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作者: 朱明炜 杨桦 陈伟 王新颖 江华 唐云 贾震易 周华 赵彬 陈丽如 康维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北京医院 普通外科 肝胆胰外科,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重庆 400037,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100730,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南京 210002,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研究所,成都 610072,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外科,北京 100036,上海交通大学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 200233,清华大学附属长庚医院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2218,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 100730,北京医院营养科 100730,中国医学
  • 简介:摘要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是肠外营养的重要组分,进入体内可分解为丙氨酸和谷氨酰胺,具有维护肠屏障、改善免疫、促进蛋白质合成、调控炎性介质的产生和释放等功能。大量临床证据显示,其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合理应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临床实践中发现,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在适用人群、使用剂量等多方面国内外尚存在不同意见。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组织国内相关学科专家,遵循最新指南和共识编写国际标准,形成该专家共识,以期达到“规范应用、患者收益”的目标。

  • 标签: 谷氨酰胺 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 肠屏障功能 感染并发症
  • 作者: 朱明炜 杨桦 陈伟 王新颖 江华 唐云 贾震易 周华 赵彬 陈丽如 康维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北京医院 普通外科 肝胆胰外科,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重庆 400037,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100730,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南京 210002,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研究所,成都 610072,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外科,北京 100036,上海交通大学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 200233,清华大学附属长庚医院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2218,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 100730,北京医院营养科 100730,中国医学
  • 简介:摘要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是肠外营养的重要组分,进入体内可分解为丙氨酸和谷氨酰胺,具有维护肠屏障、改善免疫、促进蛋白质合成、调控炎性介质的产生和释放等功能。大量临床证据显示,其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合理应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临床实践中发现,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在适用人群、使用剂量等多方面国内外尚存在不同意见。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组织国内相关学科专家,遵循最新指南和共识编写国际标准,形成该专家共识,以期达到“规范应用、患者收益”的目标。

  • 标签: 谷氨酰胺 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 肠屏障功能 感染并发症
  • 简介:摘要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使得人们对于食品安全有了更高的关注度,相关机构也加大了对食品的检验检测力度,但是要全面性、准确性的检出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还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分子生物学是目前食物检测中利用到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对于检测质量的保证起着突出的作用,所以强化其应用的现实价值显著。就当前的食品检测分析来看,微生是食品检测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微生检测中深化分析生物技术的具体应用必然会具有突出的成效。基于此,本文就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微生检验中的具体应用做探析,旨在为实践提供指导。

  • 标签: 分子生物学技术 食品微生物 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癌患者术前血清γ-谷氨肽酶(GGT)水平与术后生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矿业大学附属医院2005年12月至2011年12月23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肾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血清GGT水平1.5倍正常值上限90 U/L(本研究样本正常值上限为60 U/L),将患者分成GGT≤90 U/L组(218例)及GGT>90 U/L组(17例)。分析GGT与肾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生存的相关性。结果GGT≤90 U/L组与GGT>90 U/L组性别、年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分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GGT≤90 U/L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84个月,GGT>90 U/L组为54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4,P=0.037)。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病理T分期、术前GGT水平、乳酸脱氢酶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是肾癌患者术后总生存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HR=2.323,95% CI 1.228~4.396,P=0.010)、GGT水平(HR=2.406,95% CI 1.077~5.376,P=0.032)、乳酸脱氢酶水平(HR=2.320,95% CI 1.080~4.981,P=0.031)是肾癌患者术后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肾癌患者术前血清GGT水平升高与不良预后相关,监测GGT有助于评估肾癌患者预后,为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 标签: 肾肿瘤 γ-谷氨酰转肽酶 总生存
  • 简介:摘要:林业资源作为生态系统发展的关键部分,也是绿色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林业资源的利用质量和利用率,林业和草原部门需严防森林虫害,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尽量避免在虫害防治过程中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同时,森林虫害类型复杂,危害严重,林业和草原部门要从人为、自然两方面确定森林虫害暴发的原因,加大虫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监管力度,及时解决生物防治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森林虫害生物防治预防控制体系,确保森林虫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 标签: 林业病虫害 生物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IOLMaster 700与Pentacam AXL测量白内障患者眼生物学参数的一致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1月2日—11日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的单纯白内障患者76例146眼,其中男36例69眼,女40例77眼;受检者年龄35~88岁,平均(64.52±11.36)岁。所有患者均分别采用IOLMaster 700及Pentacam AXL测量眼轴长度(AL)、平均角膜曲率(Km)、前房深度(ACD)、中央角膜厚度(CCT)和角膜直径(WTW)。比较2种检查仪器各测量值的差异,评估两种测量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IOLMaster 700与Pentacam AXL测量的AL分别为(24.03±1.72)mm和(23.98±1.73)mm,Km分别为(44.04±1.71)D和(43.88±1.72)D,ACD分别为(3.24±0.47)mm和(3.28±0.47)mm,WTW分别为(11.82±0.51)mm和(11.49±0.49)mm,IOLMaster 700测得的AL、Km、WTW值较大,ACD值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06、8.94、23.83、-15.36,均P<0.01),IOLMaster 700与Pentacam AXL测量的CCT分别为(534.18±30.12)μm和(533.42±28.71)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P=0.30)。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种仪器测量的AL、Km、ACD、CCT及WTW值均呈明显正相关(r=0.999、0.992、0.998、0.956、0.942,均P<0.01)。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2种仪器测量的AL、Km、ACD、CCT及WTW值的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0.02~0.11 mm、-0.27~0.59 D、-0.10~0.02 mm、-16.5~18.1 μm及0.00~0.67 mm。结论IOLMaster 700与Pentacam AXL测量AL、ACD、CCT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及较窄的95%一致性界限,临床上可以互换使用。两种仪器测量WTW和Km的95%一致性界限超出临床可接受范围,均不建议互换使用。

  • 标签: 生物测量 扫描光相干断层扫描 Scheimpflug成像 眼轴长度 角膜曲率 前房深度 角膜厚度 角膜直径
  • 作者: 张英泽 王海程 陈伟 朱燕宾 丁凯 侯志勇 张奇 王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河北省骨科研究所,河北省骨科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石家庄 05005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骨科智能器材重点实验室,石家庄 050051 中国工程院,北京 100088,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河北省骨科研究所,河北省骨科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石家庄 05005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河北省骨科研究所,河北省骨科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石家庄 050051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角支撑固定接骨板系统与动力髋螺钉(DHS)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选取8对16具男性股骨标本,死亡年龄平均为51.9岁。将8对股骨的左、右两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8):制作AO分型31-A1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实验组采用三角支撑固定接骨板系统固定,对照组采用DHS固定。然后将标本固定于生物力学试验机,以10 N/s的速度加载至400 N。记录并比较两组模型的整体形变、16个选取位点的应变值和循环实验结果。结果在400 N的载荷下,实验组和对照组模型的整体形变分别为(0.31±0.13)、(0.49±0.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6,P=0.023)。实验组股骨颈前、前方骨折线上、前方骨折线下外侧、前方骨折线下中间、前方骨折线下内侧、前方固定螺钉根部、股骨颈内侧骨折线下方、股骨颈后、后方骨折线上外侧、后方骨折线上中间、后方骨折线上内侧、后方骨折线下、后方固定螺钉根部上方、后方固定螺钉根部下方、股骨干后平行于固定螺钉、股骨干前平行于固定螺钉位点的应变值分别为-244.90、13.16、-71.77、-124.38、-366.89、121.62、-10.94、-166.00、-54.93、-367.38、-608.93、-69.09、326.50、133.14、52.97、-185.82,对照组分别为-24.62、-40.39、-36.99、-120.97、-486.38、99.20、35.36、-205.67、-74.30、-566.01、-1 085.40、-77.41、334.34、114.08、38.50、-235.74。对照组1具标本加载1 759次时出现内固定失败,实验组无一具标本内固定失败。结论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三角支撑固定接骨板系统固定较DHS固定的整体形变小,更符合正常股骨生物力学的传导特性。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内固定器 生物力学 三角支撑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角支撑固定与Gamma钉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选用一名年龄40岁、身高172 cm、体重75 kg的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提供的股骨CT影像数据,通过Mimics 21.0软件及Geomagic 2013软件重建股骨实体化模型。利用UG 12.0软件建立EvansⅠ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重建Gamma钉与三角支撑髓内钉模型并分别模拟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手术。在Abaqus软件中,模拟站立状态下Gamma钉与三角支撑髓内钉两种内固定模型并收集两者主钉、固定螺钉、骨质以及三角支撑髓内钉中支撑螺钉的应力峰值,同时测量Gamma钉与三角支撑髓内钉固定骨折模型的最大位移。结果在1 200 N载荷下,两种骨折内固定模型的应力峰值均位于主钉,其中三角支撑髓内钉主钉的应力峰值为233.73 MPa,较Gamma钉主钉的应力峰值(265.21 MPa)减少11.9%;固定螺钉的应力峰值均位于压力螺钉与主钉接触区域,三角支撑髓内钉的应力峰值(138.86 MPa)较Gamma钉的应力峰值(180.75 MPa)减小23.2%;骨质模型的应力峰值均位于股骨近端内侧皮质,分别为61.67 MPa和32.38 MPa,三角支撑髓内钉较Gamma钉减小47.5%;三角支撑髓内钉中支撑螺钉的应力峰值为92.04 MPa。三角支撑髓内钉固定骨折模型的最大位移为17.34 mm,较Gamma钉固定骨折模型的最大位移(19.37 mm)减少10.5%。结论与Gamma钉相比,三角支撑髓内钉固定可明显提高转子间骨折的稳定性,改善应力分布并降低应力峰值、减小应力集中区域,有助于提高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有限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人体股骨标本分析加压自断螺栓(SCB)联合双侧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选取24例经福尔马林防腐处理的成年男性膝关节标本,保留股骨骨性部分,建立标准的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模型(AO 33-C1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骨折模型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12例(使用1枚SCB联合10枚锁定螺钉双侧LCP固定),对照组12例(使用12枚锁定螺钉双侧LCP固定)。每组模型各自完成垂直压载试验(记录系统最大轴向位移)和水平扭转试验(计算系统扭转刚度)。在生物力学机器加载压力负荷为0~1 000 N下,观察两组模型有无结构异常,并比较两种内固定模型的系统最大轴向位移和系统扭转刚度。结果在垂直压载压力为400、600、800、1 000 N四种条件下,实验组的系统最大轴向位移分别为(0.14±0.01)、(0.25±0.01)、(0.41±0.02)、(0.63±0.02)mm,对照组的系统最大轴向位移分别为(0.15±0.01)、(0.26±0.01)、(0.46±0.03)、(0.67±0.04)mm。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600~1 000 N轴向压力下的平均最大轴向位移减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平扭转至5°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系统扭转刚度分别是(2.00±0.12)、(2.02±0.07)Nm/°,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纯双侧LCP治疗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SCB联合双侧LCP拥有相似的系统扭转稳定性和更好的轴向生物力学稳定性。SCB具有关节内双侧加压和操作微创的优势,为关节内骨折的复位加压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生物力学 加压自断螺栓 锁定加压钢板 系统刚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中下段骨折后内/外翻畸形愈合对膝关节应力分布与接触面积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方法选取正常成年男性志愿者,进行下肢CT薄层扫描和膝关节MRI成像,利用Mimics软件将CT和MRI图像配准后进行三维重建,建立一个正常下肢模型。在正常模型的基础上对骨和软组织进行位置调整,分别建立股骨中下段骨折残留3°、5°、10°内/外翻畸形愈合模型。然后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中计算畸形愈合对膝关节内外侧间室von Mises应力与接触面积。结果成功建立了正常人下肢及膝关节模型,其形态结构基于下肢CT和MRI重建,与真实膝关节高度相似,并在其基础上建立了股骨远端1/3内/外翻畸形愈合模型。正常中立位内侧胫骨软骨的接触面积与最大应力是244.36 mm2,0.64 mpa,外侧则是196.25 mm2,0.76 mpa。与正常中立位相比,随着正常中立位至股骨内翻角度10°,内侧胫骨软骨接触面积与最大应力增大至264.61 mm2,1.16 mpa,相应的胫骨平台外侧逐渐减小至31.32 mm2,0.35 mpa。而随着正常中立位至股骨外翻10°,内侧平台软骨接触面积与最大应力逐渐减小至24.58 mm2,0.27 mpa,外侧胫骨软骨则逐渐增大至215.46 mm2,2.08 mpa。与正常中立位模型对比时,内侧软骨下骨应力,半月板应力大小与分布范围随着内翻程度增大逐渐增大,随着外翻程度增大逐渐减小。外侧软骨下骨与半月板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结论股骨内外翻畸形对膝关节间室接触面积和应力分布有明显影响。股骨手术应尽力避免残留内外翻畸形,应早期治疗避免膝关节周围结构损伤,进而延缓膝关节炎的进展。

  • 标签: 骨折,畸形愈合 股骨 膝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OA-2000与IOLMaster 700在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生物测量中的一致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18年1─2月于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拟行白内障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119例(119眼)。分别应用OA-2000和IOLMaster 700进行生物测量,获得角膜厚度(CCT)、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Kf和Ks)、散光及轴向、平均角膜曲率(Km)、角膜横径(WTW)等数据,并通过矢量计算公式计算散光矢量J0和J45,通过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计算人工晶状体(IOL)度数。2种仪器测量参数及IOL度数差异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一致性评估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Bland-Altman法。结果:2种仪器测量Kf、Ks、Km、J0、J45、AL及IOL度数计算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测量CCT、ACD、LT及WTW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95、5.00、12.25、-5.56,均P<0.001)。2种仪器各测量参数及IOL度数计算结果的ICC为0.88~1.00。Bland-Altman分析显示2种仪器测量Kf、Ks、Km、J0、J45、CCT、ACD、LT、AL、WTW及IOL度数95%一致性界限(LoA)最大绝对值分别为:0.37 D、0.41 D、0.32 D、0.27 D、0.25 D、32.6 μm、0.08 mm、0.18 mm、0.13 mm、0.73 mm及0.53 D。结论:在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中,OA-2000和IOLMaster 700测量Kf、Ks、Km、J0、J45、ACD、LT、AL的一致性好。2种仪器测量参数通过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计算的IOL度数同样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相互替换使用。

  • 标签: 生物测量 IOLMaster 700 OA-2000 高度近视 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