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9 个结果
  • 简介:在对我国各部门科研机构的评价调研中,我们首先选择了中国科学院开展调查。中科院集中了大批国际、国内顶尖的科研机构,承担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科研机构类型也比较齐全,因此他们的经验对中国气象局开展科研机构评价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2005年3月31日,专程走访中科院评价中心。评价中心介绍了中科院近年来开展机构评价的主要经验。

  • 标签: 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 评价 调研 中国气象局 中科院
  • 简介:回顾了近年来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展的有关短期气候预测研究的进展。第一个短期气候数值预测是曾庆存等利用一个耦合了热带太平洋海洋环流模式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作出的。1997年,一个基于海气耦合模式的ENSO预测系统,包括一个海洋初始化方案被建立起来,同时也开展了基于海温异常的东亚气候可预测性研究。利用气候变动的准两年信号,王会军等提出了一个可以显著改进模式预测准确率的模式结果修正方案。为了考虑土壤湿度的初始异常对夏季气候的影响,一个利用大气资料如温度、降水等经验地反演土壤湿度的方法也被建立起来。还通过一系列的数值试验研究了1998年夏季大水发生当中海温异常和大气环流初始异常的作用。

  • 标签: 气候预测 气候模式 初始化
  • 简介: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项目"过去百年气候增暖及成因"启动会于2011年4月30日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顺利召开。该项目由大气物理研究所主持承担,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

  • 标签: 中国科学院 气候增暖 成因 科技 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
  • 简介:通过引入改善了地表反照率参数化方案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大气环流模式,我们对IAP短期气候距平预测系统(IAPPSSCA)中的大气模式部分进行了改进。利用改进前后的IAPPSSCA,我们对1980~1994共15年中国夏季降水异常进行了集合预报检验,与实测结果比较表明,改进后的IAPPSSCA对江淮和华南地区的预报技巧与原先的系统相比只是有略微的提高,但对我国东北、华北、河套区域以及整个中国东部的预报技巧则比原系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从而表明气候模式中陆面过程的正确表述可以提高模式气候预测的能力。利用改进的IAPPSSCA和IAPENSO预测系统提供的预测海温距平,我们对1998年中国夏季降水异常进行了预报(该预测3月份提供给有关单位)。今与实际情况比较表明,改进了的IAPPSSCA和IAPENSO预测系统耦合,对1998我国夏季旱涝形势的预测与实测基本相符,但强度较小,说明有一定预报能力,但也还有许多问题。

  • 标签: 短期气候预测 集合预报技术 汛期降水距平预测 陆面过程
  • 简介:中国气象局图书是气象行业唯一的大型文献信息中心,除收藏多种类型的纸质文献外,近年来图书还引进了以ScienseDirect、Springer、CNKI、万方数据等为代表的中外文数据库。在网络环境中实现了图书服务水平及服务质量的提高,网络信息服务成为图书服务的一大亮点。本文介绍了中国气象局图书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历程、揭示图书的电子馆藏资源,对理工A数据库近几年的访问流量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图书经过大力发展网络信息服务,提升了图书的服务手段、扩大了读者范围。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服务这个窗口为气象业务、科研、培训等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 标签: 网络信息服务 中国气象局 图书馆 DIRECT 信息中心 气象行业
  • 简介:1气象图书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关注的主要是与经济领域直接相关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可以给国家机关、决策部门予以参考,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气象事业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其气象信息情报及其与之相关信息的传递渠道单一,信息价值的体现不是通过市场,而是社会服务。故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人们把信息价值市场化视为信息价值取向,必然导致对信息价值的错误认识,从而对公益性事业的气象图书信息利用意识逐渐冷淡。

  • 标签: 图书馆建设 气象事业 社会公益性 相关信息 经济效益 信息价值
  • 简介:前一本书描述了奥巴马政府对美国气候政策的新态度和新思路,第二本战略性研究专著的内容来自2009年1月由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组织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会议讨论了什么样的研究和技术需求、趋势以及障碍会影响2025年的海洋学问题。与会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围绕美国海军和海洋战略,制定了到2025年的时间表。

  • 标签: 美国海军 气候变化 海洋学 科学院 联邦 重构
  • 简介: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决策变得越来越复杂,决策者必须借助于专家群体进行软科学研究以提供决策支撑。“中国科学研究丛书”以科学技术部组织实施的“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优秀项目成果为依托,旨在解决我国科技战略与决策等方面的前瞻性问题,对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丛书的出版还将促使软科学研究成果真正成为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决策的科学依据,真正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丛书适于政府有关部门管理者、科技管理研究者阅读,也是从事软科学相关研究的学者、高校学生的实用参考书。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同志任本丛书主编。

  • 标签: 科学研究计划 科学出版社 丛书 中国 科学研究成果 科研成果转化
  • 简介:在符淙斌院士的倡导下,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协办,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一环境重点实验室和季风亚洲区域集成研究计划(MAIRS)承办的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人类活动影响下的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地气相互作用”研讨会于2007年6月27~29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召开。

  • 标签: 青年科学家论坛 中国科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 半干旱地区
  • 简介:北极对我国气候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多年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气科院”)坚持参与北极黄河站考察及北冰洋考察,布设气象和大气化学观测仪器,实地采集相关样品,并进行了大量有关研究。2018年是国际极地预报年(YOPP)的集中观测特别年,气科院专门设立了基本科研业务项目“极地预报年中国北极大气探测行动计划”专项,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实施YOPP特别观测期的北极大气探空计划。

  • 标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极科学考察 海洋环境预报 观测仪器 大气化学 大气探测
  • 简介:由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公室组织的中国北极第二次科学考察队于2003年7月15日乘“雪龙号”考察船赴北极考察。我院卞林根、逯昌贵同志参加了此次考察。我院承担北极大气边界层观测任务,并在

  • 标签: 北极 科学考察 大气边界层 水汽变异 气象探测
  • 简介: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近年来,沙尘暴天气受到广泛关注。概述了我国沙尘暴的成因、源地和移动路径、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探讨了沙尘暴天气的大气环流特征、物理化学特性和数值模拟及预报方法,基于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针对未来沙尘暴的主要科学问题进行了展望,试图为今后沙尘暴研究提供基本框架与思路。

  • 标签: 沙尘暴天气 研究进展 主要科学问题
  • 简介:2003年,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关键的一年,也是我院通过改革,全院职工奋发向上,精神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的重要一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经2002年12月11日中国气象局党组通过后,于2003年开始全面实施.领导班子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抓好组织落实,积极稳妥地推进了我院的深化改革.

  • 标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科技体制改革 干部选拔 管理制度 人员结构
  • 简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探测研究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数值预报中心3个单位参加了奥运气象工作。我院的奥运雷电预警预报系统、紫外线强度等级预报及防护措施、大气成分数值预报及城市空气质量等级预报、北京与青岛的酸雨情况评估和成因分析预报的预报服务产品参加了奥运气象服务演练。

  • 标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气象服务 奥运 演练 数值预报 预警预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