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1、目的:对驻疆某部 525名隔离官兵进行心理干预,并对比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简称 SCL—90)评分变化情况并与中国军人常模常模进行比较,以此来了解隔离期间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 2、方法:对驻疆某部 525名隔离官兵在到达部队隔离当天进行测试,隔离结束 14d后再进行测试,并进行比较分析3、结果:隔离后与隔离前比较因子分中的敌对、强迫症状、躯体化、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和人际关系因子分有明显下降( P< 0.05)。 4、结论:心理干预对改善在应激情况下的隔离官兵的情绪有很大帮助,值得在边防部队推广。

  • 标签:   隔离 心理干预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 简介:摘要: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高中生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到学习生活以及社会生活。高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的引领者,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管理作用,及时发现班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选择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标签: 高中生 心理健康 辅导活动 多媒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湿疹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将我院 40例慢性湿疹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指标、护理满意度、瘙痒症状减轻的时间。结果:实验组心理指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瘙痒症状减轻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慢性湿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 标签: 慢性湿疹患者 心理护理 重要性
  • 简介:3 山东省安丘市兴安街道卫生院 262100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5 年 4 月至 2016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 120 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 60 例,另一组为观察组 6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经过护理,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 ( 23.61±4.89 ) vs ( 38.27±4.35 ),( 24.31±5.64 ) vs ( 38.17±5.23 ) } , 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需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加以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干预;血液透析;心理状态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 / 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是对血液进行的一项体外净化过程,这一过程因为不能根除疾病,所以需要长期进行,这就导致了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各类心理问题 [1] 。为了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本文特选取 120 例 2015 年 4 月至 2016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于 2015 年 4 月至 2016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 12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60 例血液透析患者,男性 30 例,女性 30 例,年龄最小 32 岁,年龄最大 52 岁,平均( 42.1±3.1 )岁;对照组 60 例,男性 32 例,女性 28 例;年龄最小 33 岁,最大 51 岁,平均年龄为( 44.0±3.5 )岁。所有患者病程 0.5~5 个月,平均( 3.5±1.3 )个月。其中尿毒症例 40 例,慢性肾小球肾炎 10 例,多囊肾 10 例 .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 )确诊疾病需行血液透析治疗且对血液透析有一定耐受性的患者;( 2 )除需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疾病外,无其他组织或器官的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 3 )精神正常,神志清楚,能流畅清晰回答研究人员提出的相关问题的患者;( 4 )熟知本研究在,自愿参与,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5 )本研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下进行 [2] 。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病情观察、饮食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3.1 生活护理  患者住院期间,保持床单元的干净整洁,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加强患者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尽可能解决患者合理的生活请求。    1.3.2 心理护理  护士多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与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温柔的解答患者提出的有关于疾病的各种问题,消除其产生的紧张心理,因治疗过程较长,治疗过程中,多言语鼓励患者,通过现身说法为患者介绍预后良好的病友,以增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3 饮食护理  嘱患者家属多为患者准备清淡易消化、高营养、低盐低脂的饮食,以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增强免疫力,透析期间,患者严格控制饮水量,多吃优质蛋白及含钙较高的食品,少吃豆制品、坚果类等含磷、钾高的食物。    1.3.4 健康教育  通过多媒体、健康宣传册、护理板报等多种形式和途径为患者讲解有关于疾病及治疗的相关知识,透析间期,嘱患者规律休息,可进行一些适当的体育锻炼,以自身不感到疲惫为宜;冬季注意预防感冒,避免感染。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  通过 SAS 焦虑评分表对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判断,分数低于 35 分表示心理健康,分数高于 65 分表示重度焦虑;通过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判断,总粗分上限是 41 分,分值越低表示心理状态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8.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用(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 P < 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在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上的比较  干预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评分无显著差别经不同方法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的降低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 1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呼吸内科患者心理状态以及心理护理方式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以我院 60 例呼吸内科患者为调查样本,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人数相等。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估结果无差异( P < 0.05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 P < 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性评估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 P < 0.05 )。 结论 :开展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治疗依从性。

  • 标签: 呼吸内科 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 在部队中,士兵的心理健康也是士兵素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部队中士兵的心理 健康也是影响军队建设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更好的保证军队建设的质量,则需要加强对士兵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因此,对士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今部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对此,本文通过分析部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简单参考。

  • 标签: 部队 士兵心理健康 现状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正是青春期中学生的代表性心理。如果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不能及时得到预防与疏导,则会对其产生消极影响,从而阻碍了青少年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科学的引导方式,协助青少年在青春期阶段保持健康的心理环境。为此笔者从“沟通方式”、“挫折情景”、“情绪态度”这三方面,对预防中学生青春期逆反心理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 标签: 青春期 逆反心理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新冠肺炎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分析可能的原因,找出相关因素并进行有效干预。方法 自制情绪状态问卷对隔离病区 51例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并与 15例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进行比较。结果感染新冠肺炎的老年患者主要心理问题包括:恐惧焦虑、孤独抑郁、沟通障碍,还有不同程度的社交隔离以及自杀倾向等问题,我们对可能引起上述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调查,并分析了这些原因与各种心理问题之间的关联,结果发现:在老年新冠肺炎患者中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易导致出现恐惧焦虑和自杀倾向,人际关系不和谐会引起沟通障碍和社交隔离,而经济压力大以及存在社交障碍易导致出现孤独抑郁。结论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我们认为:治疗过程中科学规范的评估,积极对相关因素、发病因素进行有效干预,预防新冠肺炎感染的老年心理疾病,同时关注“身”“心”健康,促进疾病恢复。

  • 标签: [ ] 老年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患肺炎,心理问题,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人员心理授权、角色压力源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应用抽样方法,对本县医疗机构中 10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采用心理授权表、角色压力源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对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心理授权、角色压力源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结果:经对以上量表评分进行分析,发现心理授权表中的四个因子与职业倦怠三个因子呈负相关关系 (r<0),角色压力源量表中的三个因子与职业倦怠三个因子呈正相关关系 (r>0), P<0.05。结论:护理人员心理授权、角色压力源与职业倦怠具有密切相关性,且前两者对后者还具有预测作用。

  • 标签: 护理人员 心理授权 角色压力源 职业倦怠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急危重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探讨科学护理干预的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神经内科急危重症患者家属 90例,根据家属心理需求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结果:患者家属各项心理需求占比均在 90%以上;患者家属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神经内科急危重症患者家属对心理需求较高,对有心理需求的家属进行合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家属负性情绪,提高家属满意度。

  • 标签: 神经内科 危急重症患者家属 心理需求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以心理干预为主导的优质护理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的体会。 方法 以 2017 年 2 月至 2019 年 3 月收取的 70 例甲状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模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5 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 心理干预为主导的优质护理 。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以及相关指标情况。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低于观察组,其数据分析有显著的差异;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存在变化;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高于观察组,差异性显著。 结论 面对甲状腺患者应用采取 心理干预为主导的优质护理 ,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因此,值得医院进一步的推广采纳。

  • 标签: 心理干预 优质护理 甲状腺
  • 简介:摘要: 本文以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与心理健康关系为落脚点,调查了解佛山南海桂江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研究探讨不同负荷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日常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的控制安排提供理论依据,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现学生身心健康目标提供指导。

  • 标签: 体育教学 运动负荷 初中学生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 45-64岁中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人群特征中的分布,分析社区中年抑郁和焦虑与社会支持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 45-64岁中年人开展入户调查。问卷数据运用 Epidata3.2数据库进行双录入,运用 SPSS22.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336名调查居民的抑郁症状检出率为 34.5%,焦虑症状检出率为 21.7%。社会支持度为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的相关因素。结论:本社区中老年居民的抑郁、焦虑检出率较高。居民的抑郁、焦虑与社会支持度相关。

  • 标签: []社区 居民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度
  • 简介:摘要: 少数民族建档立卡大学生在校期间,会因学业、环境、家庭经济状况、人际关系及就业等方面问题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视角下,针对这个群体开展相关研究,全面了解少数民族建档立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方式,对于少数民族建档立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参考借鉴价值。

  • 标签: 脱贫攻坚 少数民族建档立卡大学生 心理压力
  • 简介:摘要: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是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的关键。电力企业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保证配电线路的稳定运行。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配电线路会受到外力破坏、自然灾害和设备老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进行分析

  • 标签: 配电线路 原因分析 运维管理 控制策略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落实,广大教育人士逐渐提高了新型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的探索及研究。大部分全新的教育计划已经相继制定与落实,其中,STEAM教育体系就是一个重要的组成要素。STEAM教育体系可以称作为“STEM”教育体系的延伸,也就是说,其将“艺术”与其相融合,这是由美国联邦政府提出及创建的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教育体系相比,其具有较强的多元化特征,对积极开展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 标签: 小学 STEAM教育体系 建构
  • 简介:摘要 : 农业模型、农业人工智能及数据分析等技术贯穿于智慧农业的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与控制全过程,是智慧农业的核心技术。为进一步明晰农业模型的内涵和作用,促进农业模型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推动智慧农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采用系统分析、比较及关系框图等方法,分析了农业模型的内涵,阐述了农业模型和智慧农业要素与过程的关系,明确了农业模型的作用并附以应用案例,比较了农业模型的国内外重要发展动态与趋势。国内外农业模型研究与应用重要进展比较表明,农业模型研究应用需要考虑农业生物要素的 4个水平、农业环境要素的 6个尺度、农业技术与农业经济要素的 6个层次并采用相应方法进行,农业模型环境要素空间多尺度研究应用有较大发展潜力;农业模型与分子遗传学、感知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农业模型研究应用的公私有组织协作,粮食安全挑战将成为农业模型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且需更注重将各种农业系统模拟、数据库、和谐性与开放数据及决策支持系统相连接。中国农业模型研究与应用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作物模型系列,也融入农业模型的互比较与改进、智慧农业等世界潮流,需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农业模型是农业系统要素内及要素间关系的定量化表达,是农业科学定量与综合的重要方法,具有认识论价值,它与感知技术的结合可以在智慧农业数据获取与处理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成为信息农业技术落地应用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 标签: 农业模型 模型分类 生物模型 环境模型 技术模型 经济模型 应用案例 智慧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