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7 个结果
  • 简介:糖基水解酶Lxyl-pl-1和Lxyl-p1-2是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天然药物生物合成重点实验室克隆自真菌香菇重组蛋白,具有β-木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双重活性,能专一性水解脱除7-木糖-10-去乙酰紫杉醇等木糖基,生成C-7位羟基化产物可以作为前体半合成重要抗肿瘤药物紫杉醇或其类似物。前期工作显示:Lxyl-p1-1和Lxyl-p1-2序列同源性高达97%,但后者催化活性是前者2倍以上;Lxyl—pl-2水解生色底物PNP-Xyl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4.0。为系统地观察两酶催化特性,在对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天然药物生物合成重点实验室构建工程酵母进行培养、诱导7d后冷冻干燥菌体。将冷干菌体破碎得到蛋白粗提物,再经过Ni亲和色谱和HPLC凝胶色谱法制备和纯化得到Lxyl-p1-1和Lxyl-p1-2重组蛋白。以生色底物PNP-Xyl和PNP-Glc及7-木糖紫杉烷底物7.木糖-10-去乙酰紫杉醇(XDT)与重组酶进行反应,重点测定Lxyl-p1-2水解XDT最适温度和最适pH,并在最适条件下测定重组酶对不同底物动力学参数。试验结果表明:Lxyl-pl-2水解底物XDT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为4.5;动力学测定结果显示:Lxyl—pl-1和Lxyl-p1-2β-葡萄糖苷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β-木糖苷酶活性,这与之前研究结果相一致;Lxyl-p1-1对于底物PNP-Xyl,PNP-Glc和XDTkcat/Km值分别低于Lxyl-p1-2对于上述3种底物kcat/Kan值(0.77s-1×mM-1,1.65s-l×mM-1和-1×mM-lVS.1.67S-1xmM-1,2.85S-1×mM-1和1.07S-1×mM-1)。

  • 标签: 7-木糖紫杉烷糖基水解酶 Β-木糖苷酶 Β-葡萄糖苷酶 动力学参数 催化特性
  • 简介:研究了无机盐、维生素、植物生长调节对绣球菌菌丝生长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镁、磷酸二氢钾和氯化钠质量浓度为1.0g/L时,菌丝生长速率达到最大,随着添加量增加,菌丝生长速率呈下降趋势;维生素B1、B4、B6在供试范围内对菌丝生长促进作用较强,维生素B2、B12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在含有8mg/L维生素B4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6-苄氨基嘌呤(6-BA)在供试范围内对菌丝生长促进作用较强,6-糠氨基嘌呤(6-KT)质量浓度较高时(〉8mg/L)可促进绣球菌菌丝生长。

  • 标签: 绣球菌 营养生理 无机盐 维生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
  • 简介:通过对不同年生五味子进行叶面喷施和根部灌施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菌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菌对五味子白粉病有很好抑制作用,喷施加灌施处理发病率为13.0%,喷施发病率为22.5%,清水对照发病率为37.5%。对二年生、三年生、四年生五味子防治效果分别为78.9%、77.8%、75.0%,这表明喷施加灌施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菌对五味子白粉病防治效果最好。(2)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菌对五味子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对二年生、三年生、四年生五味子植株喷施加灌施处理与清水对照相比叶面积总平均值分别增加了6.7%、42.4%、27.6%;单独喷施处理和喷施加灌施处理分别比清水对照处理百果重增加了21.33%、28.79%;喷施加灌施处理五味子醇甲含量最高达到0.74%。

  • 标签: 枯草芽孢杆菌 生物菌剂 五味子 白粉病
  • 简介:为结合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优点、克服液体菌种不能长距离运输不足,对杏鲍菇液体培养菌丝球与基质结合再固化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菌丝萌发力与生长速度比较筛选出最适合"杏大"基质配方为玉米芯78%,麦麸20%,石膏2%,与其他基质配方相比差异显著(P〈0.01)。25d内保藏时间对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萌发力没有明显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对优化再固化菌种在不同保藏时间进行呼吸强度和纤维素酶活测定,结果显示,再固化菌种呼吸强度随着保藏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加,25℃保藏35~45d时菌丝呼吸强度急剧上升,在45d时达到最大1.1328mg/(g·h);纤维素酶活随保藏时间下降,菌种活力下降,因此再固化菌种保藏时间在35d为宜。

  • 标签: 杏鲍菇 液体菌种 再固化菌种
  • 简介:应用不依赖于培养方法分子技术,研究堆肥中真菌群落组成及其随温度变化现象,正在修正以往人们对堆肥过程中重要真菌类群认识。另外,新一代测序技术利用虽有限,但已经较先前开始时揭示出更大、更多样化菌物群落特异性。嗜热菌物种数量,潜在地促进了先前研究非特异性嗜热菌物种被大量发现,这些菌物可能具有重要生物技术应用潜能。

  • 标签: 堆肥 嗜热真菌
  • 简介:针对目前黑木耳代用料栽培中存在问题,结合吉林省东部地区资源及气候特点,系统地对黑木耳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木耳最适培养料装量为800g;在接种时间为3月10日、置于相同培养条件下,最适栽培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初;菌丝体培养最适温度20~25℃,初期略高;最适水分条件为采用间歇式供水,干湿交替;最适光照条件为全日光。

  • 标签: 黑木耳 代用料 栽培技术
  • 简介:真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与降解等生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约90%真菌种类仍然未知,且大部分难于分离和培养.因此核酸杂交;核酸序列分析;DNA指纹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被用于真菌分类、鉴定、种群结构、群落多样性研究.本文综述了这几种主要分子生物学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在真菌生态学研究中应用现状.

  • 标签: 真菌生态 分子生物学技术 DNA指纹分析 应用
  • 简介:花脸香蘑是一种尚待开发野生食药用菌。发酵料、室外荫棚熟料覆土和室内可控出菇试验房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花脸香蘑可以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周年栽培,培养条件为菌丝最适培养温度22~25℃,子实体原基形成温度18~22℃,子实体发育最适温度18~26℃;菌丝适宜生长培养料含水量为60%~65%,空间相对湿度以60%为宜,子实体原基形成和发育空间相对湿度90%~98%,要求通风良好,覆盖富含腐殖质且透气性、保湿性良好土壤有利于花脸香蘑子实体原基形成和生长发育。

  • 标签: 花脸香蘑 发酵料 熟料覆土 可控出菇试验房 周年栽培
  • 简介:摘要:环境保护根本出路在于废弃物资源化。以马铃薯淀粉工业为例,治理该工业环境污染问题,只能依靠该工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支撑。实践证明,在众多高新技术里面,生物技术威力最大、效果最好。文中在回顾了生物技术应用于废弃物资源化领域大量探索和实践基础上,介绍了马铃薯淀粉工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研制过程中生物技术杰出表现,展示了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密切关系和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事业中大有作为广阔天地。

  • 标签: 生物技术 废弃物资源化 黑曲霉 木霉 地衣芽孢杆菌 微生物群落分析
  • 简介:详细描述了软齿菌属在中国种类,其中稀软齿菌[Dentipellisseparans(Peck)Donk]为中国新记录种,并根据中国材料时3个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和绘图.

  • 标签: 中国 齿菌 分类
  • 简介:金耳(TremellaaurantialbaBandonietZang)是我国稀有的珍贵食用菌和药用菌,具有化痰、止咳、定喘、调气、平肝阳之功效。多糖作为金耳主要生理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增强免疫、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抗血栓和抗氧化等作用。但由于技术手段落后,金耳多糖化学研究比较滞后,其药理活性研究也主要集中于粗多糖研究,对均一多糖化学结构分析和生物活性还很少涉及,这种状况对合理开发和利用金耳多糖产品造成很大影响。该研究对金耳子实体多糖进行了提取、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分子修饰和生物活性研究,为更好地开发金耳资源提供可靠理论依据。利用水提醇沉、膜分离、离子交换层析(DEAE—SepharoseFastHow)和凝胶层析(SephacrylS500HR系列)等分离技术,采用体外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作为活性筛选依据,获得3个较高生理活性均一多糖(TAPAl、TAPBl和TAPEl)。其中TAPAl和TAPBl2种均一多糖分子量分别为1.35X106D和7.6X105D,利用单糖组成分析、甲基化分析、红外光谱和NMR谱(一维和二维),对其一级结构进行了研究。TAPAl、TAPBl结构分别为

  • 标签: 金耳 多糖 NMR 结构鉴定
  • 简介:介绍了柳树白粉病病原菌Uncinulaadunca生物学特性,揭示了西伯利亚地区该菌在症状、无性型阶段及有性型阶段形成等方面的不同,同时还指出了该病原菌子实体一些生物学特性。

  • 标签: 柳属 白粉病 Uncinula adunca
  • 简介:在安徽省岳西县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发现了1种寄生于下垂虫草(Ophiocordycepsnutans)重寄生菌。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和135序列分子生物学分析,将其鉴定为枝多头霉(Polycephalomycesramosus)。其孢梗束着生于下垂虫草子实体可孕部,顶部膨大呈球形。本种具有产生单个卵形A型分生孢子顶侧生排列A型瓶梗和能形成分生孢子链B型瓶梗,并在培养基上气生菌丝和孢梗束柄部都观察到梭形、链生B型分生孢子。GenBank中相关种ITS序列与拉丁名可能有误。

  • 标签: 下垂虫草 枝多头霉 ITS序列 重寄生
  • 简介:从植物虎杖(PolygonumcuspidatumSieb.etZucc.)根状茎中分离出24株内生真菌,分别对其液体发酵液进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筛选出3株内生真菌具有抗菌活性,它们分别属于曲霉属、青霉属和无孢菌类.

  • 标签: 虎杖 内生真菌 抗菌活性物质
  • 简介:JohnWebsterinlecturestohisstudentsanddiscussionswithcolleaguesalwaysemphasizedtheecologicaldimensiontomycology,exemplifiedinhisbooks[1].HealwayshighlightedhistoricdetailsbothinnomenclatureandintheunderstandingoftheintricaciesoffungalbiologyasadnirablyshowninhiseditingofAinsworth'sBriefBiographiesofBritishMycologists[2].

  • 标签: 菌物学 职业 科学研究工作 科学家
  • 简介:冬虫夏草是著名传统中药,具有多种药用功效。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冬虫夏草在无性型的确证、液体发酵、活性成分分离分析、药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冬虫夏草 无性型 液体发酵 活性成分 药理学
  • 简介:文中对古代文献记载"白芝"进行了本草考证。根据历代本草文献中记载"白芝"特点,对可能是白芝香栓菌[Trametessuaveloens(L.)Fr.]、苦白蹄[Fomitopsisofficinalis(Vill.:Fr.)Bond.]、桦剥管菌[Piptoporusbetulinus(Bull.exFr.)Karst.]、白肉灵芝(GanodermaleucocontextumT.H.Lietal.)这4种真菌从名称、地理分布、形态特征和药用功效等方面与白芝进行了比较,认为古代"白芝"应为现代多孔菌科真菌香栓菌。

  • 标签: 白芝 香栓菌 名称 分布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