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1引言兰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古时南靖以盛产佳而闻名遐迩,故县城有。陵”,“水”之称.近年来南靖县委,县政府致力于开发兰花资源,以优惠政策鼓励花农发展兰花产业.目前全县已种植国和热带面积达100多公顷。存圃兰花500多个品种8000多万株,年创产值上亿元。创汇2000多万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兰花产销基地,被中国特产协会授于。中国兰花之乡”称号。1999年1月8日,南靖县举行首届兰花节,海内外各届友数千人参加这一盛会.在珍品拍卖会上,七盆参拍名花均有主,最高的一盆下山水晶墨定锤价竞达38万元,轰动一时。2000年初,南坑镇兰花街又有一株国几经转手后在南韩以72万元的高价售出.丰厚的利润促使兰花产业蓬勃发展,势头强劲,经济效益日益显著。

  • 标签: 兰花资源 南靖县 气候 中国兰花 调控 习性
  • 简介: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作为中国北方最重要的两大沙漠,降水对其形成和演变意义重大。本文利用2008~2013年中国降水融合资料以及2010年8月19日NCEP再分析资料、地面台站观测资料,对比研究了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区的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和一次典型降水个例。结果表明:(1)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其它月份降水量均较少;(2)降水融合资料能够细致地刻画出两大沙漠不同季节日均逐时降水量的变化特征;(3)通过个例分析发现,沙漠周边站点资料无法全面反映整个沙漠的降水情况,而降水融合资料显示的降水过程与NCEP资料的高空形势以及要素场分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能够较为细致地反映沙漠降水的全貌。

  • 标签: 巴丹吉林沙漠 腾格里沙漠 融合降水资料
  • 简介:1出访概况应美国马里大学地球科学与交叉学科研究中心邀请,2015年2月26日至2016年2月26日,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李贵才副研究员赴美国进行了为期1年的合作研究。此次赴美旨在就卫星产品检验与应用等问题学习美方的经验与技术,开展合作研究,建立稳定的交流与联系。

  • 标签: 马里兰大学 NOAA 合作 美国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中国气象局
  • 简介:基于通辽市雅尔吐胡硕牧业气象试验站1981—2014年马蔺物候数据和气象数据,研究了气候变化对马蔺萌芽期、黄枯期和生长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近34a来年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气候暖干化特征明显。(2)马蔺萌芽期呈延迟趋势,平均每10a延迟4.1d。马蔺萌芽期主要受3—4月平均气温和2月日照时数影响。(3)马蔺黄枯期呈略提前趋势。8月降水量减少和日照时数增加及10月降水量增加导致马蔺黄枯期提前。(4)气候变暖后,夏、秋季平均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减少是导致马蔺生长期缩短的主要因子。

  • 标签: 马蔺 物候期 气候变化 巴雅尔草原
  • 简介:利用新疆州地区7个国家级气象地面基准站1961—2013年气温和降水逐日资料,通过累积距平法、滑动平均、一元线性回归趋势法及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对该地区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3a,新疆州地区年、季平均气温整体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增温率北部高于南部、冬季最高而春季最小,并在1980年代以后发生增温突变,南部突变早于北部,冬季突变早于其他季节。州地区年降水量也呈显著增加趋势,增加速率多雨季高于少雨季、北部高于南部;全区及其北部地区降水量在1980年代中前期发生突变,且少雨季突变略早于多雨季、北部略早于全区,而南部地区未发生突变。

  • 标签: 巴州地区 气候变化 趋势分析 突变分析
  • 简介:利用自动气象站逐小时观测资料、实时探空观测资料及NCEP/NCAR(NationalCentersforEnvironmentalPrediction/NationalCenterforAtmosphericResearch)的1°×1°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8月23—2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州库尔勒地区一次罕见的短时强降水过程主要的环流系统、水汽输送、动力及湿位涡与垂直螺旋度的变化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发生在东部型南亚高压显著增强和西西伯利亚至巴尔喀什湖的长波槽缓慢东移的环流背景下,低层风向风速迅速辐合为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发生提供了水汽和动力条件。此次强降水过程的水汽来源主要包括3个部分:乌拉尔山脊前偏北风引导冷空气南下与西风气流汇合于南疆西部地区的西路水汽输送、青藏高原西南侧低涡前部西南气流引导的西南路水汽输送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引导的偏南水汽输送,其中9426%的水汽来源于偏西与偏南气流。短时强降水过程发生前期,暴雨区上空左右两侧形成的中尺度环流圈是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发生的主要动力机制;垂直螺旋度的发展演变与强降水密切联系,当高层负的垂直螺旋度与低层正的垂直螺旋度配置耦合时,有利于短时强降水的发生。短时强降水过程发生在θse线密集且陡立的区域内,高层高值MPV1的下传触发了位势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促进了强降水的产生。

  • 标签: 水汽输送 动力机制 湿位涡 倾斜涡度 垂直螺旋度
  • 简介:绞股属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又名七叶胆,山苦瓜,小五爪龙,锣锅底等。试验证明,它含有多种人参皂甙和七十多种绞股皂甙,并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抑制癌细胞等药用功能。陕西省平利县是全国主要产地之一,通过近几年人工栽培技术模拟试验,已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品远销日本、新加坡、波兰等国家。野生绞股一般生长在背阴潮湿的沟

  • 标签: 绞股兰 人参皂甙 秦巴山区 七叶胆 降胆固醇 气候区划
  • 简介:1概况2018年10月9-19日,国家气候中心陈鲜艳和邹旭恺访问了美国马里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交叉学科中心(ESSIC:EarthSystemScienceInterdisciplinaryCenter)和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气候变化科学所(OakRidgeNationalLaboratory,ClimateChangeScienceInstitute),与美方科研人员在气候服务、干旱监测、气候变化、极端气候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 标签: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马里兰大学 地球系统科学 气候变化 交叉学科 科研人员
  • 简介:利用在丹吉林沙漠开展的陆表能量水文过程野外综合试验太阳辐射及降水等观测资料,分析了试验期间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的时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局地大气透明度的因子。结果表明:夏季降水不仅对浮尘天后的大气透明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且在完全晴日间的降水也使日平均大气透明度增加约9.0%,进而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产生较大影响,而近地层的蒸散增强导致的空气湿度增加对局地大气透明度的影响可以忽略。因此,在我国西北干旱区沙尘多发地带夏季降水事件后,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 标签: 沙漠 太阳辐射 透过率 降水
  • 简介:基于台水文站2003-2005年观测的水文气象数据,通过参数率定和验证获得了适用干台河流域的HBV水文模型优化参数。应用RegCM3气候模式在IPCCSRESAIB情景下的预估数据,经Delta降尺度方法生成流域未来气候数据,外结合流域冰川退缩情景预估台河流域径流在21世纪中期(2041-2060年)和末期(2081L2100年)可能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1龄纪中期和末期,台河流域气温将显著上升,而降水变化不大;21世纪中期冰川3种可能退缩比例为15%、20%和25%,未期分别为20%、30%和40%;无论冰川处于哪一种退缩情景,21世纪径流较基准期(1981-2000年)都呈增加趋势,中期和末期最小增幅将分别为17.3%和18.6%;最大增幅可达45.9%和66.0%;耦合RegCM3气候模式预估增幅为28.9%和41.5%;台河流域未来径流年内分布与基准期大体相同,但又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在21世纪中期5月份径流增加很快,径流峰值出现在7月份,而到21世纪末期径流峰值出现征8月份。

  • 标签: 径流预估 HBV模型 气候变暖 冰川退缩 台兰河流域
  • 简介:基于1990—2015年世界前20个排放大国碳排放量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协整分析、格杰因果检验,对主要排放大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协整分析得出大多数国家的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碳排放量和GDP的格杰检验结果显示,大多数世界排放大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是碳排放的格杰原因,发展中国家则主要表现为碳排放是经济增长的格杰原因。研究结果反映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碳减排问题上的阶段性特征,碳减排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明显大于发达国家。基于格杰因果分析结果,国际气候治理进程中关于要求发展中国家现阶段提出大幅减排目标的诉求不符合发展中国家发展阶段特征,可能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和规律。发达国家基于历史排放责任、发展阶段和能力,都应该带头开展减排行动,并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转型、升级发展,降低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依赖。国际气候治理需要根据并考虑不同国家的发展需求和特征,形成国际合作制度安排,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协同。

  • 标签: 排放大国 CO2 GDP 格兰杰检验 气候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