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在我看来.首先是那些字里行间充溢着真情至性.令我心弦为之共振的作品。比如,鲁迅《记念刘和珍君》所表达的痛惜与愤怒,刘半农《“作揖主义”》所表达的对旧势力的轻蔑与憎恶,林放《江东子弟今犹在》所表达的忧虑。与其说“愤怒出诗人”,不如说“愤怒出杂文”。你可以做不愤怒的田园诗人,却不可能不以革故鼎新、激浊扬清为己任而做杂文家。如果说将杂文作者的情感锁定于“愤怒”未免过于褊狭,那么,说好杂文“根”于真情感则肯定没错。“奉旨骂人”假大空的大批判文章.“为稻粱谋”而假模假“替天行道”的伪杂文.正像庄子说的:“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 标签: 杂文作者 杂文家 鲁迅 愤怒 语言个性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