧亚大陆极端寒冷天气事件的原因”的学术报告。张向东指出,近年来冬季反气旋环流加强导致极地冷空气向中纬度欧亚大陆渗透,是欧亚大陆冷事件的原因之一。赵平副院长主持了报告会。

  • 标签: 学术交流 合作 欧亚大陆 阿拉斯加 学术报告 大气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