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中国真菌学杂志被引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为杂志发展及中国真菌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登陆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http://www.cnki.net/),选择刊名“中国真菌学杂志”,时间跨度限定为2006—2012年,检索数据,检索结果按照被引频次降序排列,选择排名排名前100位的文献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结果2006—2012共刊发论文843篇,截止2013年6月9日,总被引频次2132次,篇均被引频次2.53次,单篇最高被引频次42次,被引频次〉=4次的文章173篇,占所有文献量的20.5%。被引论文主要集中在2006、2007年两年,机构主要集中于上海、北京、四川等地;被引论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真菌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子诊断研究、抗真菌药物的开发研制及机制探讨以及真菌临床诊治专家共识等方面;中医药治疗真菌感染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结论《中国真菌学杂志》刊发论文基本符合Pareto定律,但论文质量偏低;真菌学研究地区发展不平衡;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真菌感染分子诊断以及真菌感染的中医药治疗是研究的热点。

  • 标签: 中国真菌学杂志 高被引论文 文献计量学分析
  • 简介:优良种质创新是大豆新品种选育的关键.经过近20年的中间种质创新、亲本筛选、抗性选育、鉴定和品质检验等研究,育成了双抗双的夏大豆优良种质鲁99-2.其对大豆胞囊线虫1、3、5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均为1级;对大豆花叶病毒y6株系的抗性也为1级;籽粒脂肪含量平均为22.09%,值为22.67%;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3.29%,值为45.0%;蛋白质和脂肪合计含量平均为65.38%,值达66.40%.鲁99-2的育成说明创造和利用优良种质、选择适宜的杂交亲本和采用有效的选育方法等对大豆育种至关重要.

  • 标签: 夏大豆 种质 鲁99—2 选育 高脂肪 高蛋白质
  • 简介:以国家桑树种质资源圃华南分圃中保存的160份果桑种质资源为材料,对桑椹花色苷及抗氧化能力种质资源进行了筛选与评价。结果表明,其总花色苷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和DPPH清除能力的变幅分别为106.5~1472.0mg/L、5.4~32.3mmol/mL和33.7%~87.8%,表现出明显的品种间差异。113份二倍体和47份四倍体果桑种质资源桑椹中的花色苷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和DPPH清除率差异较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聚类分析表明,160份果桑种质资源可分为6大类群,分别由13、11、56、44、10和26份种质构成。桑椹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率和总花色苷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表明桑椹的抗氧化能力与其所含的总花色苷类物质密切相关。本研究筛选出了一批花色苷和抗氧化能力的果桑种质资源,可用于花色苷和高抗氧化能力果桑新品种的培育。

  • 标签: 桑椹 花色苷 抗氧化 种质资源
  • 简介:秆隐性恢复系(eR系)同原恢复系(R系)相比,分蘖力下降、生育期缩短,株、穗颈、叶片长、倒一节间和倒二节间都显著增长,使得eR系在制种时不必施用赤霉素.利用eR系组配的e-杂交稻同其不含eui基因的原杂交稻相比,只有一个eui隐性单基因的差异,使e-杂交稻的株叶形态和构成产量因素同原杂交稻十分相似,且具有千粒重增大以及植株速生、快长、早熟等特点,使利用eR系组配的e-杂交稻具有一定增产潜力.

  • 标签: 水稻 高秆隐性恢复系 特征特性 育种 生物学特性 E-杂交稻
  • 简介:烟草种质资源的繁种更新是烟草中期库保种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保持其在保存过程中的遗传完整性,从烟草的遗传特性出发,对繁育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遗传漂变、遗传漂移以及混杂等诸多因素进行了讨论;较为系统地总结了烟草种质资源长期研究所形成的繁种更新理论与技术,并就进一步研究提出设想。

  • 标签: 烟草 种质资源 繁种更新 技术
  • 简介:本文采用作者首创的双周期BrdU二次标记法研究了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带,得到了分布在整条染色体上的清晰稳定的多条带纹.这是复制带首次在植物染色体上取得的具有实用意义的带型.为进一步制定植物染色体的标准带型和研究植物染色体的复制方式提供了一条途径.

  • 标签: 蚕豆 复制带 染色体
  • 简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自问世以来,因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可定量、污染少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技术用于曲霉的研究也有近十年的历史。本文对近年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曲霉病诊断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PCR 曲霉病 IA
  • 简介:葡萄砧木具有抗葡萄根瘤蚜和线虫等土传虫害、抗寒、抗旱、耐盐碱等优良特性,可调控葡萄生长和品质,利用葡萄抗逆砧木进行嫁接栽培已成为葡萄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开展葡萄砧木改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DNA分子标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葡萄砧木改良研究,本文对近10年分子标记技术在葡萄砧木品种鉴定、系谱分析、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的研究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指明未来葡萄砧木的研究方向。

  • 标签: 葡萄砧木 DNA分子标记 品种鉴定 系谱分析 遗传图谱
  • 简介:由于关系到转基因植物的产业化前景,安全型转基因植物培育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在植物遗传转化体系中,绝大多数选择标记基因来源于细菌,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存在潜在风险,因此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植物培育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综述了安全型转基因植物的培育途径,包括共转化系统、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转座子系统、同源重组系统、不依赖于组织培养的简易转化技术及再生相关基因利用等技术,探讨了各种途径的优缺点,以期推动安全型转基因植物培育和转基因植物产业化进程。

  • 标签: 转基因植物 产业化 生物安全 选择标记
  • 简介: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支持下,“十一五”期间,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以产销量较大的绿豆、小豆、芸豆、蚕豆、豌豆等为主要突破口,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品种混杂退化严重产量低而不稳、栽培管理粗放种植技术落后、

  • 标签: 产业技术 食用豆 品种混杂退化 “十一五” 资金支持 现代农业
  • 简介:皮肤黏膜微生态是指寄居在人体体表和与外界相通腔道的微生物群落与人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在皮肤黏膜结构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微生态环境。微生态可对人体的疾病、健康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围绕该领域的研究不容忽视。以往的微生态研究通常基于传统的培养方法,存在诸多无法克服的缺陷和不足。随着PCR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PCR相关的各种分子技术以其各自的特点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皮肤黏膜 微生态 PCR相关技术
  • 简介:为探索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大豆氨基酸测试中的应用,寻找一种快速的检测方法,以167份大豆[Glycinemax(L.)Merr.]种子为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FT-NIRS)对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的18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天冬氨酸(R2CV=0.85)、谷氨酸(R2CV=0.86)、丝氨酸(R2CV=0.82)、甘氨酸(R2CV=0.89)、酪氨酸(R2CV=0.83)、苯丙氨酸(R2CV=0.78)、异亮氨酸(R2CV=0.86)和色氨酸(R2CV=0.81)及15种氨基酸总和(R2CV=0.82)可利用FT-NIRS准确预测;苏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和胱氨酸检测模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用来进行相对含量的估测;而对组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和蛋氨酸的预测不准确。本研究进一步证明,利用FT-NIRS技术预测大豆主要氨基酸组分是稳定可行的。

  • 标签: 近红外光谱技术 大豆 氨基酸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 简介:目的评价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MALDI-TOF-MS)技术对酵母样真菌鉴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临床检出的142株酵母样真菌标本同时采用MALDI-TOF-MS技术和传统真菌培养方法进行鉴定,记录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对于常见的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的鉴定率很高(100%),符合率较高(100%);对于少见的葡萄牙念珠菌、解脂念珠菌、产朊念珠菌,两种方法的符合率较低,分别为25.00%、00.00%、00.00%。结论MALDI-TOF-MS技术对酵母样真菌的鉴定率较高,操作简便快速,是传统真菌培养鉴定的有力补充,可将其推广应用于酵母样真菌的早期快速鉴定。

  • 标签: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 酵母样真菌 鉴定
  • 简介:目的应用反向线点杂交技术(reverselineblothybridization,RLB)快速鉴定临床常见的曲霉属和毛霉目真菌。方法收集我院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保存的5种曲霉菌(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土曲霉、构巢曲霉)和7种毛霉目真菌(冻土毛霉菌、总状毛霉菌、卷枝毛霉菌、少根根霉、小孢根霉、微小根毛霉、伞状犁头霉),共计98株菌株。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菌株进行PCR扩增,用12个真菌种特异性探针与扩增后产物进行反向线点杂交。将RLB结果与真菌传统形态学鉴定结果、ITS区DNA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RLB可以正确鉴定98株实验菌株,与形态学方法和ITS区测序方法鉴定结果100%一致,种特异性探针之间未见交叉杂交,显示出该方法的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8株阴性对照菌株(白念珠菌、茄病镰刀菌、尖端赛多孢、马尔尼菲青霉、疣状瓶霉、棒曲霉、日本曲霉以及雅致小克银汉霉),使用RLB方法无法鉴定。通过烟曲霉基因组DNA浓度10倍倍比稀释法验证RLB的敏感性为1.8×10-3ng/μL。结论RLB技术为实验室早期快速诊断、鉴定临床常见的曲霉属和毛霉目真菌提供参考。

  • 标签: 曲霉 毛霉 PCR 反向线点杂交
  • 简介:目的建立检测常见丝状真菌感染病原菌的PCR-RFLP和多重PCR方法。方法建立以PCR技术为基础的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首先用真菌通用引物扩增丝状真菌的ITS区,然后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PCR产物进行酶切。用4种丝状真菌的特异性引物建立多重PCR体系,用该体系检测单模板、双模板和三模板的扩增情况,并测定该体系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用PCR-RFLP技术能够鉴别5种常见丝状真菌,多重PCR能够根据扩增片段的不同鉴别菌种,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对单模板、双模板和三模板均能扩增出目的片段。结论PCR-RFLP和多重PCR技术能够快速鉴定丝状真菌感染病原菌,有临床应用的良好前景。

  • 标签: 丝状真菌 PCR-RFLP 多重PCR 分子鉴定
  • 简介: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9份玉米自交系和1份大刍草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1对ISSR引物共扩增出475条不同位置的带,平均22.6条;多态性带469条,平均22.3条,百分率高达98.7%;不同引物的多态性信息指数(PIC)在0.84~0.94之间.60份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23~0.48之间.经聚类分析,可将这些材料分成两大组,共9个亚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与血缘和系谱是一致的,也存在一些例外.结果表明,ISSR标记尽管可以用于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但并不是最好的分子标记类型.综合考虑不同的分子标记类型的优缺点,认为ISSR标记在遗传研究较少的作物上应用潜力较大.

  • 标签: 遗传多样性 玉米 自交系 种质资源 ISSR ISSR分子标记技术
  • 简介: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是一种可用于检测大分子物质的“软电离”质谱分析技术,近年来在致病性真菌研究中的作用日显突出,该文对近几年该技术在病原真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 质谱 真菌
  • 简介:目的克隆孢子丝菌未知过氧化氢酶基因,命名为Sscat基因。方法根据生物信息库中7种已知真菌过氧化氢酶氨基酸序列的高度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PCR扩增获得部分Sscat基因cDNA片段,随后应用RACE技术分别扩增其3'端和5'端未知序列。结果Sscat基因cDNA序列全长1746bp,其中包括5'端121bp的非编码区、1500bp的编码区和109bp的3'端非编码区。该基因编码49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6.07kDa,其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真菌过氧化氢酶氨基酸高度同源,其中与米曲霉、黑曲霉同源性分别为66.3%和56.6%,Sscat基因为申克孢子丝菌过氧化氢酶cDNA。结论简并PCR结合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孢子丝菌未知过氧化氢酶基因。

  • 标签: 孢子丝菌 过氧化氢酶 简并PCR 快速cDNA末端扩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