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7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成立了以张人禾院长为组长的院业务技术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2005年是制定实施方案阶段,年底完成改革实施方案,并启动相关工作。为进一步促进科研与业务的结合,我院2005年又与上海、广东、湖北、安徽气象局签订了合作协议。

  • 标签: 体制改革 业务技术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合作协议 办公室 气象局
  • 简介:1前言2005年12月14日,我省专业气象台的两名气象科技工作者首次以“专家身份”被厦门海事法院邀请出庭,对一起海事保险纠纷案件进行气象方面的辩证。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专业分工的细致明确,在司法活动中,借助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获取证据已经成为司法活动发展的趋势。“气象专家”经常有可能被法院邀请参加相关诉讼活动。笔者根据所学的法律知识结合该案对“专家辅助人”做出初步探讨。

  • 标签: 气象专家 风力 法庭 海事法院 科学技术 科技工作者
  • 简介:从“专家系统”的思路看“专家集团”决策机构的必然性安岭目前广泛采用的专家系统,因其集中不同时段、不同风格、不同知识结构的各类知识和经验,使天气预报方法有了新的发展。仔细分析这种发展过程不难发现,这是由不同时代技术经验水平与社会需要来决定的,但促成一级...

  • 标签: 专家系统 决策机构 软专家 知识结构 甘肃气象 分工协作
  • 简介:2003~2012年间有100多名大气科学领域的相关专家为《干旱气象》进行了审稿,编辑部从以下4个方面考虑:(1)审稿认真,送审稿件不推辞,不敷衍;(2)审稿周期短,不拖延;

  • 标签: 《干旱气象》 期刊 编辑部 作者 优秀审稿专家
  • 简介:专业气象服务是气象部门起步最早、最有生命力的气象科技服务项目。20多年来,其业务从开始起步到快速发展,从不断滑坡到再度上升,固然与外部环境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专业气象服务的体制机制有关。文章系统分析了专业气象服务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建议。

  • 标签: 专业气象服务 服务体制 机制 气象部门 服务项目 气象科技
  • 简介:选取气象专家类直播节目《风云进行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微博投票方式,从观众的角度审视节目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案。此外,随机选取2011年12月6、7日10档直播节目,主要针对其制作现状和内容进行量化分析。对未来专业气象节目发展改进和专家型气象主持人的培养提出建议。

  • 标签: 中国气象频道 专家类气象节目 专家型气象主持人 《风云进行时》
  • 简介:武威春季大风预报专家系统课题组*(武威地区气象局733000)天气预报专家系统是以气象专家的理论和经验为基础,模拟预报员分析制做天气预报的一种逻辑推理预报方法。我们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预报实践,研制了武威地区春季大风预报专家系统。1大风标...

  • 标签: 春季大风 模糊隶属度函数 专家系统 知识表示 武威地区 推理机
  • 简介:1概况2013年频率专家指导组(SG—RFC)会议于1月22—25日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此次会议是新研究周期WMO召开的第1次频率专家指导组会,会议由WMO组织,加拿大环境部负责承办。来自世界气象组织观测仪器与观测方法委员会(CIMO)、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欧洲气象联合体(EUMETNET)、国际电联(ITU)、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

  • 标签: 会议简介 专家 频率 世界气象组织 加拿大 观测方法
  • 简介:国务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涉及与气象部门防雷行政审批相关的防雷中介技术服务,倒逼防雷减灾体制机制加快改革。通过分析防雷中介技术服务现状、政府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以及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诉求,提出了加快推进防雷减灾体制机制改革几种可能的思路。

  • 标签: 气象行政审批 防雷减灾 技术服务
  • 简介:从人事政策、投入政策、法规保障、气象文化建设和组织管理等方面,论述了江西气象部门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中的配套政策与措施,认为应进一步加强领导,发扬"管天为民、追求卓越"的江西气象精神,不断加强气象法规建设,建立和完善稳定可靠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以及与多轨道、研究型、集约化、开放式业务体制相适应的岗位序列,实行全员岗位聘用制.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选拔和使用机制,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适合不同岗位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和完善与岗位责权利相统一的分配、激励机制,建立与研究型业务相适应的人才流动机制,不断盘活人才存量,增加人才总量,从而为江西气象部门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为江西气象事业取得新的发展做出贡献.

  • 标签: 气象 改革 配套政策 措施
  • 简介:2005年3月22日是第13届“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为“保证用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联合国宣布在这一天启动“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计划(2005~2015年)。为纪念“世界水日”,响应“生命之水”行动计划,中国一意大利环保合作项目“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可持续水资源综合管理研究项目(SWIMER)专家座谈会”于“世界水日”当天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

  • 标签: 南水北调工程 专家 最佳解 世界水日 合作项目 第13届
  • 简介:初霜冻是赤峰地区秋季的重要灾关天气,它可使生长旺盛的蔬菜、庄稼在一个清晨受冻死亡,使牧业生产遭受损失。据赤峰1959-1987年29年霜冻资料记载,最早的初霜南部旗县在31/8-11/9,北就旗县在31/8-7/9;最晚的初霜南部旗县在2/10-11/10,北部旗县在22/9-29/9。同一个旗县最早和最晚的初霜日期可相差1个月左右。因此,准确、及时地做好霜冻预报意义重大。

  • 标签: 赤峰市 霜冻 秋季 天气预报专家系统 天气图
  • 简介:2018年1月29-30日,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随中国代表团赴印度新德里参加了“第2届中-印经济发展与气候行动机遇论坛”。中方代表团成员包括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刘燕华、名誉主任杜祥琬、副主任何建坤、委员周大地、王毅以及清华大学、发改委气候战略中心专家等。

  • 标签: 专家委员会 气候变化 中国代表团 对话 副主任 经济发展
  • 简介:气象服务是现代气象业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预报预测业务和综合观测业务不同,它不是一项单纯的业务。预报预测业务和综合观测业务所关注的是人们生存的大气空间,是自然科学领域的问题,而气象服务的对象是各种不同类型的用户,服务对象有不同的需求,也受不同社会环境条件的影响。从业务技术角度来看,气象服务属于自然科学领域范畴。

  • 标签: 气象服务 机制创新 气象业务 体制 综合观测 预报预测
  • 简介:开展了气象灾害风险影响的专家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了影响陕西的多种灾害天气及其对陕西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对下一步开展陕西气象减灾工作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灾害风险 陕西 气象 专家 社会经济发展 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