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年龄43~80(66.1±9.0)岁,男性37例。进行吸呼双相CT检查,测量肺气肿病变占全肺体积百分比(Emph%);小气道病变占全肺体积百分比(SAD%)及假定气道内周长为10 mm时的管壁面积的平方根(Pi10)。基于Emph%、SAD%及Pi10进行聚类分析,将患者分为未见显著异常型(n=11)、小气道型(n=9)、支气管壁增厚型(n=8)、肺气肿型(n=6)及混合型(n=6)5种影像学表型,结果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分级相同的COPD患者病变组成并不一定相同。与传统COPD影像学分型不同的是,即使在肺气肿程度较轻的情况下,依据气道病变的不同,可以进一步分为小气道型和支气管壁增厚型。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聚类分析 吸呼双相CT扫描
  • 简介:摘要胸部CT检查是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肺部病变的最常用辅助手段,可同时对肺的结构形态和功能两方面进行评估,但现有影像学定量评估方法仅能反映肺部总体功能的改变,无法提供病变的局部信息,而基于逐个体素的CT 参数效应图分析可以提供与疾病分布和精确定位相关的详细空间信息,为慢阻肺的疾病分级提供丰富的影像学表型信息,并可以作为评估疾病严重程度与长期随访的有效工具,定量监测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助于患者个体化诊疗方案的改进和预后评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呼吸学科肺隐球菌病的诊疗现状,完善对HIV阴性肺隐球菌病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性队列研究设计,通过涂片培养、抗原检测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病原学诊断方法,在22家参研单位呼吸科普通病房和呼吸重症监护室筛检肺隐球菌病,连续纳入研究期间收治的所有HIV阴性肺隐球菌病病例,采集并分析主要临床资料。结果共入选肺隐球菌病患者457例,其中播散性感染占3.28%(15/457),病死率0.88%(4/457),主要的诊断依据为组织标本病理检查的阳性结果(74.40%,340/457)和隐球菌抗原检测的阳性结果(37.64%,172/457)。肺隐球菌病占同时期呼吸科住院患者总人数的2.04‰(457/223 748),华南地区、华东地区该比例最高;70.24%(321/457)的患者不合并任何基础疾病,87.75%(401/457)的患者无已知免疫缺陷;咳嗽、咳痰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25.16%(115/457)的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在影像表现方面,肺内多发病变多于孤立病变,胸膜下病变多于肺门周围或内中带病变,形态上则以直径1~5 cm的中等大小结节和直径3 mm~1 cm的小结节最为常见。血清隐球菌抗原的敏感率为71.99%(203/282), 抗原阳性患者在基础免疫状态、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以及感染类型等方面均有别于抗原阴性患者。免疫缺陷患者在临床症状和体征、感染相关炎症指标水平、影像学特点、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率以及预后等方面有别于非免疫缺陷患者。结论我国HIV阴性肺隐球菌病多数无合并基础疾病或免疫缺陷,总体预后良好,但临床类型多样,临床表现和影像表现复杂多变,早期诊断难度较大。

  • 标签: 肺隐球菌病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一种病毒性肺炎,其合并或继发细菌、真菌、其他病毒感染的情况值得关注。对于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国家方案中关于抗菌药物治疗明确提出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但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建议。现有研究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感染的比例并不高,而在临床实践中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居高不下。本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或继发感染的现状进行分析,对理解疾病进程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肉芽肿性血管炎是一种以坏死性血管炎、肉芽肿病变为特点的系统性疾病,临床常表现为鼻窦炎、中耳炎、肺实质病变、蛋白尿、血尿等多脏器病变。胸部高分辨率CT常见的影像学改变为多发结节或团块影,可伴有大小不等的中央型空洞改变,易与其他空洞病变相混淆。评估患者是否多系统受累,应进行血清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检测,血清或痰液病原学及肿瘤相关检查,评估对抗生素或抗结核等药物治疗的反应,对鉴别诊断有提示意义,并应及早争取病理活检确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霉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检测诊断慢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参考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并疑似诊断为慢性肺曲霉菌病患者47例。收集患者的血清,分别进行1,3-β-D葡聚糖试验(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试验(GM试验)、曲霉特异性IgG检测,评估3种检测方法的检验效果。结果根据临床分级诊断标准,在47例患者中曲霉菌病组有26例,非曲霉菌病组有21例。曲霉菌病组患者血清G试验检测数值为36(10,160) ng/L,GM试验检测数值为0.23(0.15,0.30),曲霉特异性IgG检测数值为151.43(84.61,322.63) AU/ml。非曲霉菌病组血清G试验检测数值为10(10,45) ng/L,GM试验检测数值为0.26(0.15,0.54),曲霉特异性IgG检测数值为57.90(42.79,137.42) AU/ml。其中经曲霉特异性IgG检测的敏感度为65.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85 3。结论在慢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诊治中,曲霉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曲霉菌的检出率较高,能够弥补GM检测的缺陷,有利于早期确诊并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 标签: 肺曲菌病 早期诊断 曲霉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抗体检测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有效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发展,使得电力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人才成为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新时期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 标签: 电力企业 人才队伍建设 策略