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引言嘉兴地处杭嘉湖平原,历来温、光、水气象条件对种植双季水稻和三季粮食作物“匹配”较适宜,构成了多宜性的生态环境。过去不少地方在种植双季晚稻时,也有一些单季田块(播种期提前10天左右),其前茬大麦或轮闲白田,称之谓“假单季”,产量往往与双季晚稻相差极微,甚至产量反比双季晚稻低,增产效益不明显,仅作为劳力安排而采取的一种生产方式,所以多年来“假单季”发展不快。随着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发展“一优两高”农业,在浙北地区,单季晚稻应运而生,并有发展的趋势,1993年嘉兴市单季种植面积达80万亩左右,占全市晚稻面积三分之一,1994年又上升到45%左右。为正确认识早季晚稻的生理特性和气象关系,并相应提出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达到稳产、高产、高效目的,本文作简述和探讨。

  • 标签: 气象条件 单季晚稻 晚粳稻 双季晚稻 生理特性 嘉兴市
  • 简介:为促进井冈山区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吉安地区气象局遂川县气象局根据丘陵山区的气候、土壤等条件,经过认真调研、论证后在遂川县进行莲一萍一鱼一立体农业试验推广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标签: 立体农业 稻田养鱼 试验推广 齐穗 种植密度 配合饲料
  • 简介:自1967年朝北奈、鹤冈在日本本州西南的海洋气象站发现大群稻飞虱越海迁飞以来,关于稻飞虱远距离迁飞相继有些报道.1977年我国建立。全国褐虱科研协作组”,福建省亦建立了“福建省褐虱研究协作组”,他们根据广阔区域内。同期突发”现象,还进行了海面捕捉,飞机捕捉、高山网捕试验和标记释放回收试验,用多种手段证实了褐虱远距离连飞现象。

  • 标签: 褐稻虱 福建省 环流类型 迁飞 大气 回收试验
  • 简介:1前言再生具有省种、省工、省肥、生育期短、效益高等特点.在一些因受光温资源限制种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地区。发展种植再生,充分利用这些地区的气候资源是提高粮食产量的有效途径。本县地处福建中部山区,1988年引进试种再生获得成功,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本文试从再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气象要素的需求出发,探索如何充分利用本地气候资源,做好再生生产的布局.

  • 标签: 生长发育过程 再生稻 气象条件分析 尤溪县 粮食产量 气候资源
  • 简介:通过对不同核不育系所需的气象条件以及气象因子在两系杂交的育性转换中所起的作用的阐述,为两系杂交制种、有种的气象服务提供依据。

  • 标签: 两系杂交稻 育性 气象条件
  • 简介:近年生产实践表明,合理发展双季杂交是推动我区粮食生产走上新台阶的重要增产措施之一。根据丽水山区农业气候特点,和双季杂交亩产吨粮在不同气候年型下的多组合、多点试验示范资料,得出威优35作为早季栽培高产、稳产性能好。本文以威优35的气候生态特性为主,分析探讨双季杂交亩产吨粮的气候适宜性,为双季杂交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吨粮 气候适宜性 多点试验示范 气候年型 稳产性 每穗实粒数
  • 简介:本文围绕提高两系杂交制种这个问题,根据其不育系育性转换期以及现有不育系的温敏型,从农业气象角度出发,提出攻克两系杂交水稻制种难关的技术措施。抓好“三防”,按“四佳”选择制种基地,无疑将使两系杂交制种产量和杂一代的纯度得到有效的提高。

  • 标签: 两系杂交稻 制种基地 问题 防御
  • 简介:为评价ORYZA(V3)模型在海南岛双季发育期模拟的适应性,利用2005—2014年海南岛双季区4个站点(海口、儋州、乐东、琼海)的逐日气象数据、气象灾害资料、土壤、水稻发育期等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调参与验证,本地化不同品种水稻发育期参数;统计双季各个发育期出现的气象灾害及其次数,筛选出各个发育期内出现次数较多的气象灾害。以单独的气象灾害为背景,对各个发育期的模拟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ORYZA(V3)模型对海南岛双季发育期的模拟精度较高,决定系数R2〉0.90,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为3.97%~9.80%;双季发育期内出现的气象灾害次数由多到少依次为:高温、台风、干旱;ORYZA(V3)模型对气象灾害的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台风、高温、干旱。在台风背景下,仅晚稻开花期的R2为0.90,NRMSE为3.90%,其他发育期的模拟均在误差范围外;在高温背景下,早稻的R2为0.87~0.89,晚稻的R2为0.18~0.61,双季的NRMSE为3.49%~5.71%;在干旱背景下,R2〉0.87,NRMSE为3.11%~9.73%。评价结果在模型应用和优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ORYZA(V3)模型 气象灾害 双季稻 海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