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对12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及护理,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论述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及护理方法,并由此得出结论根据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抢救和护理措施,能收到较好的抢救和护理效果。

  • 标签: 心肌梗死 抢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围绕本院收治的4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展开研究,将其中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接受溶栓治疗的20例患者列入常规组,另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接受溶栓治疗的20例患者列入预见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预见组采用预见性护理;针对两组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护理前常规组及预见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预见组均优于常规组,P<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内血素加氧酶-1(HO-1)的影响,及其对ALI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LI组和谷氨酰胺治疗组(简称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LPS(10mg/kg)复制小鼠ALI动物模型,尾静脉注射谷氨酰胺(0.75g/kg)进行干预治疗。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肺组织炎症因子TNF-α和IL-8含量,real-timePCR法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HO-1的mRNA和蛋白含量,采用试剂盒检测HO-1的活性,比色法检测小鼠肺组织CO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ALI组小鼠肺组织形态学发生明显损伤性改变,TNF-α和IL-8含量显著增加(均P<0.01),而治疗组上述改变较ALI组显著减轻(均P<0.01)。

  • 标签: 谷氨酰胺 急性肺损伤 红血素加氧酶-1 一氧化碳 小鼠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016-03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在2021.08~2022.08开展,从我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挑选符合要求的60例患者,将其使用双盲法分组,3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30例研究组实施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比对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有效率(96.66%)显著高于常规组(70.00%),差异在统计学中有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效果更佳,有助于提高该类患者的临床效果,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疗效 阿托伐他汀 纠正水电解质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部及上肢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嘉兴市第一医院疼痛科接受治疗的颈部及上肢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11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脉冲射频组(A组,n=68)和脉冲射频联合臭氧注射组(B组,n=42)。A组男40例,女28例,年龄(71.9±9.9)岁;B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66.3±16.9)岁。随访并记录患者术前(T0)及术后 1 d(T1)、3 d(T2)、1周(T3)、1个月(T4)、2个月(T5)及3个月(T6)时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辅助性使用加巴喷丁的剂量、有临床意义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在T0、T1、T2、T3、T4、T5、T6各时间点的NRS评分M(Q1,Q3)分别为6(6,6)、2(2,2)、3(3,4)、3(2,3)、2(2,3)、2(1,3)、1(0,2)分,B组患者分别为6(6,6)、2(1,2)、3(3,4)、3(2,3)、2(2,3)、2(1,3)、1(0,2)分;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术后各时间点的NRS评分均显著下降(均P<0.05)。与A组相比,B组在T3、T4、T5、T6时间点的NRS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在T0、T4、T5、T6各时间点的加巴喷丁服用剂量M(Q1,Q3)分别为0.6(0.6,0.6)、0.3(0.3,0.6)、0.3(0.0,0.3)、0.0(0.0,0.3)mg/d,B组患者分别为0.6(0.6,0.6)、0.3(0.2,0.3)、0.0(0.0,0.3)、0.0(0.0,0.0)mg/d;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术后各时间点的加巴喷丁服用剂量均显著下降(均P<0.05)。与A组相比,B组在T4、T5、T6时间点的加巴喷丁服用剂量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B组有临床意义的PHN的发生率分别为25.0%(17/68)和7.1%(3/4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气胸、脊髓损伤、血肿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部及上肢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更加安全有效,可降低有临床意义的PHN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带状疱疹 神经痛 脉冲射频 臭氧注射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