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薇甘菊颈盲蝽是入侵植物薇甘菊的天敌昆虫。CYP4家族基因在专食性昆虫与宿主植物的相互作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探明其在不同部位的表达情况,可为薇甘菊生物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ACE技术克隆薇甘菊颈盲蝽CYP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在不同部位的表达情况。【结果】PmCYP4C1基因全长1713bp,其中ORF长1500bp,共编码500个氨基酸,理论分子质量为57.44ku,无信号肽;与其他昆虫CYP4家族基因的同源性大于40%,与温带臭虫CYP的亲缘关系最近。该基因在雌、雄虫各部位均有表达,且都是足部的表达量明显地高于其他部位;雌、雄虫的表达差异在于雄虫翅膀中的表达量明显地高于触角和残体,但在雌虫中这3个部位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且雄虫翅膀中的表达量显著地高于雌虫,是其2.37倍。【结论】薇甘菊颈盲蝽PmCYP4基因除参与代谢有毒物质外,其主要功能可能是编码与薇甘菊颈盲蝽运动相关的酶。

  • 标签: 薇甘菊颈盲蝽 细胞色素P450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 简介:1.ContactInformationGreatPlainsDiagnosticNetwork,DepartmentofPlantPathology4024ThrockmortonPlantSciencesCenterKansasStateUniversity,Manhattan,Kansas66506USAPhone:+01-785-5321388E-mail:jstack@ksu.edu2.PresentRanksProfessor,KansasStateUniversity

  • 标签: 摘要 编辑部 编辑工作 读者 STACK
  • 简介:从胖身体和棉花一种蛾的幼虫的中间的勇气的细胞色素P450(Cyt-P450)蛋白质,Helicoverpa有佩带徽章权利的人一,被一套纯化过程部分分别地包括微分离心分离,小伙子的增溶,由木钉降水的蛋白质降水和DE-32柱层析净化。Cyt-P450被COdifference光谱和SDS页的方法检测。从胖身体ofH的净化的solubilized微体的部分。有佩带徽章权利的人一多于17褶层被净化。三个蛋白质乐队被SDS页与分子的群众检测70600,63300和571200Da。有63300和571200Da的分子的质量的蛋白质是Cyt-P450的isozymes,是可能的。

  • 标签: 细胞色素P450 净化方法 棉铃虫 HELICOVERPA ARMIGERA 昆虫学
  • 简介:[目的]随着杀虫剂阿维菌素的广泛应用,靶标生物对其抗性问题日益严重。以往的研究显示,细胞膜转运蛋白P糖蛋白可能与抗药性有关。但在昆虫对阿维菌素的抗性研究中,由于目前市场上缺少专门针对昆虫的商业化抗体,使得这一研究受限。为此,本研究尝试应用其他物种的抗体开展P糖蛋白的检测。[方法]以果蝇为测试昆虫,以阿维菌素作为测试药物,采用免疫印迹方法用鼠抗人P糖蛋白单克隆抗体检测阿维菌素敏感品系与阿维菌素抗性品系果蝇中的P糖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检测出果蝇体内P糖蛋白的特异性表达,且无明显非特异性条带;与敏感品系果蝇相比,阿维菌素抗性品系果蝇P糖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用针对人及其他脊椎动物的P糖蛋白单克隆抗体检测果蝇P糖蛋白的表达可行,且果蝇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可能与P糖蛋白的表达升高有关。

  • 标签: P糖蛋白 蛋白质印迹 果蝇 抗药性
  • 简介:Polydnaviruses(PDV)是一组昆虫DNA病毒,它与他们的特定的主人黄蜂展出一种相互的共生关系。而且,到目前为止在PDV识别的大多数encapsidated基因与发源昆虫的基因,然而并非与发源病毒的基因分享相同。同时,与2黄蜂类Cotesia和Glytapanteles联系的PDV大概编码一些基因从另外的病毒发源。Cotesiaplutellaebracovirus(CpBV)编码对baculoviralp94相应的4基因:CpBV-E94k1,CpBV-E94k2,CpBV-E94k3,和CpBV-E94k4。这研究被进行由baculoviralorthologs把他们的序列与那些作比较预言CpBV-E94ks的起源并且在nonparasitized幼虫和随后的特定的RNA干扰由他们的短暂表情决定生理的功能。我们的种系发生的分析显示CpBV-E94ks与另外的E94ks被聚类从不同PDV发源并且与betabaculoviralp94s分享了高类似。这4CpBV基因在Plutellaxylostella的幼虫的很发展的阶段期间被表示由C寄生于。plutellae。这4E94ks的表示主要在血球和胖身体被检测。随后的功能的分析由在vivo,短暂表示证明显著地禁止的所有4病毒的基因两个都招待有免疫力、发展的进程。这些结果建议CpBV-E94ks与betabaculoviralp94s分享起源并且在压制主人免疫者和发展过程起寄生作用。

  • 标签: 菜蛾绒茧蜂 同源基因 杆状病毒 小菜蛾 免疫 编码
  • 简介: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新奇完整的长度被孤立在杀虫药剂抵抗(命名CYP6CX1v1)并且易受影响(命名CYP6CX1v2)Bemisiatabaci,作为B遗传因子型被识别,福建,中国(Sj)。CYP6CX1(1940bp包含了1557bp开的读框架)对CYP6成员普通的包括的保存领域在carboxyl附近的helix-K,氧绑定主题AGLDPV和保存顺序PEKFNP的通常认为的曲流绑定顺序ETLR和PERF例如heme有约束力的主题PFGEGPRFCIA,结束。有在R和SB之间的氨基酸残余的四不同代替。tabaci(Thr300翼,Thr354Pro,Arg486His和Ile503Thr),在哪个之中替换Ile503Thr位于底层识别地点区域。CYP6CX1v1的mRNA抄写水平象CYP6CX1v2的一样高是2.38褶层。结果显示了从B遗传因子型B的CYP6CX1。在Sj的tabaci是CYP6成员之一,并且提高了CYP6CX1表示和氨基酸残余的代用品可能在域B涉及抵抗机制。tabaci。

  • 标签: 细胞色素P450基因 识别位点 烟粉虱 杀虫剂 氨基酸残基 抗性
  • 简介:类Bscavenger受体(SR-Bs)是在vivo涉及各种各样的生理的进程的房间表面glycoproteins,包括xenobiotics的类脂化合物,绑定和吞噬作用的运输和新陈代谢,并且发信号。但是很少信息都不关于蚕SR-Bs是可得到的;为揭示他们的功能学习这些SR-Bs是必要的。在这研究,我们克隆BmSCRBQ4的全身的编码顺序,从蚕BombyxmoriL的SR-B基因。我们发现BmSCRBQ4基因由九exons和八introns组成,与编码456氨基酸的1371bp的一个开的读物框架。基因表示研究决定BmSCRBQ4送信人RNA(mRNA)在未受精的鸡蛋被表示,在胚胎的开发期间并且在整个幼虫的时期的多数。mRNA的表示在中间的内脏,中间的丝绸腺,以后的丝绸腺,头,integumentum,胖身体,睾丸和幼虫的B的卵巢被检测。moriDazao紧张,以及在蚕,房间衬里BmN和BmE。蛋白质表示研究发现BmSCRBQ4蛋白质仅仅在睾丸,胖身体和幼虫的中间的丝绸腺,以及在蚕房间行BmN和BmE被表示。BmSCRBQ4蛋白质在不同纸巾和房间在banding模式看了可变性什么时候由西方的弄污分析了。染色的Immunohistochemical证明BmSCRBQ4蛋白质本地化到组成的膜或这些纸巾的细胞的膜。这些结果显示那BmSCRBQ4基因可以在每纸巾在房间表面起一些生理地相关的作用。

  • 标签: 家蚕细胞 清道夫受体 组织定位 表达模式 B类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简介:【目的】生物杀虫剂及天敌昆虫的应用是绿色防控的发展方向,但有关生物杀虫剂对天敌昆虫的安全性尚不明确。研究生物杀虫剂对天敌昆虫的影响可以为更好地协调使用生物杀虫剂和天敌昆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药膜法和滤纸膜片法测定了5种生物杀虫剂(苦参碱、桉油精、鱼藤酮、除虫菊素、橄榄鲨)在田间推荐使用浓度下,对4种天敌昆虫(丽蚜小蜂、东亚小花蝽、食蚜瘿蚊、巴氏新小绥螨)的致死率。【结果】除虫菊素对丽蚜小蜂、东亚小花蝽、巴氏新小绥螨的影响较大,致死率均达到100%;鱼藤酮对丽蚜小蜂、食蚜瘿蚊、巴氏新小绥螨的影响均较大,致死率在98.65%以上;橄榄鲨对丽蚜小蜂、东亚小花蝽、食蚜瘿蚊的影响较小,致死率均小于30%;苦参碱对丽蚜小蜂的影响最大,致死率达100%,对食蚜瘿蚊和巴氏新小绥螨的影响较小,致死率分别为15.56%和15.91%;桉油精对巴氏新小绥螨的影响最大,致死率达100%,对东亚小花蝽和食蚜瘿蚊的影响较小,致死率分别为15.91%和6.67%。【结论】这5种生物杀虫剂中,橄榄鲨对丽蚜小蜂、东亚小花蝽、食蚜瘿蚊安全,桉油精对东亚小花蝽、食蚜瘿蚊安全,苦参碱对食蚜瘿蚊、巴氏新小绥螨安全,鱼藤酮对东亚小花蝽安全,除虫菊素对食蚜瘿蚊安全。

  • 标签: 生物杀虫剂 天敌昆虫 安全性评价 致死率
  • 简介:本文采集并分析了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发酵后处理技术,揭示了Bt发酵后处理生产膜过滤数据分析、喷雾干燥数据分析和产量的关系,以期对Bt实际生产过程进行高效控制。

  • 标签: 苏云金杆菌 发酵后处理 数据分析 膜过滤 喷雾干燥
  • 简介:【背景】橘小实蝇是水果国际贸易中被关注的有害生物。枇杷为福建名优水果,同时福建为橘小实蝇疫区,枇杷橘小实蝇的检疫处理技术是保证枇杷出口的关键环节。【方法】对人工接入枇杷果实中的橘小实蝇卵和幼虫的低温感受性、小规模处理和大规模处理及低温对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橘小实蝇2—3龄幼虫混合虫态最耐受低温;1.5℃下处理12d,可完全杀死枇杷果实中的橘小实蝇,并且低温处理对枇杷果实无损伤。【结论与意义】低温可用于枇杷内橘小实蝇的检疫处理

  • 标签: 冷处理 橘小实蝇 枇杷
  • 简介:【目的】随着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热带型(简称FocTR4))在云南的入侵、传播和蔓延,对云南的香蕉产业产生严重的威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蕉园定植香蕉后7个月内的土壤中枯萎病病原菌TR4含量动态变化,明确不同香蕉品种的大田抗性表现以及不同肥料的防控效果,为枯萎病的防控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选用巴西蕉、桂蕉1号、南天黄和自主选育的云蕉1号为供试品种开展田间试验,设置虾肽有机肥+虾肽特护+虾肽果叶康(简称:虾肽有机肥处理)、常规有机肥+微生物制剂(简称:微生物处理)和常规有机肥(简称:对照)3个处理,调查4个品种在4个时间段的枯萎病发病率和3种肥料的防治效果。【结果】在月平均枯萎病病原菌TR4含量均超过2000拷贝的土壤条件下,4个品种的发病率在3个施肥处理中均表现出差异性,南天黄、云蕉1号的发病率与其他2个主栽感病品种的发病率差异达显著水平;3种施肥处理间的发病率达显著差异,发病率从高到低表现为对照>虾肽有机肥处理>微生物处理。【结论】施用微生物制剂对降低枯萎病发病率起一定的作用。南天黄的抗病性较强,云蕉1号也表现出较强的抗性,但还有待进一步改良和提高抗性。

  • 标签: 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热带型 发病率 品种 微生物制剂
  • 简介:[背景]苹果蠹蛾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害虫,目前从新疆迅速向东部扩散。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胶条迷向剂对防控苹果蠹蛾高效、安全,但成本较高。[方法]2013年在宁夏中卫市常乐镇马路滩村果园使用3种不同剂型的迷向剂对苹果蠹蛾进行了防治试验,每个处理果园面积3.3hm~2,分别使用性诱剂处理后,用诱捕监测处理后的诱蛾量,在生长期调查果实为害率,比较防治效果。[结果]通过整个生长季诱捕监测,悬挂点以900个·hm~(-2)双层处理,胶条迷向剂在开花前处理1次,整个生长季处理区中心部位没有监测到苹果蠹蛾成虫;透明塑管迷向剂分别在开花前和6月底处理2次,整个生长季中心部位平均每个诱捕诱到3.3头雄蛾;膏体迷向剂分别在开花前和6月底处理2次,整个生长季中心部位平均每个诱捕诱到12头雄蛾。在6月下旬和果实采收前进行果实为害率调查,胶条迷向剂区平均蛀果率分别为0和0.56%,透明塑管迷向剂区蛀果率分别为0.89%和1.38%,膏体迷向剂处理区蛀果率分别为0.79%和1.38%。常规农药防治区2个时期蛀果率分别为1.44%和3.13%。[结论与意义]综合考虑防治效果和使用成本,在虫口密度高、效益高的果园可以使用胶条迷向剂,膏体迷向剂和透明塑管迷向剂只有在虫口密度较低的情况下使用。

  • 标签: 苹果蠹蛾 昆虫性诱剂 迷向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