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测定建立了灭多威、辛硫磷、吡虫啉、氰戊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啶虫脒6种药剂的敏感基线。测定了2009年福建南平、三明和龙岩烟区的烟蚜田间种群的抗药性水平以及烟蚜种群解毒酶与靶标酶的活性。结果显示:与2008年的监测结果相比较,灭多威对福建南平、三明和龙岩3个烟区的烟蚜种群的LC50分别增长了0.004倍、0.046倍和0.051倍;辛硫磷对福建南平、三明和龙岩3个烟区的烟蚜种群的Lc50分别降低了0.213倍、0.078倍和0.088倍;毗虫啉对福建南平、三明和龙岩3个烟区的烟蚜种群的LC50分别增长了1.186倍、1.328倍和0.56倍;氰戊菊酯对南平和龙岩烟区的烟蚜种群的Lc50分别增长了0.367倍和0.139倍,对三明烟区的烟蚜种群的Lc50降低了0.103倍;高效氯氟氰菊脂对南平和龙岩烟区的烟蚜种群的LC50分别增长了0.345倍和0.244倍,对三明烟区的烟蚜种群的Lc如降低了0.035倍;啶虫脒对福建南平、三明和龙岩3个烟区的烟蚜种群的Lc靳分别增长了O.498倍、0.724倍和0.868倍。由于3个烟区近几年大田防治烟蚜极少或没有使用灭多威、辛硫磷、氰戊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这4种杀虫剂,所以3个烟区的烟蚜种群对这4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增加率降低或抗药性下降。目前除了南平烟区的烟蚜种群对啶虫脒产生了高抗(抗性倍数为6cL92倍),其余烟区还未出现高抗种群。3个烟区烟蚜种群的3种酶活性差异明显,以三明种群最高,南平种群次之,龙岩种群最低。与2007年的测定结果相比较,三明、南平和龙岩的烟蚜种群CarE比活力分别增加了2.249倍、2.335倍和3.491倍;AChE比活力分别增加了0.336倍、0.664倍和0.782倍;GSTs比活力分别增加了0.591倍、0.811倍和1.447倍。

  • 标签: 烟蚜 抗药性 活性酶 福建
  • 简介:【背景】烟粉虱作为世界性的多食性害虫,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已有研究表明,许多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能够对烟粉虱解毒酶和靶标酶活性产生影响。【方法】采用常规生化方法研究了辣椒碱对烟粉虱体内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500mg·L^-1辣椒碱处理烟粉虱成虫后6h,CarE活性被激活,其他时段被抑制;1000mg·L^-1辣椒碱处理后6、12、48h,CarE活性受到抑制,其他时段被激活;2000mg·L^-1辣椒碱处理后6h,CarE活性受到抑制,其他时段被激活;d000mg·L^-1辣椒碱处理后3、12h,CarE活性受到抑制,其他时段被激活;8000mg·L^-1辣椒碱处理后1h,CarE活性被激活,其他时段受到抑制。辣椒碱对烟粉虱体内GSTs活性的诱导存在剂量和时间效应,8000mg·L^-1辣椒碱处理烟粉虱成虫后24和48h,GSTs活性受到明显抑制,其余各处理在任何时段GSTs活性均被激活而高于对照。辣椒碱各浓度处理对烟粉虱体内AChE活性的诱导存在时间效应,各处理均在处理后48h对AChE活性产生了抑制作用。【结论与意义】辣椒碱对烟粉虱体内的解毒酶CarE和GSTs、靶标酶AChE活性具有明显影响,且存在剂量或时间效应,这可为辣椒碱在生物农药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辣椒碱 烟粉虱 入侵昆虫 羧酸酯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 乙酰胆碱酯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