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地下资源是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之一,地下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2007~2013年降水和地下位监测数据,对比分析吉林省中西部浅层地下位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7~2013年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平均地下位总体呈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升高的空间分布特征,且年内及年际变化中、西部区域差异较大。其中,西部地区地下位年内波动幅度较小,且各测站的年变化趋势差异较大,而中部地区的年内波动变幅较大,且除长春站年变化幅度不大外,其余测站均呈上升趋势;(2)中部地区各测站年均、月均地下位与年、月降水量基本呈正相关关系,地下的补给主要源自降水量的入渗,而西部地区各测站地下位与降水量的相关性不显著,地下位埋深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3)降水对地下位的影响表现在:年均浅层地下位与年降水量整体保持一致的变化趋势,降水量影响着浅层地下位的变化幅度;汛期前后地下位的变化及变幅与汛期降水量有密切关系,且丰水年与枯水年汛期降水对春季地下开采量的缓解作用略有不同。

  • 标签: 地下水位 时空分布规律 降水量 相关性 吉林省中西部
  • 简介:文章基于HOBO水位计的监测数据和传统方法的水位观测数据,利用SPSS软件及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太仆寺旗和克什克腾旗地下位的月动态和日内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OBO水位计对地下位的微动态监测具有敏感性、适用性、客观性,对传统观测方法具有很强的补充性。

  • 标签: 地下水位 动态监测 HOBO水位计
  • 简介:空间对流层风的重大改进带动了更准确、更可靠、更长时效的天气预报业务的发展,对于社会和经济产生了直接的重要影响。为了改进天气预报,对流层风是目前未实现的最大目标。改进极端天气事件预报,减小灾害的影响,也会给社会安全带来好处。例如,飓风经常受到对流层风的控制,对流层风的垂直切变经常会引起飓风强度的增加。

  • 标签: 对流层 测风 激光雷达 天气预报业务 三维 天基
  • 简介:根据GFE(L)1型二次风雷达角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故障诊断时应遵循的逻辑关系,将其功能电路归纳成相对独立的6个单元电路。按控制信号流程与单元电路的关系列出故障分析步骤,结合各单元电路关键点参数,能较快地定位故障元件。最后,列举了典型的故障实例,并介绍了维修方法和建议。

  • 标签: L波段 测风雷达 测角系统 故障处理
  • 简介:对气象观测的资料,一直来力求真实、准确、完整.但在日常工作中,蒸发量的缺却屡有发生.如何避免蒸发量的缺,是我们所有的观测员同志都应该注意的问题.蒸发量的缺不外乎人为与非人为两大因素.人为因素:有时观测场内有外人进入,或因好奇、或因故意、将蒸发皿中水倒掉或加入一部分,就使得该日蒸发量失真而失去保留价值;还有观测员在取蒸发皿时不小心将水外流,也会使蒸发量缺.对于这两种情况,只要值班时密切注意观测场内的安全、值班员操作时小心仔细就可以完全避免的.另外夜间小鸟栖在蒸发皿边缘饮水,也会影响蒸发量,在小鸟多的地方夜间最好罩上蒸发皿网罩.

  • 标签: 观测场 保留价值 气象观测 人为因素 网罩 观测项目
  • 简介:通过对察右中旗2011年人工观测与GStar-IC型自动土壤水分仪观测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两种观测方法存在的差异,为自动土壤水分监测仪投入业务化运行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标签: 自动土壤水分仪 人工测墒 对比分析
  • 简介:1雷达显示的方位角度值与实际方位不符1.1故障现象通电以后,继电器吸合,角度指示出现三次数值,第一次复零,第二次是粗同步机的读数,第三次是正常角度值.摇动方位手轮,天线正常驱动,角度值也能按规律变化.但是,从开机后的方位角度显示以及后来驱动天线转动所显示的方位角度值都是错误的,不是雷达真正的空间方位角度值.

  • 标签: 保修分析 故障保修 测风
  • 简介:随着气象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自动气象站已在县级台站安家落户,不久,将成为地面观测的主角。但对于云、能、天的观测,现代化仪器还难当此“重任”,只能通过观测员的目力观测来完成,能否正确判断、记录它,观测员的责任心和基本功尤为关键。

  • 标签: 气象现代化 质量 地面观测 自动气象站 县级台站 观测员
  • 简介:L波段雷达经过多年业务运行,故障频发,极易造成记录缺或中断。如何在故障出现时完成观测任务,保证气象数据准确和完整,值班员的应急处置方法及时得当显得尤为重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西安泾河站2017年11月23日02时的一次L波段雷达系统突发性故障为例,从故障研判、仪器准备、数据观测、记录处理、编发报文等方面详细记录了单独风应急观测业务流程和操作技巧,供同行参考。

  • 标签: 高空气象观测 应急处置 GTC2型备份接收机
  • 简介:云的观测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夜间云舀寺观测,难度较大,为此我们总结如下几点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 标签: 误测 观测方法 气象 天气预报
  • 简介:目前,全国多数探空站仍在使用701风二次雷达.其主要工作部件多为阻容元件和电子管组成,工作的稳定性相对较好.由于设备生产时间较长、元件趋于老化、配件稀少,故障逐日增多.

  • 标签: 二次雷达 电子管 测风 阻容元件 故障维修 配件
  • 简介:1高空探测业务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空探测系统获得了长足发展,业务应用的探空仪从苏式49型探空仪等比较杂乱的型,发展到我国1985年开始自行研制、生产的59型探空仪和80年代的电子探空仪;地面接收风系统从短波收报机、光学经纬仪、200MHZ无线电经纬仪迅速发展到60年代初期的400MHZ701型二次风雷达,并建成120个站的业务探测网,成为全球探空站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 标签: 探空仪系统 波段测 测风雷
  • 简介:甘肃省武威市气象灾害短监测预警业务系统考虑了气象资料获取、阈值设定、气象灾害影响范围等因素,以区域气象站观测资料、地理信息数据作为输入,从数据处理、数据监测、数据分析及结果输出等几方面进行设计,通过设定气象灾害监测阈值进行监测。利用ArcGIS的分析功能与移动通讯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气象数据收集、处理、输出于一体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功能,增强了气象灾害防御的主动性和时效性。

  • 标签: ARCGIS ENGINE 气象灾害 短临 监测 预警
  • 简介:将GIS技术与中小区域泥石流短预报相结合,建立了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技术的中小区域短泥石流滚动预报业务系统,实现了凉山州泥石流无缝隙的滚动预报,预报间隔为1h,预报时效为3h。模拟预报结果表明:系统可应用于预报业务。

  • 标签: 中小区域 泥石流 预报系统 研制
  • 简介:目前,许多台站都配用EN型风数据处理仪。由于该风仪本身设计上的原因,在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打印错乱,时间不正确等现象,一不留心,就会造成十分钟记录和日极值的缺。有关EN型风仪故障情况,金华台余森林已有论述,见《浙江气象科技》93年第2第4期。这里,根据本人这两年使用EN型风仪的经验,值班时只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较好地减少或避免因风仪故障而造成的记录缺

  • 标签: 气象科技 EN 测风 处理仪 自动打印 风后
  • 简介:介绍了省市县一体化短预警业务系统的架构、流程设计、系统界面和关键技术,并且阐述了业务化效果。系统开发采用了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包括了通过数据集成的预警判别技术、综合GIS层次化显示技术、多网页交互联动技术以及层次化多渠道提醒反馈跟踪技术。该系统实现了“平台一体化、业务集约化、岗位多责化”等综合业务功能,供省、市、县3级部门应用,实现省级监测、短预警产品对县市的直接指导,在短监测预警业务上较好地做到集约化、扁平化。

  • 标签: 短临 扁平化 集约化 监测 预警
  • 简介:放球前30分钟,打开放球软件,压、示波器等电源开关,浸泡电池,放球前10分钟,打开视频开关,的中央位置,打开小发射机的开关,将风方式转换为单风方式,打开雷达的总电源、驱动箱、发射高使电压保持在18-20V之间。摇动方位、仰角手轮,将悬挂在放球点的单风回答器调至视频窗口调整频率使凹口信号的清晰度到最佳状态。

  • 标签: L波段雷达 测风 观测 电源开关 视频开关 最佳状态
  • 简介:利用2014—2015年陕西西安泾河站L波段探空数据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与同期长安站风廓线雷达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风廓线雷达数据的可靠性。结果显示风廓线雷达资料与L波段探空资料、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整体上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随高度的增高而增大,在1500~2500m之间达到显著相关。不同时刻数据对比结果显示风廓线雷达白天观测结果整体上优于夜间。从平均状态来看,风廓线雷达在描述平均态过程中与探空和再分析资料基本一致,即风廓线雷达数据可用于实际应用和研究。

  • 标签: 风廓线雷达 L波段雷达 西安 水平风
  • 简介:为了探讨风廓线雷达资料的可用性,对2013年9月—2015年10月青岛站和济南站的风廓线雷达与L波段探空雷达风数据进行相关、误差及有效样本比率分析。结果表明:(1)济南站和青岛站绝大多数高度层00:00和12:00风廓线雷达与L波段探空雷达的水平风速显著正相关,通过α=0.05及以上信度检验;(2)济南站00:00和12:00,晴天1.5km以上及雨天0.64km以上大多高度层风廓线雷达的水平风速比L波段探空雷达偏小约2m·s^-1,且当风廓线雷达与L波段探空雷达水平风向差≤20°时,有效样本比率基本在70%以上,资料质量很高;(3)青岛站00:00和12:00,6.48km以下大多高度层风廓线雷达探测的水平风速比L波段探空雷达偏小2-4m·s^-1,水平风速资料可用,但当2部雷达风向差≤20°时,有效样本比率仅为20%,海陆风及2种仪器的布设距离是水平风向差异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风廓线雷达 L波段探空雷达 误差分析 有效样本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