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孙枝蔚字豹人,号溉堂,陕西三原人,是清初一位有特色的诗人。汪懋麟《溉堂文集序》说:“予论诗,于当代推一人、为征君孙豹人先生。其为诗不仅宗一代、一人,故能独为一代之诗,亦遂为一代之人。”沈德潜《清诗别裁集》亦说豹人之诗“自有真

  • 标签: 孙枝蔚 溉堂 清诗别裁集 人之诗 汪懋麟 论诗
  • 简介:民族史的研究是需要多学科参与的综合研究,本文提出田野调查、历史文献、考古材料、神话传说四结合的研究方法,并以凿齿神话和形天神话为例,着重论述了神话传说在民族史研究中的意义。

  • 标签: 古代神话 民族史 考古材料 神话传说 上古史 研究方法
  • 简介:对中国古代传说《牛郎织女》的研究,日本学者早于中国学者。近代日本汉学家长井金风的《天风姤原义》一文应是最早的一篇论文。该文原刊于1917年《艺文》杂志。文章认为中国的'牵牛织女'传说与七夕风俗来自《周易·姤》的卦爻辞。其论证方法用郑玄所倡一个解《易》之条例———爻辰法。爻辰法复杂迂曲,多牵附,甚难理解,而刊印中又增加了一些排印错误,加之原文只有断句,无新式标点,引文起讫不

  • 标签: 井金风 原义点校 天风原义
  • 简介:《鹿鸣》是周宣王继位之初写自己宴会宗族大臣的诗,其主旨在于亲和宗族。《诗序》说:“《鹿鸣》,燕群臣嘉宾也。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郑玄《笺》、孔颖达《正义》也依《诗序》为说,皆以为君王之作,对诗的主题的把握也大体正确。《仪礼·乡饮酒》郑玄注也说:“《鹿鸣》,君与臣下及四方之宾燕,讲道修政之乐歌也。”按之诗本文,与以上诸说相合。

  • 标签: 大臣 亲和 《诗序》 鹿 小雅 周宣王
  • 简介:西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西北师大")是北平师范大学在抗战中西迁秦陇后独立设置。当时称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学生在抗战时期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心怀祖国,为争取民族战争的胜利而高歌;解放战争时期又为争取自由民主、唤起人民投入伟大的革命洪流而书写心声;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在校学生与校友之作也同样踏着时代的鼓点前进,心怀祖国,关心人民事业,写下了一些感动人心的篇章。由西北师大历届学生与校友的诗作可以看到西北师大各个阶段上的历史进程,看到我们国家独立、自强、走向繁荣的步伐,同时,也显示出西北师大学生重视诗歌创作的特点,尤其可以由之看到西北师大的传统校风。

  • 标签: 西北师范大学 现代诗歌创作 抗战诗歌 夏羊 野藜 牛汉
  • 简介:《师旷》辑本在先秦小说辑佚方面作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辑录有关文献可谓网罗殆尽,但也有一些缺憾:一是将一些杂占文字也辑入,且并无分别,因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小说家"类和《兵书略》"兵阴阳"均有《师旷》,本为二书,且后人所编杂占一类情节也与先秦小说无关。二是在拟题、录文、校理、注释和附录上还有些不够科学或严谨的地方。三是正文和附录材料方面均有缺漏。

  • 标签: 《师旷》 古小说 辑佚
  • 简介:山西曲沃发现清宣统元年抄《扇鼓神谱》,我以为它的产生同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年加封后土皇地祗、又亲临汾阴本庙祭祀有关,其祖本应产生于北宋时代,只是流传中有所增改。其中的两个剧本《坐后

  • 标签: 后土 无常 北宋 宋真宗 脚本 情节
  • 简介:新时期以来,中央几次提出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三十年来,我国无论在经济上、文化上、教育上,还是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面对世界的激烈竞争,我们应该而且必须认真分析、研究民族的传统文化,总结经验,继承优秀的、积极的,批判落后的、消极的,激浊扬清,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自信心,

  • 标签: 优秀文化传统 发刊词 秦人 天水 中华民族 民族凝聚力
  • 简介:《诗经·国风》中的《秦风·蒹葭》被当代有的诗歌评论家定为"中国最早的朦胧诗",历来的《诗经》研究者和评论家也给它以很高的评价。但关于这首诗的内容与主题的理解,从古至今学者们的看法却分歧很大。我觉得是受传统经学的影响太深,总脱离不了它的藩篱,未能弄清其形成的文化背景与传说本事的原故。其实,《蒹葭》反映了牵牛织女传说早期流传中的状况。今先录原诗如下:

  • 标签: 《蒹葭》 《诗经》 文化背景 朦胧诗 评论家
  • 简介:织女和牵牛分别是秦人和周人的远祖,首先由历史人物产生星座名,西周时再由星座名想到现实中相应的行为和相关的人。从春秋初期至战国初期以后,人们由星名的含义,进一步附加上了新的人物身份。朝鲜出土德兴里壁画墓就是织女同泰人有关的一个证明,《山海经》、《史记》中也有相关的证据。《诗经·秦风·蒹葭》是以“牛郎织女”传说为背景,诗中的情况同秦人早期居地汉水上游的一样。《周易》中有的意象也与牛女传说相合。战国中期至东汉末年是“牛郎织女”悲剧情节形成的时期.睡虎地秦简、汉魏诗赋和汉代画像石都是有力的证据。萧史弄玉和宝夫人叶君相会故事是牵牛织女传说早期分化的结果。

  • 标签: “牛郎织女”传说 秦民族 周民族 《蒹葭》 《(周易》 莆史弄玉
  • 简介:赵逵夫在2007年第4期《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发表文章《论老子重生思想的源流与道教思想的孕育》。作者认为,《老子》一书中的重生思想上承容成子,而下开杨朱、秦失、南郭子綦一派。据考杨朱、秦失等本是秦人。春秋战国之时中原一带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秦地相对稳定,故一些避世之士向秦地流徙。这当中也反映出一部分知识分子和旧贵族对西周时代相对安定社会的憧憬。《汉书·地理志》中对秦地的评说,着实反映了秦汉以前人的普遍看法。

  • 标签: 《老子》 道教思想 源流 社会科学 大学学报 春秋战国
  • 简介:本文对八十多年来校读法作为一种治学方法的形成过程和学者们对这个名称的使用理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探讨,认为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多同文献学、校勘学混同与重合,六十年代初彭铎发表《古籍校读法》,对校读法的概念、具体进行的方法、涉及的范围作了论述,七十年代末彭先生又发表《古籍校读法与语法学习》,对校读法的作用等作了深入的论述。彭铎继承陈钟凡、孙德谦之说而加以发展,确定了校读法的基本形式,使校读法作为一种学习与研究古文献、古汉语的方法同校勘学、文献学相辅相成,鼎足而三。

  • 标签: 陈钟凡 校读法 彭铎 《古籍校读法》 《古籍校读与语法学习》 《文言文校读》
  • 简介:清末况澍的集《诗》“七夕”诗,通过对牛郎织女传说的吟咏,表现了对由于政权、族权、门第观念、封建礼教的原因而造成的青年男女爱情悲剧的同情。此诗集《诗经》之句,多作灵活理解,颇合古人“赋诗断章。余取所求”之义,也反映了《诗经》在近代慢慢被除去“神圣经书”的光环情况下学者们对它的态度的转变。又将织女同反映秦人早期生活环境、产生于今甘肃礼县东部的《蒹葭》一诗联系起来,无形中将其地看做织女生活之处.值得注意。

  • 标签: 况澍 集《诗》“七夕”诗 牛郎织女传说
  • 简介:苏蕙的广为人知,但人们并没有真正了解苏蕙,不了解的创作动机和所反映的思想.其实,苏蕙的故事中充满了眼泪,也充满了无情的争夺和迫害;爱和情交织在一起,善和恶也纽织在一起,而且也终究是以一个人的悲剧而作结的.

  • 标签: 苏蕙 《回文璇玑图》 文化价值 认识价值
  • 简介:一九五六年十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出版了《内功图说》一书。其中包括《十二段锦》、《分行外功》、《内功》、《神仙起居法》、《易筋经》、《却病延年法》六种健身方法,大多既有歌诀,也有说明。除《神仙起居法》之外,俱有附图。此书原收入王懿荣辑《天壤阁丛书》,后由商务印书馆编入《丛书集成》。《天壤阁丛书》本未题撰人,《丛书集成·初编》影印时封面作“撰人未详”。

  • 标签: 月人 神仙 丛书 分行 编者 歌诀
  • 简介:一、屈原研究中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庄蹻暴郢和庄蹻入滇是楚国历史上的两个重大事件,也都正在屈原生活的时代范围之内。但至今学术界对有关庄骄一些问题的看法很不一致,研究楚辞者也鲜有涉及。据比屈原稍迟、大半生在楚国度过的荀况所说,庄蹻暴郢发生在楚怀王末年齐楚垂沙之战以後。此时屈原无论在朝、在野,都应与闻其事。屈原于怀王二十四、五年被放之汉北,而三十年又在朝(曾谏止怀王入秦),这期间正好发生垂沙之战与庄蹻暴郢之事,则屈原的被召回朝同这两件事有无关系?屈原被放于江南之野,以後曾两次沿沅水南行,先後至溆浦和沅水上游之地。

  • 标签: 庄蹻事迹 屈原 中国 春秋战国 历史研究
  • 简介:一、秦腔的艺术渊源秦腔是我国一个十分古老的剧种。有的学者认为产生于元末明初,但因为没有可靠的证据,尚未获得公认。但明代万历年间的《钵中莲》传奇手抄本中,有一段标明为“西秦腔二犯”的唱词,是上下旬的七言句,与今日秦腔的唱词一致。这说明四点:

  • 标签: 秦腔 艺术传统 艺术渊源 与时俱进 戏剧改革 声腔
  • 简介:本文根据《淮南子·览冥》和《原道》及《银雀山汉简释文》中有关文字对唐勒《论义御》进行校补,并写出22条校记。这些校补,可以使读者了解这篇佚文的内容、思想,大体上认识原文的结构和风貌。

  • 标签: 淮南子 唐勒 《原道》 银雀山汉简 文字 虚静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