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使用上海天文台1.56m望远镜,对窄线赛特1星系Ark564进行了时间跨度为3星期的观测。给出了VRI波段的光学观测结果。使用交叉相关方法研究了三个波段之间的时间延迟,但是未发现有时间延迟。

  • 标签: 赛弗特星系 活动星系核 光学光测 时间延迟
  • 简介:根据银心区的CO谱线观测,对300pc气体分子环提出了一种开普模型;气体分子分布在一个膨胀或收缩的椭圆环上,环上的气候分子按开普勒定律绕银心转动,在这样一种模型下,气体分子的辐射可以产生类似CO谱线观测的图形,简单讨论了各种模型参数对图形的可能影响。

  • 标签: 银心区 气体分子环 开普勒模型 运动学模型 银河系
  • 简介:本文叙述了用内部光路反馈对激光测距系统的系统延迟进行测量的方法,实测结果表明,上海天文台的人卫激光测距系统在不同方位或高度的状态下,系统延迟值的变化约为3mm。同时,进行了光路校准与地面靶校准的比对,两种方法测得的系统延迟值之差为12.6mm。

  • 标签: 人卫激光测距系统 内光路校准 地面靶校准 系统延迟值
  • 简介:以^13C(α,n)^16O和^22Ne(α,n)^25Mg作为双脉冲中子源,对于星族Ⅰ低质量AGB星,采用无分叉s-过程反应通道,结合最新恒星深化的计算结果,在各物理参量合理取值范围,计算了He壳层重元素核合成。结果表明,渐近分布时所需的脉冲数N0的范围是6-16个,渐近分布达到后,He壳层重元素的丰度仅与平均中子辐照量τ0有关。与低质量AGB星相应的平均中子辐照量范围是τ0=0.15-1.0mb^-1。

  • 标签: 星族Ⅰ AGB星 重元素丰度 热史 核合成 热脉冲模型
  • 简介:星团禀速度弥散度σ0的合理确定对相关的天体物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用于估算σ0的途径有直接解算法和间接推算法两种,其中间接推算法的应用必须充分考虑团星样本中可能混入少量场星给σ0值带来的影响。

  • 标签: 星团 自行 速度弥散度 成员概率
  • 简介:用上海天文台研制的八通道GPS定时接收机PTS-1[1],进行了不同的测量数据处理方法比较。采用测量平均法和测量拟合法的结果表明,定时精度和测频精度比单点测量法提高2~3倍,达到30ns和3×10-13/d。这种低代价的轻便接收机能获得更好的效益,对许多用户是有实用价值的。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GPS) 时间比对 时间同步 频率测量
  • 简介:本文利用理论上失利的哈雷彗星OH脉泽谱线的平均流量密度公式,计算了一组结果与观测值进行比较,彼此互相符合较好,表明OH脉泽谱线理论模型是比较好的。并且根据哈雷存在星在OH脉泽谱线形态的初步分析,表明它在形态上与晚型星系统OH源的非标准双峰脉泽谱线存在着某些定性的相似性。

  • 标签: 哈雷彗星 晚型星 星周包层 热斑 羟基源 OH脉泽谱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