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拼接DNA片段并克隆。方法:用T4DNA连接酶将DNA片段以平末端随机连接,随后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琼脂糖电泳分离酶切产物,挑选特定片段纯化回收,与线性化的载体质粒连接,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结果:通过以上步骤,成功拼接了不同DNA片段,构建了含有目的拼接片段的重组质粒。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可靠,可作为拼接、克隆DNA的备选方案,在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基因工程中应用。

  • 标签: 平末端DNA 随机连接 DNA拼接 基因克隆
  • 简介:据调查显示,自从2000年开始,中国就相继启动了一系列的卫生监督体系的改革,这些卫生监督体系的改革为中国的卫生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是中国的卫生体系非常大的进步。而作为卫生监督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精神文化建设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近年来,随着中国卫生监督系统的逐渐完善,专家和学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卫生监督精神文化建设这一层面上,旨在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并且较为完整的精神文化建设体系。现如今,随着新时期的到来,精神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对发展中国卫生监督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新时期 卫生监督系统 精神文化建设
  • 简介:由于现代化的发展,图书馆已投入到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怎样构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图书馆将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文章解释了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定义,目前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现况,并从资源、人才、管理理念、服务创新等几方面论述了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 标签: 高校 图书馆 核心竞争力 构建
  • 简介:增加了紫外线的实验室水纯化系统可以转化预处理(蒸馏、去离子、反渗透)的水到超纯水(Type1)。它适合实验室的一些小量超纯水需求,如缓冲液和其他许多技术要求的溶液,包括:色谱、电泳、分光光度计和显微镜,细胞培养基和分子生物学试剂制备等。

  • 标签: 超纯水 小系统 分光光度计 分子生物学 细胞培养基 纯化系统
  • 简介:常规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生化方法包括化学交联、免疫共沉淀等,这些方法反映的是体外的情况而非体内情况,而且这些方法无法让我们直接克隆与某已知蛋白质作用的未知蛋白质的基因。最近一种新的技术逐渐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它就是“Yeasttwo-hybridsys-tem”,我们姑且将其译为“酵母双杂合系统”。该技术

  • 标签: 酵母双杂合系统 转录激活因子 报告基因 蛋白质相互作用 转录激活区 启动子
  • 简介:MAUI12-BayHybridizationSystem微阵列杂交系统可用来适应高通量微阵列实验室的需求。这个系统可以在它独有的MAUIMixer杂交格仓中同时加工12个微阵列芯片,使用超低的样本量10-46微升就可以增加灵敏度达到3-10倍,通过在恒定的培养温度下与超微的杂交试剂的有效混合。

  • 标签: 微阵列芯片 杂交系统 System MIXER 同时加工 培养温度
  • 简介:目的:构建莱芜猪肝脏组织全长cDNA文库,以便研究与莱芜猪优良性状相关的基因。方法:采用改良的异硫氰酸酸胍一步法制备总RNA;利用SMART技术,以PrimeScript反转录酶逆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通过LD-PCR扩增获得cDNA双链;经蛋白酶K消化和CHROMASPIN-400柱分级分离后,收集500bp以上的cDNA片段,并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建成原始文库;随机挑取单菌落,用HindⅢ和EcoRⅠ进行双酶切鉴定重组子插入片段大小。结果:经鉴定,原始文库的滴度为2.8×105cfu/mL,重组率约为98%,插入片段大小为0.5~2kb,平均插入片段长度大于1kb。结论:建立的cDNA文库质量良好,可以用于目的基因的筛选。

  • 标签: 莱芜猪 肝脏 CDNA文库 SMART技术
  • 简介:目的:构建天然免疫胞内识别受体核苷酸寡聚域1(NOD1)真核表达质粒。方法:NOD1基因片段经PCR扩增获得,经酶切后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flag中,对挑选出的阳性克隆测序,将序列正确的重组质粒pnag—NOD1转染293T细胞,用Western印迹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同时用NF-κB的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NOD1蛋白的活性。结果:pflag-NOD1可以在真核细胞293T中表达,并可以增强NF-κB报告基因的转录活性。结论:构建了重组质粒pnag—NOD1,在细胞中表达NOD1后能够提高NF—κB转录的生物活性,为进一步研究NOD1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NOD1 NF-ΚB 真核表达 萤光素酶报告基因
  • 简介:高通量电穿孔系统可以在哺乳动物细胞、细菌和酵母细胞系高效产生电穿孔。适合导入siRNA和DNA表达载体到哺乳动物细胞中。这个系统提供96孔电穿孔板和一个设计用于96孔板电穿孔实验的操作处理器,提供高效基因导入。

  • 标签: 电穿孔 高通量 系统 哺乳动物细胞 基因导入 siRNA
  • 简介:LittleDipper微阵列处理系统是一种经济适用的工具,它用于实验室标准微阵列杂交、洗涤和干燥,目标是减少实验室水浴之间和实验人员之间在微阵列分析结果上的系统误差。它包括一个可旋转的自动臂,可以移动微阵列架.通过5个温度控制水浴并放置到一个整合的离心机用于干燥。

  • 标签: 处理系统 微阵列 LITTLE 经济适用 系统误差 分析结果
  • 简介:目的:构建应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的羽衣甘蓝柱头cDNA文库。方法:以羽衣甘蓝S13-bS13-b自交不亲和系为材料,提取柱头的总RNA,用亲和层析法分离纯化mRNA,利用CytoTrapXR建库试剂盒构建羽衣甘蓝柱头cDNA文库。结果:羽衣甘蓝柱头cDNA原始文库的库容量为2.5×10^5;扩增后文库的库容量约为4×10^8,重组率为96%,插入片段大小为0.4~3kb,平均长度在0.8kb左右。结论:构建了应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的羽衣甘蓝自交不亲和系柱头的cDNA文库,为探讨芸苔属植物自交不亲和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羽衣甘蓝 柱头 CDNA文库 酵母双杂交
  • 简介:为了解决专利申请前期专利文献检索过程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把握,本文设计了一种申请决策模型,模型通过拟申报专利主题的关键词、ICP分类号等方式结合,从原始专利数据库提取专利数据,将提取出的专利数据进行清洗后进行二次加工,用选定的数学统计模型对入选专利平均评分后,给予申请人或发明人明确的授权可能性评估结果。

  • 标签: 专利 申请 创造性 申请决策 专利模型
  • 简介:目的:建立无线粒体DNA(mtDNA)的人肺腺癌ρ^0A549细胞系。方法:在含50ng/mL溴化乙锭(EB)、100μg/mL丙酮酸钠和50μg/mL尿嘧啶核苷的RPMI1640细胞培养基中传代培养A549细胞;用低剂量EB连续诱导培养35d后,采用光镜观察、TaqMan探针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印迹鉴定无mtDNA的ρ^0A549细胞系;采用MTT法测定ρ^0A549细胞增殖曲线。结果:倒置显微镜下野生型ρ^+A549细胞为多角形,ρ^0A549细胞形态呈拉长枝状;qPCR结果显示,低剂量EB诱导35d的ρ^0A549细胞中无mtDNA的存在。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ρ^+A549细胞中能表达核基因编码的线粒体蛋白SDHA和ATP5A,也能表达线粒体基因组编码的蛋白MT-COXI和MT-ATP6;ρ^0A549细胞中无MT-COXI和MT-ATP6蛋白表达,但核基因编码的SDHA和ATP5A蛋白能够正常表达。MTT结果显示,与ρ^+A549细胞相比,ρ^0A549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和鉴定了无mtDNA的人肺腺癌ρ^0A549细胞系,为后续探讨mtDNA缺失或突变与人肺腺癌发生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实验基础。

  • 标签: 线粒体DNA 缺失 肺腺癌 A549细胞系
  • 简介:目的:通过多点突变构建增强型青色荧光蛋白(ECFP)慢病毒表达载体。方法与结果:根据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ECFP基因序列的差异设计3对引物,以pLentiLox3.7-EGFP为模板进行分段PCR扩增,再以分段PCR扩增产物为模板扩增出突变的ECFP基因片段,将其与载体连接,得到ECFP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tiLox3.7-ECFP,测序结果证实经过多点突变扩增的ECFP片段基因序列完全正确;磷酸钙介导pLentiLox3.7-ECFP在293T细胞中表达,48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青色荧光蛋白。结论:通过多点突变的方法得到了ECFP慢病毒表达载体。

  • 标签: 慢病毒载体 绿色荧光蛋白 青色荧光蛋白 点突变
  • 简介:利用构建的犬2型腺病毒E3区缺失质粒pBE3L分别构建了含有和不含外源性启动子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和狂犬病病毒糖蛋白(Rgp)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BE3LGFP、pBE3LCGFP、pBE3LRgp和pBE3LCRgp,并分别对DK细胞进行了转染实验,以检测其表达,结果显示,pBE3LCGFP质粒在转染DK细胞后,于36h即可观察到荧光,72~96h无明显差别,传3代后仍可见表达荧光的细胞,pBE3LCRgp质粒转染DK细胞后,于48~96h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可检测到糖蛋白的表达,而pBE3LGFP和pBE3Rgp质粒转染DK细胞后经检测均无表达,表明构建的E3区缺失性载体不能利用E3区自身的启动子进行目的基因的表达,但利用外源性启动子可使外源基因获得良好表达.

  • 标签: 犬2型腺病毒 E3区 表达载体
  • 简介:目的:基于大肠杆菌质粒pMMB207,构建贝氏柯克斯体穿梭载体,建立贝氏柯克斯体转化系统。方法:利用PCR分别扩增eGFP基因、Kan~R抗性基因、贝氏柯克斯体组成型表达启动子P311和P1169等4段序列,然后用融合PCR技术将4段序列融合为P311-eGFP-P1169-Kan~R串联序列,经KpnⅠ和XhoⅠ酶切后,连接至经同样双酶切的pMMB207骨架上,构建穿梭载体p207-GK;将穿梭载体电转化至贝氏柯克斯体,用ACCM-2培养基进行传代培养或感染BGM细胞;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基因的表达,传代至eGFP基因高表达时,用半固体平板培养法克隆分纯贝氏柯克斯体转化株。结果:构建了贝氏柯克斯体穿梭载体,获得了稳定表达eGFP的贝氏柯克斯体转化株,并完成了克隆分纯。结论:建立了完整的贝氏柯克斯体转化系统,为后续用遗传学方法研究贝氏柯克斯体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贝氏柯克斯体 Q热 穿梭载体 转化 RSF1010质粒
  • 简介:Xmatrx是一个非常容易操作的细胞和组织染色系统,主要应用于药物的研发。这个系统的设计可以完成在荧光原位杂交,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所需的步骤,甚至包括盖玻片,最终是一个完美的玻片可以直接用于显微镜观察。Xmatrx的特征是开发出新奇自动的玻璃载片分析,

  • 标签: 染色系统 免疫组织 细胞 荧光原位杂交 显微镜观察 化学分析
  • 简介:P100BloodCollectionSystem血液采集系统是提供临床蛋白组学和发现生物标记使用的采血系统。在采血的过程中体内的血蛋白很快降解,而P100的管中含有专利的蛋白稳定剂可以在静脉采血时溶解,保护血蛋白不被降解。

  • 标签: 蛋白组学 采集系统 血液 COLLECTION System 静脉采血
  • 简介:真核基因的转录和转译调控是哺乳类细胞基因表达系统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不仅决定于启动子/增强子的强弱,还与剪接信号、终止信号和poly(A)信号以及质粒的拷贝数等因素有关。另外,在基因治疗的研究中,也已寻找到多种具有组织或肿瘤特异性的启动子,来达到特异性肿瘤基因治疗的目的。

  • 标签: 哺乳类细胞基因表达 启动子/增强子 剪接信号 质粒拷贝数
  • 简介:目的:构建猪α-1,3-半乳糖转移酶(GGTA1)基因的正负筛选打靶载体。方法:以原代猪胚胎成纤维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长程PCR方法扩增出GGTA1基因的2条片段;以长约2kb包含部分第9外显子的片段为同源短臂,在XbaI和ClaI位点插入pLoxP质粒正筛选标记neo基因的3’端;以长约5.4kb包括部分第8外显子、全部第8内含子及部分第9外显子的片段为同源长臂,于NotI位点插入该质粒中聊D基因的5’端;2.7kb的负筛选标记船基因位于载体中同源短臂的3’端外侧。结果与结论:酶切、PCR及测序结果表明,同源臂被正确连接至质粒pLoxP,成功构建了猪GGTA1基因正负筛选打靶载体pSL/GT。

  • 标签: α-Gal表位 猪α-1 3-半乳糖转移酶 基因打靶 异种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