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1孪生子研究:先天与营养长期以来两类孪生子被用于研究,以确定遗传性和环境在特定性状和疾病的发生中究竟哪一个起决定性作用。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分裂产生的单合子孪生子在遗传上是一致的,而分别受精的二合子的孪生子在遗传上并不比不同妊娠所生的姊妹更亲近。因此,单合孪生子与双合孪生子相比,在某一性状上具有更大

  • 标签: 遗传学 人类基因组 孪生子 遗传病 基因治疗 地中海贫血
  • 简介:随着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上的生物资源不断地减少甚至消失,世界各国认为生物中有着大量未开发的遗传资源,对于提高目生物的品质有着而不可代替的作用,纷纷将目标定在生物遗传资源上.为了实现生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发达国家以其自身的科技优势,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物遗传资源进行抢夺.本文从保护生物遗传资源的必要性出发,接着阐述了遗传资源在保护利用以及惠益分享中的原则和制度.

  • 标签: 遗传资源 惠益分享 保护利用 国家主权 事先知情同意
  • 简介:遗传标记经历了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等4个阶段,其中分子标记的发展最为迅猛和有效.本文比较了几种主要分子标记方法的特点,为更好地利用分子标记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分子标记在林木遗传多样性研究、遗传育种、DNA指纹图谱的构建、亲缘关系鉴定及分类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做了介绍.

  • 标签: 遗传标记 分子标记 林木
  • 简介:对人体生理特性的研究结果显示,部分运动相关基因如α-肌动蛋白-3、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Ⅱ型活化素受体B的基因多态性会明显影响运动员的运动天赋和体能。建立优秀运动员基因库,发现和鉴定可影响运动能力的基因变异体,使得在儿童中开展DNA测试,挑选适合某种特殊体育项目的运动天才和优化训练方法具有一定现实操作意义。另一方面,随着滥用基因技术以提高运动能力的可能性不断提高,部分基因有可能作为基因兴奋剂,通过基因转移的方法导入人体,其所涉及的伦理问题、对人类健康及社会的潜在危害等,已经引起了来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同领域的广泛关注。

  • 标签: 运动能力 基因多态性 基因兴奋剂 基因转移 基因治疗
  • 简介:代谢工程分为推理性代谢工程和逆代谢工程,逆代谢工程是避开对代谢网络充分认识的一种全新的遗传工程.本文简要介绍了逆代谢工程的策略,并以实例详细分析了逆代谢工程的具体应用.最后,分析了逆代谢工程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 标签: 逆代谢工程 基因克隆 基因型 基因组计划 表型 定向遗传工程
  • 简介:DNA甲基化是真核生物表观遗传学重要的机制之一,对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DNA甲基化在动植物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我们从DNA甲基化与基因的表达调控、动植物基因组的甲基化状态、甲基敏感扩增片段多态性方法、DNA甲基化与杂种优势,以及DNA甲基化与分子标记等方面,简要综述了国内外有关DNA甲基化在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进展,着重于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在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相关研究和应用。

  • 标签: DNA甲基化 基因表达 杂种优势 分子标记 基因组
  • 简介:利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分别将三株不同类型的经过遗传修饰的中靶ES细胞注射到C57BL/6J小鼠的囊胚中,通过胚胎移植将注射后的囊胚引入受体小鼠子宫中,分别获得了不同整合度的嵌合体小鼠,将高嵌合度小鼠与C57BL/6J小鼠杂交,对这些仔鼠进行PCR及Southern鉴定的结果表明,三株修饰后的ES细胞均能整合入生殖系,得到了棕褐色子代鼠,表明获得了种系嵌合体小鼠.

  • 标签: 遗传修饰 小鼠 胚胎干细胞 种系嵌合体 显微注射
  • 简介:利用7个微卫星标记对4个绒山羊品种共计18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计算了有效等位基因数、遗传杂合度、遗传距离等,分析了群体相关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辽宁多绒山羊的有效等位基因数最大,杂合度最高;而辽宁绒山羊的有效等位基因数最小,杂合度最低.奈氏遗传距离表明,库布齐杂种绒山羊和辽宁多绒山羊的亲缘关系最近,而和阿尔巴斯绒山羊的亲缘关系最远.

  • 标签: 微卫星KNA标记 绒山羊 群体遗传 遗传多样性
  • 简介:统计全国172个气象观测站(1965年-2013年)年际降水量的变化,总结得出这种变化对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灾害的发生导致我国经济损失达到1600亿,1997年北方的干旱也同要造成巨大影响,2013年6月以来南方发生干旱灾情范围多大13个省市。不同强度的年际降水变化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为了预测未来年际降水变化,为了预防水旱灾害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因此,本篇文章主要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特征变化。

  • 标签: 降水变化 水旱灾害 经济影响
  • 简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微卫星标记之后的第三代分子标记,通常呈双等位基因多态.本文从SNP的特点、SNP的发现与检测、SNP数据库、SNP的频率及其与表型的关系等方面简述了SNP在鸡遗传变异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 标签: 单核苷酸多态性 遗传变异
  • 简介:生物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结合了生物学知识与现代医学知识,对人类身体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实现了从宏观到微观的飞跃,对于生物学以及现代医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当前生物医学的发展趋势,并简单分析了现代医学的发展特征.

  • 标签: 生物医学 发展趋势 特征
  • 简介:目的:从腾冲热海温泉中分离嗜热芽孢杆菌噬菌体,并初步分析其特征。方法: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纯化嗜热芽孢杆菌噬菌体,对分离得到的噬菌体进行电镜形态观察,按照感染复数(MOI)分别为0.01、0.1、1.0、10和100加入噬菌体纯培养液和宿主菌,55℃、160r/min培养8h后测定噬菌体滴度,并进行噬菌体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分析。结果:从腾冲热海温泉中分离得到的噬菌体为二十面体型;其感染宿主菌NHH4形成清晰的噬菌斑,最适MOI为1.0,最适感染温度为55℃,最适感染pH值为7.5。将这株噬菌体命名为TBIP1。结论:从腾冲热海温泉中分离得到的噬菌体TBIP1为典型的二十面体型,当MOI为1.0时,TBIP1感染其宿主菌产生的子代噬菌体滴度最高。

  • 标签: 嗜热噬菌体 嗜热芽孢杆菌 分离 形态与生理特征
  • 简介:目的:分析和研究c反应蛋白的生物化学特征,并观察C反应蛋白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当地某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01月期住院的感染性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白细胞数目进行分组,每组25例,分为甲组-白细胞数在(4-10)x109/L,乙组-白细胞数在(10-20)x109/L,丙组-白细胞数在超过20x109/L,观察三组患者血常规的变化幅度、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组C反应蛋白为(15.9±3.1)mg/L。乙组C反应蛋白为(25.9±13.1)mg/L。丙组C反应蛋白为(45.9±16.1)mg/L。以上数据表明,白细胞、中性粒百分比越高,C反应蛋白变化幅度越大。变化幅度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感染性疾病而言,使用C反应蛋白进行检查,能够明显反映出患者的感染情况,当早期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存在轻微异常情况时,也能够及时进行诊断,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到临床。

  • 标签: C反应蛋白 生物化学特征 临床 应用情况
  • 简介:高分辨率的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CGH)已迅速成为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测所选择的一种方法,并被用来鉴别与精神发育迟滞、癌症和其它复杂表型相关的染色体异常的特征。在《医学遗传学杂志》最近公布的两项研究中,高分辨率的NimbleGenCGH芯片被用来进一步鉴别近期识别出的两种基因组疾病的特征

  • 标签: 比较基因组 精神疾病 特征 鉴别 细胞遗传学检测 精神发育迟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