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背景】小麦叶疫病菌于20世纪60年代入侵我国后,迅速传播扩散并在局部区域造成严重危害,对我国小麦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方法】设计出检测小麦叶疫病菌的特异性引物,建立快速检测该病菌的PCR方法。用真菌通用引物ITS4/ITS5对小麦叶疫病菌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使用DNAMAN软件设计出检测该病菌的特异性引物LJY1和LJY2,优化PCR反应体系。【结果】建立了该病菌的PCR检测方法,PCR反应体系:25mmol·L^-1MgCl22.5μL,10mmol·L^-1dNTP1.0μL,10μmol·L^-1引物各0.5μL,DNA模板8ng,最佳退火温度57.6℃。【结论与意义】该方法可以准确地将小麦叶疫病菌与其他链格孢属的真菌区分开。本研究结果为小麦叶疫病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依据,能够有效防止该病菌在小麦进出口贸易中传入我国。

  • 标签: 小麦叶疫病菌 PCR 体系优化 引物LJY1和LJY2
  • 简介:【背景】寄生帚梗柱孢霉是花生黑腐病的病原菌,被我国列为重要的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该病菌2009年已入侵我国广东,造成花生植株基部腐烂而死亡,严重威胁花生生产安全.筛选与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控该病害的重要措施.【方法】收集广东推广种植的15个主要花生品种,通过人工接种方法,鉴定这些品种对花生黑腐病菌的抗性水平.【结果】15个供试花生品种中,湛红2号、湛油62等2个品种表现为抗病;湛油75、湛油82、粵油390、粵油410、仲恺花44、仲恺花99、汕油诱1号等7个品种表现为中抗;花育33号、汕油523、汕油辐1号、粵油18、湛油53等5个品种表现为感病;仲恺花332表现为高感.【结论与意义】目前广东生产上推广种植的花生品种多数对黑腐病菌表现为抗病或中抗水平,部分品种表现为感病或高感.该结果可为我省花生品种的推广与布局提供依据.

  • 标签: 花生品种 花生黑腐病菌 抗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